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標Shopify,「友好速搭」用“顏值+服務”拿下 75000 個客戶

在跨境電商領域,Shopify無疑是很多企業都想對標的大公司。這個細分賽道上,36氪最近還報道過店匠、BuckyDrop等公司。

跨境電商大致分為本土品牌出海,以及海外品牌進入中國市場。很多公司服務其中一個領域,比如幫助海外品牌在中國建站、或者幫助中國品牌出海。然而,對國際品牌,尤其是高端零售,都會自建站以保持品牌調性。基於此,高端零售的品牌,在中國和海外用兩套不同的電商系統,對於運營、數據打通來說會增加管理的難度。

成立於2014年9月的「友好速搭」同樣對標 Shopify,可以服務跨境電商的全部四種類型:無論是本土品牌還是海外品牌,中國和國際兩個市場是打通的,便於國際品牌迅速建站,用創始人兼CEO王林樂的話說,希望品牌能”基於中國做全球生意“。

為此,友好速搭從2016年就開始佈局國際市場,建設海外數據節點並對接當地服務商,到目前為止,友好速搭已在 20 多個國家部署 300+ 節點,實現了全球毫秒級響應,同時接入30餘類海外支付通道,並聯動了13家清關、跨境倉配等服務商。

從一開始的10個天使客戶,到如今75000個合作的品牌方,友好速搭的合作品牌涵蓋服裝、配飾、3C、食品、藝術品等各領域,美的、光明乳業、屈臣氏、遠洋地產、出門問問、億航無人機等企業都是友好速搭的客戶。

2017年開始,友好速搭著重在設計師品牌、潮流品牌和生活美學這三個領域發力,已經拿下了行業內20多個頭部客戶,包括 ANGLE CHEN、Percy Lau、CHENPENG、JUNWEI LIN、WAN HUNG、EJING ZHANG、YIRANTIAN等。王林樂稱,拿下頭部客戶,在行業裡有標杆意義,對於拓展領域內新客戶很關鍵。

王林樂告訴36氪,他一直看好消費升級,相比產品,品牌的價值是遠遠更高的,而這三個領域的品牌溢價也更高。另外,品牌方需要的服務不止是建站,還需要銷售渠道、經銷體系、和銷售數據採集等等,這也是公司未來拓展服務的方向。為此,友好速搭做了兩件事:

  • 兼顧功能與設計。這幾個領域不是技術導向,因此對技術不敏感,更看重產品的界面設計、交互、使用體驗等。基於此,友好速搭的頁面也注重美感,除了好用以外,還在頁面設計上做了改進。

  • 平臺+服務。在企業服務建站的服務上,大部分企業會按排名羅列出服務商,但對於不熟悉技術的團隊,這一步就會“選擇困難”,

    友好速搭把這個環節從“選服務商”改為“選服務“,即先做一級篩選,根據品牌調性和接口,挑選出好用的服務商,從建站,到聚合小程序、全渠道ERP、客服、分銷、網絡安全、開放平臺等的增值應用市場,到行業專屬解決方案、流量集採、為品牌提供更為精細化、個性化、一站式的服務。

據悉,友好速搭已與某上市集團旗下韓國企業 Wemake 達成戰略合作併成立合資企業,後續將逐步把韓國、日本、東南亞市場的服飾、美妝、3C、家居品牌引入中國,併為這些品牌提供包括技術、企服、流量、運營在內的一體化解決方案。

團隊方面,核心成員來自平安、網易、阿里等公司,2013年曾兼職創立過社交、內容社區,是連續創業者。近日,友好速搭宣佈完成數千萬Pre-A輪融資,2015年曾獲京東和浙商創投參與的天使輪融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