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杉資本沈南鵬:人工智能可緩解服務業用人短缺,解決老齡化難題

編/趙豔秋

8月22日,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CDRF)和紅杉資本中國基金聯合舉辦了人工智能相關研討會。

根據當天發佈的《投資人力資本,擁抱人工智能:中國未來就業的挑戰與應對》的報告,人工智能的發展,將極大地推動知識經濟的形成,這為進一步解放生產力提供了重大機遇,但也會帶來經濟和社會層面的深刻挑戰。

報告認為,人工智能所推動的知識經濟將在基礎資源結構、成本結構、市場結構、經濟結構、就業結構分配結構和貿易結構上有別於傳統經濟。隨著社會快速的老齡化和少子化,數量意義上的人口紅利消失是未來中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威脅。人工智能於此時興起,有助於解決中國在一些行業,特別是中高端服務業中存在的供給瓶頸,對於緩解未來勞動力市場的短缺具有關鍵意義。

此外,中國應該做好充分準備,妥善應對勞動力市場以及社會公平的挑戰。投資人力資本是應對人工智能時代就業挑戰的重大舉措。為此,需要加快人工智能知識的普及,鼓勵人工智能優先用於經濟社會發展的短板領域,包括教育、醫療、法律、金融等中高端服務業;將教育資源更多投入到人的全面和公平發展上,提升新一代勞動力對社會變化的適應能力;完善終身學習體系,建立高質量的職業培訓體系;強化社會保障體系的保障功能和再分配功能。

過去幾年,紅杉資本在人工智能領域的基礎層、技術層、應用層進行了探索和佈局,系統性地投資了一批企業,包括推想科技、比特大陸、頂象技術、第四範式、香儂科技、明略數據等,而這些被投資企業的創始人也都在當天出席了會議。

紅杉資本全球執行合夥人沈南鵬認為,人工智能會在一些特定的場景,比如工廠的流水線、安保、疾病的診斷等多方面,通過成千上萬次訓練,在大數據計算的賦能下逐漸超越人類,替代人類完成大部分重複性、機械性、繁瑣工作。

紅杉資本沈南鵬:人工智能可緩解服務業用人短缺,解決老齡化難題

不過在邏輯嘗試、創新能力、人文關懷方面,人工智能還遠遠無法替代人類。“我們離大家所說的通用人工智能(AGI)還有很長一段路,而從低智能工作當中抽身的人類,現在可以用更多時間和精力從事這些機器解決不了的創造性的工作,所以人工智能帶來的是人類雙手和大腦的又一次大解放,工作意義將從勞動變成創造,更多的頭腦將用於思考科技創新的新燃點,發現文化藝術的新燃點,這樣也能致力於深化對整個世界的人文關懷。”沈南鵬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