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埔将领飞黄腾达三要素:听话、听话,还是听话,譬如杜聿明

有网友总结,老蒋执政的用人标准:听话、听话、还是听话。

但凡能做到这一点的国民党将领,必能飞黄腾达,被称为“猪将”的刘峙如此,连丢40城的汤恩伯也如此,今天我们聊聊另一个非常听话的将领:杜聿明。

黄埔将领飞黄腾达三要素:听话、听话,还是听话,譬如杜聿明

杜聿明的口头禅是:按校长指示办。

我们经常在影视题材中看到这样的桥段,有国军将领接到老蒋打来的电话时,立即毕恭毕敬地立正站好,连连回答:“是!是!按校长指示办。”如果你注意一下,那么这个人八九不离十是杜聿明。

济南战役期间,在接到蒋要求救援济南的电话后,参谋官提醒他:“援救济南,可以说是远水解不了近渴,我们则是钻进共军的口袋阵”,又说:“如果前线与南京的电话专线断了,国军才可能打胜仗。”杜聿明想了想,严肃地说:“校长的话还得听。”

因为听话,杜聿明一路飞黄腾达,哪怕多次把军队带入绝境。

当然,除了听话,杜聿明也是算黄埔系中比较有本事的人之一。他从进步杂志《新青年》得到黄埔招生信息后,毅然投入革命的大军中。在黄埔结业后,从广州商团平叛,到昆仑关大捷,他用实力展现了一个军人的素养。特别是在昆仑关大捷中,力克号称“钢军”的日军第五师团,这也让他赢得了远征缅甸扬国威的机会。

黄埔将领飞黄腾达三要素:听话、听话,还是听话,譬如杜聿明

欢呼昆仑关大捷的将士

我有时在想,为什么作为低级军官,一线指挥员打仗都有理有条的,但在国军中成为高级将领后,就变得一板一眼不知变通呢?或许,正是高级将领能够亲自聆听他们校长的指示吧。

因战功卓著,被钦点为远征第一路副司令兼第五军军长的杜聿明,从此开始不懂打仗了。

远征军出发之前,杜聿明曾经就远征军的指挥权问题亲自请示过蒋介石,蒋介石说:“你打电报向我请示再说。”果不其然,第一次远征,由于英军的甩锅,远征军被日军撵着打,根据史迪威要求撤往印度还是听校长话的回国?杜聿明用实际行动作出了回答。

黄埔将领飞黄腾达三要素:听话、听话,还是听话,譬如杜聿明

中国远征军

翻越野人山回国的第5军受到了历史性的重创,几乎损失了所有的重装备,而沿途的雨林、丛林里的蚊子蚂蟥、无法补充的补给,让这支百战精英几乎损失殆尽。而同时撤退的孙立人,则带着部队几乎完好退到了印度伽蓝。但因为很听校长的话,杜不但没有受到处罚,反而被蒋大大褒奖,而孙立人虽然后期战功显著,但随便就被老蒋找一借口拿了下来,在岛上谪居了33年。

黄埔将领飞黄腾达三要素:听话、听话,还是听话,譬如杜聿明

因为听话,解放战争爆发后,杜多次成为蒋的救火队长。东北不行了,去东北,淮海不行了,去淮海。在淮海战役中,黄百韬兵团被歼灭。当时,杜聿明的部队几次与解放军作战,均不利,士气低落,已经丧失了与解放军野战决胜的能力。

杜聿明向蒋介石准备了“上中下”三策,但无论私下如何沟通,一开会蒋就反复更改作战计划。比如当黄百韬被歼后,杜按计划向永城撤退,结果半路打不通电话的蒋,派飞机专门空投亲笔信,要求杜转向濉溪,哪怕杜感到蒋的命令会导致全军覆没,却又不敢不听校长的话。结果可想而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