如何看待節後市場的投資機會?

今天是國慶長假最後的一天,明天A股市場就要

開市了,那麼節後市場走勢如何呢?其實初步預測並不難,直接看看國慶期間港股和美股市場的走勢就可以了。

一、先談談獨角獸投資

無論是節前還是節後,獨角獸企業(以互聯網為代表的新經濟企業)的IPO都是重要的關注點。

整個2018年都將是“獨角獸”企業上市的尖峰時刻,知名或不知名的“獨角獸”企業紛紛發起IPO登陸戰,而主戰場橫跨A股、港股和美股三大市場。即使短期難以上市的“獨角獸”企業則活躍在另一條戰線,也就是通過私募股權的路徑參與“奪錢大戰”,當然目的都只有一個,那就是在即將到來的寒冬之前儘可能的“廣積糧”,其實就是鬱亮節前火遍大江南北的三個字“活下去”(看來這三個字不僅限於房地產行業)。

從目前港交所長長的排隊上市的企業名單來看,這股上市奪金的熱潮在四季度會繼續。

近期看了不少“獨角獸”企業的上市文件,對“獨角獸”企業又有了新的認知,“獨角獸”企業上市時不怎麼賺錢已經不足為奇(我已有心理準備),但很多“獨角獸”企業上市時都是負淨資產,而且負數大得嚇人。

以同程藝龍為例,由於前期鉅額虧損,導致上市前的淨資產(所有者權益)為-53億人民幣(根本無法在A股上市),只有在上市後,將可贖回可轉換優先股轉換了完成,才勉強有10億元人民幣的淨資產。

同樣的情況也存在於小米和美團,這樣看來已是普遍現象了。

從財務報表來看,知道的是準備IPO,不知道的還以為是來申請破產的,怪不得投資圈流傳六字真經“不上市,就破產”。

看到這裡,我已經非常理解A股的管理層了,其實真的不是A股市場不歡迎有些“獨角獸”,而是現在有些“獨角獸”骨骼驚奇,長得太奇怪了。

二、再提一下獨角獸投資風險

除了常規的投資風險以外,投資“獨角獸”企業還需要額外考慮以下三個風險:

(一)“同股不同權”的風險

多數”獨角獸“企業還設立了“同股不同權”的投票機制,這樣可以確保管理團隊在低比例持股的情況下依然控制企業,但現在這種“同股不同權”的機制並不夠完善,尤其體現在權利與義務不對等,例如強東事件中,既然強東個人不對稱的擁有了近85%的投票權,那麼如果不當行為屬實,就強東個人就應該相應賠償其他投資者85%的損失,這樣才能體現對等原則。

(二)“VIE架構”(合約安排)的風險

這是某位律師20年前的”發明”,至於存在多大的風險,我們就直接引用某家“獨角獸”的企業招股說明書來說明,原文如下:

“我們以合約安排的方式通過並表聯屬實體在中國開展相關業務,而倘中國政府認為該等合約安排不符合適用中國法律及法規,或倘該等法規或其詮釋日後發生變化,我們可能遭受處罰或被強制放棄於該等業務中的權益”。

(三)上市前大額股權激勵的風險

以小米為例,小米在上市前向雷軍支付了高達99億元人民幣的股權激勵,類似的情況不勝枚舉。其實企業上市給普通員工發股權激勵還好理解,但是再給富得冒油的大股東再發這麼多的股權激勵就有些說不過去了。

三、如何判斷獨角獸是否有毒?

那麼如何判斷到底是是“獨角獸”企業還是“毒角獸”企業呢?

反正我是難以準確判斷,原因如下:

首先不僅是我難以分辨,其實就算是創始人也無法準確判斷,例如馬化騰曾想把QQ賣掉,而且過去十年,馬化騰自己還是賣出騰訊股票的急先鋒。

其實“獨角獸”企業能否成功具有相當的偶然因素,也就是要靠運氣(甚至主要靠運氣),現在讓馬雲一無所有、隱姓埋名再去創業,估計也難以成功。

最後就是“獨角獸”企業所依賴的科技變化太快,《未來簡史》的作者赫拉利就指出,未來三十年給我們帶來真正改變的企業還沒有誕生。

其實大部分獨角獸企業都會跌破發行價的,這是確定的,只是破發的時間不確定而已。

當然對於短線高手而言,可以去做短線博收益,但要制定好交易紀律;

至於有錢且有情懷的投資者,可以去做長線賭翻番,虧了就算做慈善了。

其實有些行情就像國慶期間全國各地的燈火秀或煙花匯演一樣,如此精彩的表演,自然要找一個絕佳的位置,免費欣賞!

如何看待節後市場的投資機會?

四、如何看待節後市場

回到本文主題,如何看待節後市場投資機會呢?

我覺得就是:

1、投資要立足長線,買房就自住,買股就長持;不然今天擠垮售樓部去搶房,明天砸掉售樓部去退房,真心很累!

2、降低預期收益率,這年頭投資要把安全性放在第一位,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所謂的“東山再起”只是心靈雞湯而已。

3、合理消費,鬱亮的“萬科活下去”言論過於危言聳聽了,但合理消費還是必須的,能省則省吧!況且無論是江灘、海灘,還是綠道、山徑,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景美還免費”。

如何看待節後市場的投資機會?

五、請將補貼進行到底

寫了最後,趕快在某獨角獸APP下單外賣,果然半小時不到就送上門了,這下子早餐、午餐全都解決了,補貼後每餐才5.5元,圈到錢的獨角獸企業一定要牢記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將補貼進行到底!

如何看待節後市場的投資機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