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自己的产品经理(上)

做自己的产品经理(上)

(本文为2018年12月22日在人人都是产品经理/起点学院千人大会上的分享内容)

大家好,我是判官,今天不聊产品,想和大家聊聊我们作为产品经理的职业发展。

先简单自我介绍一下。我做产品经理有十五年了,之前在手机设计、手机渠道、安卓ROM开发领域的三家企业工作过,这三家都是行业内最早和最大规模的。2009年后,我的工作重心逐步由硬件过渡到软件,由移动终端过渡到移动互联网,创过业,在快手待过一段时间。也就是说,我的产品工作,始终是围绕移动端开展。

我的另一个身份是科技作者。从2015年开始,我陆续在网上发表文章。因为出自产品经理视角,相比媒体视角有些优势。今年,电子工业出版社把我的部分作品结集出版,就有了《产品觉醒》这本书。

开始我们今天的话题。

今天是冬至,开始数九,天气越来越冷。今年冬天的行业比天气还冷,大家都知道,近期各大互联网企业开始裁员或者冻结招聘。更糟糕的是,这种增长放缓带来的人员缩编,会成为常态。一方面,每年都有源源不断的新人涌入职场,另一方面,互联网产品经理这个职位的职业年龄天花板偏低,基本上35岁就很难在一线继续战斗了。今年冬天不仅很冷,而且令人焦虑。

而对抗焦虑的策略,常见的有锻炼身体、努力工作以及学习。锻炼身体的重要性不用说了,论努力其实人的体能精力也是有极限的。说学习充电的话,除了看书,来起点学院也是非常好的选择。而针对产品经理这个职位的特殊性,我分享一些个人的建议。

字节跳动工作的同学可能知道,字节跳动内部IM工具lark的启动页是这样一句英文:Developing a company as a product。我非常喜欢这句话。并且,在这个思路上我适当延伸一下,变成:Developing youself as a product。做你自己的产品经理,把自己当做产品来打造。

这也是我的文集《产品觉醒》的主题。

产品觉醒,第一层含义是超越狭义的产品形态,窥探产品背后的商业逻辑和价值;而第二层含义,则是产品背后人的觉醒。至少的,也是作为产品设计者的,产品经理的觉醒。

这几年有很多培训机构和课程,教人入行做产品经理,教人各种产品分析、设计思路。这固然很好,因为产品经理这个职位的需求量,近年来确实水涨船高,薪酬一路看涨。但居安思危,我们必须意识到产品经理这个职位的时代局限性,以及今年互联网行业整体的增长停滞,给包括产品经理在内的互联网职业发展带来的限制。

在这种大环境下,我提倡产品经理在研究、设计产品之余,也应该拿出相当的精力,为自己当下的进步和未来的发展,有意识地进行研究和设计。具体来说,就是把自己作为产品进行设计、迭代升级、增长运营、获客(求职)、转化(升职)、变现(赚钱)。

如果把产品经理的职业生涯作为一场考试,像其他考试一样,这场考试也有三部分,也就是选择题、填空题和问答题。对应这三个阶段,有三个非常重要的点,值得反复强调:选择、深度、输出。

先来说说选择问题。

人生大多数机会和失败都来自选择,所以说选择能力是非常重要的能力。而缺乏信息和判断,盲目的选择,虽然也存在踩中风口的机会,但这种赌博式的选择,不是我们所提倡的。

风口论这几年大家已经很熟悉了,它的基本逻辑也很简单:选择赛道比个人努力重要。实际上,我所接触到的,赚钱的企业和生意没有很辛苦的,都是选择和时运所致。

所以问题就变成了下一个风口和快车道是什么,以及如何选择和加入,从而开启个人的开挂模式。但实事求是地说,大多数受益于风口的人和企业,都是偶然的结果,并非开启了上帝视角。极少数能够准确判断和参与风口的人,也多半是因为信息来源和资源独特,这种能力不具备可复制性。

企业和人一样,都是受益于或者受困于选择。以手机行业为例,小米2011年进入,踩中了功能机向智能机过渡、安卓系统的技术成熟、中国3G网络覆盖成熟以及微博这种社交媒体的低成本营销四大红利。而2014年进入手机行业的另一家企业,则是错失行业的窗口期,连唯一的3G 向4G过渡的产品红利都没抓住。

人的职场生涯,前五到十年是基础,中间十年是关键,再往后基本都是在享受前期选择和努力的红利。因此,入行和择业选择,是影响人生的最为重大的选择。如何用动态的思维去观察行业和公司,如何超越媒体报道、通过其他渠道挖掘潜在数据和信息,如何挑选适合自身的职业路径,都是一门学问。

入行择业这件事,有三个关键因素,即“时间点”、“发展的眼光”和“突破规则”。

首先说说时间点。

我就职的第一家公司,喜欢从成都电子科技大学和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招聘应届生。研发部门有几位早期进入的本科生,经过三年打拼,已经做上了业务主管。而他们的本科同学,读完研究生后也应聘进入该企业,成了老同学的下属。

很多企业和行业在发展早期,由于知名度和阶段问题,无法吸引特别优秀的员工,在学历、学校方面,对应届生的吸引力也不如一些名企和国企。然而时过境迁,坐上风口的企业在发展以后,对于人才的选择进入买方市场阶段,便有更多的高学历高素质人才任其挑选。

因此,特定时间点和时间窗口带来的机会,是无法复制的。BAT 创业早期,甚至在2010 年以前,都无法吸引一流的应届生加盟,当时最优秀的通信、计算机、信息技术类人才都热衷去外企。

因此,“早加入”是对于任何企业和行业都适用的法则。但有的朋友会说,这个道理我懂,但如何避免事后诸葛亮?

