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塘實現環境面貌和產業能級“雙提升”

洪塘实现环境面貌和产业能级“双提升”

西路多彩田園一景

洪塘实现环境面貌和产业能级“双提升”
洪塘实现环境面貌和产业能级“双提升”

張家橋公園改造前後對比圖

洪塘实现环境面貌和产业能级“双提升”

外新屋路公廁改造前後對比圖

洪塘实现环境面貌和产业能级“双提升”洪塘实现环境面貌和产业能级“双提升”

洪塘西路時尚文化街區效果圖

洪塘实现环境面貌和产业能级“双提升”

位於西路街區內的彩虹橋

江北洪塘位於寧波市西北部,轄區總面積39.1平方公里,下轄12個社區、13個村,總人口約14萬,是典型的城鄉接合部。作為城市的“濃縮版”、農村的“放大版”,洪塘老鎮區發展近年來面臨重重壓力,如經濟轉型形勢嚴峻,“低小散”企業及外來人口集聚,公共資源配置、社會管理服務水平落後,“五亂”問題凸顯等等……

去年以來洪塘以綜合整治示範樣板建設為契機,堅持“重面子更重裡子、重形象更重功能、重整治更重管理”,通過規劃引領、項目帶動、產業提升、文化培育,洪塘西路時尚文化街區雛形日漸顯現。

規劃引領 統籌佈局謀劃“美麗鄉鎮”

在整治前期堅持規劃引領,以老鎮區歷史文化風貌集中展示區為核心,立足洪塘地域風貌特色,圍繞“一街一河一公園”三大核心項目,結合“產、城、人、文”融合理念,注重產業轉型、文化傳承、功能創新、鄉村復興,先後開展了洪塘西路文化時尚街區、龍尾河歷史街區、洪塘中路、洪塘南路等重點街區視覺系統專項設計。

一條3公里長的河道,在整治過程中提前預留、建造了4個觀光碼頭。“別看現在河兩邊沒啥看頭,一年後這裡會誕生水上游玩項目,預留碼頭是為了將來不再返工。”洪塘街道辦事處主任龍剛告訴筆者,“前瞻化、全域化是我們開展綜合整治的兩大關鍵詞。”

在資金緊張的情況下,洪塘一直精打細算,但在前期的規劃編制上,卻是一改常態的“豪氣”。除了小城鎮環境綜合整治總體規劃,洪塘街道還編制了十多個專項規劃來指導整體規劃的落地,並充分考慮了小城鎮產業轉型中政府項目的定位,科學編排了規劃實施進度,最大限度地把規劃、運營、建設結合起來,提高政府資金利用效率和民營資本進入空間。

有了強大細緻的規劃“領航”,洪塘立足地域風貌特色和歷史文化傳承,開展了一場從天際線到地面不留死角的全域化治理。有計劃地進行線路“上改下”,店招、空調外機、老式卷閘門、櫥窗廣告和佔道經營等問題整治,集中開展“剿劣治亂”行動,對“道亂佔、車亂開、攤亂擺、房亂建”進行徹底整治,在補齊短板的基礎上拉高標杆。

項目帶動 提升品質構築“幸福家園”

為順應群眾對高品質工作、生活環境的需求,洪塘將綜合整治工作推進與優化城市基礎功能、提升百姓幸福指數相結合,全面開展14項涵蓋現代城市便捷與傳統鄉村休閒的功能性項目,包括新增200個停車位、公廁改造工程、綠化提升工程、管線改造工程等,並全面開展“五亂”整治,城鎮人居環境得到了明顯改善。

在陽光燦爛的日子,坐在綠皮火車上,與三五好友喝著咖啡,欣賞車窗外挺拔美麗的楓香樹,不遠處傳來時裝秀富有節奏感的音樂……這樣的美好時光,明年上半年寧波人就能享受到。

“目前火車車廂已全部到位,之後將在車廂內引入書店、咖啡吧等業態。”洪塘街道城市建設管理辦公室副主任戚華威每天都會到這裡溜一圈,查看街區公共空間改造的進度。

河馬公園、水劇場、鷺歌島、七彩流雲、櫻木步道……雖然街區的改造項目尚未完工,但以路、橋、島、灣、亭、公園、劇場為主要元素的街區風貌已顯現雛形。

現場,變形金剛、恐龍、綠皮火車等設施已陸續到位。戚華威告訴筆者:“這裡原本就是廠區改建,因此也保留了原有的工業元素,打造讓大人小孩都喜歡的時尚休閒地。目前,街區改造項目的土建工程已經接近尾聲,後續要進行景觀綠化的種植。”

同時,洪塘街道從北京、上海、杭州等地請來專業的設計團隊為街區規劃設計,從實際出發,反覆磨合,制定可行方案。街區業態以文創為主,目前由金力玻璃廠改建的智能家居設計中心和洪塘設計產業孵化中心漸趨成型。

