厉以宁:经济结构比总量更重要

中新经纬客户端12月23日电 (高晓锳)12月23日,第20届北大光华新年论坛于国家会议中心举行,会议旨在致敬改革开放40年,展望发展新愿景。会上,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名誉院长厉以宁表示,当前,经济结构比经济总量更加重要,如果没有结构性改革那么经济实力也将无法提高。

厉以宁:经济结构比总量更重要

厉以宁在北大光华新年论坛上发表演讲 中新经纬 摄

厉以宁表示,如果经济总量上升很高,而结构依然如故的话,那将来的损失会更大。厉以宁举了两个例子,第一个例子是1840年鸦片战争时,中国的GDP比英国大得多,但是GDP结构远远不如英国。英国1770年就已经开始了工业化进程,到鸦片战争时工业化已进行了70年,当时英国突出产业是军舰、火枪、炮等,而中国还是以农业为主的丝绸、茶、瓷器等。

据史料统计,1820年(嘉庆二十五年),中国的GDP占世界经济总量的32.4%,居世界第一位。中国向英国出口以茶叶、丝绸、瓷器、桐油、猪鬃为主,而英国向外出口的主要是西欧大陆,出口的产品是蒸汽机、钢铁。

厉以宁说,通过这个例子可以说明,今天中国要进一步发展经济,一定要“把路线搞对”。在他看来,正确的路线已经不是靠引进机器设备,而是要跟上世界的潮流,解决结构性问题。

另一个例子是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时,“中国的海军与日本相差不大,但甲午战争不败在海军,而是陆军,中国陆军‘一打就跑’。”他表示,这就是由于没有制度约束,光引进国外先进的设备,没有制度相匹配同样不能解决问题。

最后,厉以宁总结道,从历史上看,结构性改革是不容易的,改革要以史为鉴。他指出,当前的主要任务是经济改革,而经济改革也一定要与改革开放联系在一起,这样中国的经济才能走上新路。(中新经纬APP)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