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山人物」李月美:“当代花木兰”毅然踏上抗日救国征途

「台山人物」李月美:“当代花木兰”毅然踏上抗日救国征途

李月美,又名李月眉,1918年生于马来亚槟城一个华侨家庭,原籍广东省台山市。20世纪30年代,女扮男装回国参加抗战工作的女中英豪李月美,被誉为“当代花木兰”。战后,李月美随丈夫移居缅甸,育有10个儿女。为把他们培养成材,李月美将8个孩子送回中国读书,并离开丈夫独自回到广州就近照料。1968年逝世。

成长历程

李月美,1918年生于马来亚槟城一个华侨家庭,原籍广东台山。李月美兄弟姐妹九人,她排行第四。她自幼在当地华侨学校读书,接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中文学习成绩优异。随着岁月的递增,她长成一米七多的高个子,像个英俊的小伙子。她的社会活动能力较强,兴趣广泛,尤其喜爱文娱体育,能歌善舞,还学会开汽车。

「台山人物」李月美:“当代花木兰”毅然踏上抗日救国征途

抗战爆发

七七卢沟桥的枪声,宣告祖国全面抗战的开始,亦震惊了海外华侨的心。随着战局的发展变化,1938年底,广州沦陷,香港通道被阻。积存在港的大批军火,除部分改由安南运入广西外,大部分移往仰光,准备由刚建成的滇缅公路运入云南。但当时国内驾驶人员奇缺,因此,西南运输处致电向南侨总会主席陈嘉庚先生求援。陈先生立即以南侨总会名义发出通告,号召华侨青年回国服务,南洋广大华侨青年闻风而动,踊跃报名参加,掀起了抗日救国的热潮。

「台山人物」李月美:“当代花木兰”毅然踏上抗日救国征途

仿效古人

李月美被这股爱国热潮所鼓舞,也兴致勃勃地前往筹赈会报名,却被拒绝,原来不招收女机工。李月美心里不服气。她想起在华侨学校读到的中国古代“木兰从军”的历史故事,自古就有女扮男装上战场的巾帼英雄,千古流芳,难道不值得后人效法吗? 终有一天,李月美瞒着父母,穿上弟弟的衣服,到埠头报名应征。她的体魄、嗓门和泼辣个性,谁也没有觉察到这是一个女扮男装的女侨工。她终于以一个中华铁血男儿的身份,实现了报效祖国的愿望,毅然踏上抗日救国征途。

「台山人物」李月美:“当代花木兰”毅然踏上抗日救国征途

意外姻缘

1940年某日,李月美因公在滇缅公路一急转弯处不慎翻车,身负重伤,脑震荡。幸亏过路的南侨机工车队及时发现,海南籍南侨机工杨维铨奋力抢救,把她从压扁了的驾驶室中搭救出来,马不停蹄地送往医院急救。救人救到底,杨维铨甚至留下来精心照料“他”的饮食起居。终于,李月美再也不想隐瞒,她把真相向这位危难相逢、热心仗义的男子汉和盘托出,并要他为自己保密。杨维铨满口答应下来,仍像小哥哥一样护理她,而且更加尽心尽力。

「台山人物」李月美:“当代花木兰”毅然踏上抗日救国征途

一个月后,李月美康复了,她对杨维铨的诚实和善良深有感触,也渐渐理解了他的真挚感情。他们终于相爱了。当杨维铨带着还她“女儿装”的李月美来到队长面前,队长和南侨机工战友们无不称奇。这一段滇缅公路巧结的传奇姻缘,这一位花木兰式的巾帼女子,在海内外顿时被传为佳话。星马报界曾以“当代花木兰”为题,详细加以渲染报道。

巾帼英雄

廖仲恺夫人、著名社会政治活动家何香凝女士为表彰李月美爱国精神,特地题“巾帼英雄”四个大字,赠李月美作永久纪念。这面红绸锦旗,李月美一直珍藏在身边,视为至宝。

从此,李月美脱去军装,成为“白衣天使”。她以女性特有的温柔细心护理、照料为国负伤的抗日将士,以热情的歌声鼓舞大家的士气和斗志。从一张保留下来的照片看,上面题的正是:“白衣天使李月美。”

1945年8月15日,日本帝国主义无条件投降。亲身回国抗战的李月美姐弟,与幸存的南侨机工战友们,怀着无比欢乐的心情热烈庆祝这一来之不易的胜利。

「台山人物」李月美:“当代花木兰”毅然踏上抗日救国征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