除了已落戶的9個項目,還有網易和騰訊聯合基金打造的寧波未來文創園即將入駐。該項目以遊戲電競、文創、親子娛樂為主,建成集潮流文創為一體的體驗中心。

未來,將有更多文創和設計企業入駐,為洪塘西路這個時尚文化街區注入新的活力。

創新發展 騰籠換鳥打造“人才高地”

洪塘以“騰空間、建平臺、聚人才、育文明”為核心,大力整治“低小散”企業,完成近120家高汙染落後產能淘汰的同時,無縫對接科創、文創等新型業態,第一時間做好招引入駐、更新換代,如聯繫本土企業家投入1500萬元將寧億服飾從老舊服裝加工廠轉型為設計孵化基地;在小城鎮創新地塊洪塘西路,與北京道樸文華合作,謀劃打造集聚時尚、文創、科創產業的時尚文化街區,通過加快產業置換帶動人口置換。

騰籠換鳥只是第一步,圍繞業態改善周邊環境,進而提升入駐企業的附加值,吸引更多人流,才是洪塘街道想要達到的效果。

為此,洪塘街道投資8000多萬元進行園區基礎設施配套完善及濱河景觀空間打造,總佔地超30公頃,主要包括戶外劇場、水劇場、綠島秀場及河馬公園、滑板公園等,預計今年12月底完工。

投資800萬元的中心休閒商業島位於園區的西側,面積約15000平方米,主要設置露天燈光劇場、運動景觀天橋、生態休閒果園、精品環保商店等功能分區,目前已先後引入了全球熱流道巨頭新西蘭mastip、智能家居展示中心、設計師孵化器、柔性研發平臺等引領性項目,建成後將成為文化時尚園區的一顆明珠。

“你看,這個水劇場,背景就是河流,居民可以在這裡舉辦晚會、看露天電影,和周邊的自然景觀亦相得益彰。”戚華威告訴筆者,自打造洪塘西路時尚文化街區以來,騰空間、建平臺、聚人才、育文創,300畝的低效用地和4萬多平方米的舊廠房煥發新的活力。

深挖底蘊 “洪塘老家”重塑人文情懷

充分挖掘洪塘古村、古橋、古民宿、古街巷等歷史瑰寶,重現傳統集市、廟會、茶館、名人名居等人文記憶,形成獨特的、充滿辨識度的“洪塘老家”文化品牌,是洪塘老鎮區改造中的一大重點。

融合洪塘漢語拼音諧音—“HomeTown”外形、洪塘本地村落傳統屋簷以及古渡古橋的形態,製作代表洪塘的Logo,並將其融入雕塑、地標、隔離欄、門牌號等街區整體風貌,提升打造了“健康有神”“生態有恆”“人文有懷”“幸福有味”“創意有靈”的“洪塘老家”文化品牌,把洪塘獨有的特色風貌展現出來,把好山好水好風光融入進來,使老鎮區更加宜居宜業宜遊。

筆者走在被綠蔭和小河環繞的文化時尚街區內,隨處看到一些小細節——枕木和石子鋪成沿河步道;打撈上來的沉船作為特別的景觀;河道上原有的水渠和大閘都保留下來,成為景點的一部分;兩層高的吊腳木樓隱藏在深處……更有意思的是,這裡共有10座橋,每座都不同:或為鋪設木板的鋼索吊橋,或為帶滑梯的拱橋,或為欄杆刷上七彩色的彩虹橋。

歷史、生態和創意在這裡交織,不經意間就有一個小驚喜,用句時髦的話概括——這裡具有“網紅氣質”!

改造完成後,園區內還將以紫薇、水杉、櫻花、楓香等植物分隔區域,“讓每一條街都有一種獨特的味道”。整個園區將呈現“城市裡沒有的生態,農村裡沒有的精緻”。

其實,公園的功能只是其中一部分。這裡的公共區域要配合街區業態,靠近文創企業的中心休閒商業島是人們休閒消費的主要場所,還配備露天大平臺可供企業路演、小型發佈會,遠處的湖畔、步道、蘆葦島等,則是人們親近自然、享受生態的好去處。“沿步道也會分佈各種咖啡吧、茶吧等,供市民休閒消費。”戚華威介紹。

藍天白雲下,綠皮火車靜靜地等待新生,一側,幾臺挖土機正在賣力地工作,它們的下方,一個下沉式水劇場的輪廓已經清晰可見,再往遠看,即將成形的休閒步道若隱若現。

漫步在洪塘中路和洪塘西路上,中路民國建築的磚拱窗、勒腳線、民國紅等元素映入眼簾,西路江南民居獨有的三角屋頂、灰瓦白牆為主色調,配以節點景觀綠化、燈光形成的文創風特色街區讓人眼前一亮,獨具風格的洪塘元素遍地開花。

“現在店鋪上檔次了,我們也更願意來逛了!”正在洪塘中路一家店內購物的市民李立青說,隨著老街煥發新面貌,沿街店鋪租金也上漲,無形中推動了商家的“洗牌”,提升了業態。

洪塘街道黨工委書記範勝兵說:“下一步這裡將打造寧波首個‘文化時尚+智能製造’加速器,推動寧波城市和產業轉型升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