第二个建议是用发展的眼光看行业变迁。

2000 年后的中国社会,高速发展中,很多机会往往蕴含在貌似极不靠谱的新企业和新行业。那些被命运的洪流推来推去的年轻人,一不小心就可能遇到一个史无前例的机会,从而大有斩获,获得远高于普通上班族的收益。

而一路按部就班上大学、读研读博的同学,大多数进入了体制内和外企这种令人羡慕的工作岗位。正所谓河东河西,没有永恒不变的优质企业。2014 年后,能源、电信、金融这类曾令人羡慕的行业,受到新的经济和行业形势冲击尤为剧烈,减员增效、压缩福利,成编制的队伍被挂起被转岗,这种之前大家无法想象的情况,就真实地发生了。

而工作10 年,基本上代表着人的职业能力、人脉和技能树,已经形成路径依赖。人到中年,上有老下有小,面对行业的动荡,是否还有能力重新进入新的领域,和年轻人拼搏,这都要画个大大的问号。

说到底,真正不变的唯有变化。居安思危,甚至主动拥抱变化,才是真正的应对之策。同时,千万不要高看个人所谓的能力。只有时势造英雄,少有英雄造时势。个人在行业变化的洪流和风口面前,根本不堪一击。

所谓发展的眼光,就是在入行前,复盘某个行业过往的发展与现状,判断该行业处于哪个发展阶段,是否在未来存在被大规模取代的可能性。尤其对于工作几年后认为自己入错了行的年轻人,再次选择行业的时候,更应该根据之前的经验和教训来谨慎选择,不行就找一下目标行业的业内人士,了解一些情况。

第三个建议非常重要,是突破规则。

中国式的应试教育,最大优势是毕业生都具有不错的基础知识,但同时也出现了大量缺乏独立思考能力的人才。他们对学术和工程问题可能得心应手,但对社会和行业的变化,缺乏必要的前瞻性。

具体到工作和事业,就是这部分人,脑子里的条条框框太多,缺乏灵活的变通。这种思路的板结,与当代中国的快速发展,显然是不相称的。当机会来临、规则变化时,由于墨守成规带来的保守思路,很有可能使他们拒绝变化,错过机会。

更激进一些地说,回顾历史上有所成就的商人,很多人勇于打破、重建规则。仅从互联网行业而言,马云敢在互联网刚进入中国的时候就布道电子商务,马化腾做QQ 做微信OTA 业务单挑运营商,滴滴的程维组织出租车、私家车提供出行服务。

风险和收益从来都是对等的,如果你来做企业,这些挑战规则的事情,你敢做吗?

俗话说,“不能只看贼吃肉不看贼挨打”,当你进入一个新兴的、前途未卜的行业和企业时,你其实是在用自己的前途和生命去赌一个未来。如果一定说这种选择比起赌博有什么不同,只能说这里有一个规律,就是凡是挑战现有规则和利益群体的行业和企业,有很大机会去成就一番新的事业。所谓不破不立,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有人讲现在人类社会进入了后喻社会,即不再依赖老年人的经验,而要多看年轻人的奇思妙想与冲劲。这个道理可能有点偏激,但应用于当下的中国社会,还是有点道理的。年轻人的不安分与很小的沉没成本,使得他们对规则的挑战,显得特别有杀伤力。而种种机会,就蕴含在这规则的新旧更替中。

选择的另一面,就是我们即使不知道下一个风口在哪,但至少要知道自己是否正处于一个火山口或者地震带上。对自身当下所在行业的理解和判断以避险,是每个职场人必备的素质之一。

对于这方面的信息收集和判断,我建议大家多结识不同公司的小伙伴,多交流,不要对媒体上的信息偏听偏信。以我这几年与企业媒体和公关打交道的经验来看,企业对外披露的信息,在真实性和时效性上是大打折扣的。想了解靠谱的行业信息,还是需要自己深入进去,多交朋友,保持独立思考和判断。

总之,关于选择,建议大家多留意市场变化,规避风险,尽早离开走下坡路的行业和企业;对于新的经济和行业趋势,尤其是打破现有规律和规矩的趋势要特别留心,与其被颠覆,不如主动投身作为颠覆者。

判官:十四年产品经理工作经验,现专注于社交和商业化产品领域,著有《产品觉醒》一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