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出自安徽宿州的成语,你知道吗?

秦朝末年,陈胜吴广揭竿而起,喊出了“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口号,这个历史大事件,出现了很多成语,揭竿而起就是出自这个事件。

揭竿而起

西汉·司马迁《史记·秦始皇本纪》:“斩木为兵,揭竿为旗”。意思是砍了树干当武器,举起竹竿当旗帜,进行反抗。

那些出自安徽宿州的成语,你知道吗?

狐鸣篝火

《史记·陈涉世家》:“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

那些出自安徽宿州的成语,你知道吗?

翻译:夜里把火放在笼里,使隐隐约约像磷火,同时又发出狐狸的叫声。这是陈胜、吴广假托狐鬼之事以发动群众揭竿而起的故事。后用来比喻策划起义。

狐鸣鱼书

狐鸣鱼书之类,至诈为吉兆以动众。和狐鸣篝火同义。

那些出自安徽宿州的成语,你知道吗?

陈胜、吴广之后,群雄并起,项羽灭秦后,拉开了楚汉相争的序幕,最终,刘邦夺得天下,项羽自刎乌江而结束。

十面埋伏

十面埋伏是一个成语,这个成语典故出自楚汉相争的垓下之战(今安徽省宿州市灵璧县东南)。汉军“十面埋伏”,形如天网,楚军固守垓下,势如鸟雀。有人认为,“十面埋伏”发生在徐州的九里山。因为《水浒传》中写着:“九里山前摆战场,牧童拾得旧刀枪。顺风吹动乌江水,好似虞姬别霸王”。所以时至今日,徐州人仍然认为城北“九里山”为汉兵“十面埋伏”的战场。

那些出自安徽宿州的成语,你知道吗?

四面楚歌

《史记·项羽本纪》:“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

四面楚歌是一个汉语成语,形容人们遭受各方面攻击或逼迫的人事环境,而致陷于孤立窘迫的境地。出自《史记·项羽本纪》。

那些出自安徽宿州的成语,你知道吗?

霸王别姬

霸王别姬是一个汉语成语,意思是形容英雄末路的悲壮情景。现多比喻独断专行,脱离群众,最终垮台。出处《史记·项羽本纪》。

那些出自安徽宿州的成语,你知道吗?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出自唐代诗人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中的诗句。也是一个家喻户晓的成语:野火不能烧尽野草,春天一到野草又长出来了。比喻富有生命力的事物,任何力量也扼杀不了。

年少时期的白居易就居住在濉水之畔的宿州符离,这首诗写的就是濉南草原盛景。

那些出自安徽宿州的成语,你知道吗?

露马脚

“露马脚”的意思是显出破绽、暴露真相。这个词源于明朝开国马皇后的故事。马皇后是归德府宿州闵子乡新丰里人,人称“马大脚”、“大脚马皇后”。有一次,马皇后乘轿街头游览,一阵大风吹来,将轿帘掀起一角,马皇后的两只大脚,不经意间就暴露在世人面前。

那些出自安徽宿州的成语,你知道吗?

还有哪些成语你知道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