夷陵之戰劉備損失幾乎全部主力,孫吳為何不乘機吞併蜀漢?

踏雪尋梅wsy


夷陵之戰劉備戰敗,這時候孫權是可以派大軍直接攻打蜀地,徹底滅掉劉備建立的蜀國的。但是,他不能這樣做。

因為這樣做對他沒有好處,東吳之所以能存活,就是因為蜀國的存在。要知道三國的時候,力量最為強大的一個國家是北方的曹魏。

孫權還想和蜀國聯合一起對付曹魏呢。萬一蜀國滅亡了,曹魏在來打孫權的時候,他能應付得了嗎?

所以說若是蜀國滅亡之後,東吳和曹魏肯定會有一戰的,若是曹魏去討伐東吳,東吳抵抗不住,只能是滅亡的結果。

還有一個就是,東吳若是滅蜀國,曹魏也不可能答應。

因為一旦東吳把蜀國給滅了,東吳的地盤就擴大了,孫權的地盤擴大了,實力也會增加。這是北方的曹魏政權不願意看到的。

所以,東吳即使想去滅蜀國,曹魏肯定也不會坐視不管的。

最重要的是,東吳未必能拿下蜀國來。

因為蜀國地形有利於防守,用李白的話說,就是蜀道難,難於上青天。

這麼艱險的蜀國,孫權若是想短時間內拿下來,肯定是不可能的。

若是打持久戰的話,對於東吳更加不利,因為東吳和蜀國一旦有戰爭,他們就會消耗自己的實力。他們削弱自己的同時,就是壯大他們的對手,也就是北方的曹魏。

所以無論如何東吳孫權都不可能去把蜀國給滅掉的。他們只有相互抗衡,相互打擊,才能永遠的保持著三方的不敗。

一旦一方妥協了,讓步了。三國鼎立的局面就會改變,最終就會走向統一。


漢史趣聞


夷陵之戰後東吳士氣旺盛,諸將紛紛表示乘勝追擊,但遭到陸遜反對。

夷陵之戰中,陸遜巧妙利用天時和地利,並加以火攻,大敗劉備。蜀軍大將張南,馮習,番王沙摩柯戰死。

夷陵之戰東吳大獲全勝,東吳將士士氣旺盛,徐盛、潘璋、宋濂紛紛上表,要求乘勝追擊,攻克白帝城,生擒劉備,遭到陸遜的拒絕。

雖然夷陵之戰時,東吳與曹魏結盟,但彼此同床異夢,各懷鬼胎。如果東吳深陷蜀漢地區,曹魏突然來攻,東吳必然難保。

果不其然,東吳軍隊剛班回,曹魏三路大軍來攻。

另外,劉備退守永安白帝城。永安在蜀漢政權具有極大的戰略地位,為蜀漢三大軍事重鎮之一,蜀漢在此設立永安都督,防備東吳。如果白帝城被東吳攻破,東吳將進入廣袤的成都平原,這樣蜀漢政權危矣。因此劉備必然在白帝城殊死抵抗,最終兩敗俱傷,得便宜的還是曹魏。


五味社


夷陵之戰,不是孫權不想乘機而吞併蜀漢,而是他有餘而力不足,搞不好的話,可能會賠了夫人又折兵,具體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

夷陵之戰,為了替關羽報仇,奪回荊州,劉備帶了數萬精兵,進攻吳國,吳國將陸遜,利用火攻,火燒連營,蜀軍大敗,差一點劉備就成了吳國的俘虜,可謂損失慘重。吳軍一路勢如破竹子,一直達到了白帝城,此時劉備收攏散兵以及趙雲援軍的及時趕到,劉備總算是站住了腳步,吳軍喪失了繼續擴大戰果的機會,兩軍處於相持階段。

除此之外,魏國一直虎視眈眈,吳國擔心在自己進軍蜀國的時候,魏國乘機攻打吳國,因此吳國處處也在防備魏國,因此不敢全力攻打蜀國,果不其然,不久後,魏國進攻吳國,吳軍回防。同時,劉備一病嗚呼,諸葛亮主持軍政大事,在曹魏大軍面前,吳蜀兩個家又重歸於好,走上了聯合抗曹的道路,從此奠定了三國鼎立的局面。

夷陵之戰,劉備是賠了夫人又折兵,最後一命嗚呼,時也命也!


密探零零發


其實說白了,孫權一方不是不想吞併蜀漢,而是遠遠還沒有那個實力,縱然在劉備一方“夷陵之戰”傷亡這麼大的情況下。

首先,孫權一直對劉備這邊是抱有恐懼之心的。

劉備在出徵之前,三國當中勢力最弱的一方,當屬孫權。而劉備這邊又大張旗鼓、聲勢浩蕩的喊著為弟報仇的口號,去討伐孫權。從這剛開始孫權就一直想議和,但無奈議和無果,只能一邊被動防禦,一邊向曹魏求和。後來當劉備大敗向西逃走時,陸遜等人一直在後面趁勝追擊。劉備逃到永安就不逃了,把散兵收攏下,趙雲也趕來支援,這時候陸遜就已經沒有了攻克永安的機會。並且,孫權聽到劉備在永安時,還在滿心恐懼,索性就議和吧。

然後說下孫權乘機吞併蜀漢的可能性,這、這、根本太渺茫了!雖然“夷陵之戰”劉備損失了很多軍隊和大將,可有句俗話說怎麼說:“瘦死的駱駝比馬大”!劉備一方再不濟,防守孫權的攻擊還是可以的。再說了,蜀漢的國都那可是在“蜀”!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蜀”,易守難攻,還有諸葛亮坐鎮,吞併蜀漢,談何容易!

還有一點,是雙方都擔心的,就是曹魏政權的攪和!在劉備出發之前他就擔心這點,於是派了鎮北將軍黃權在江北防禦魏軍,後來黃權後路被吳軍斬斷,沒辦法被逼的向曹魏那邊投降了。而“夷陵之戰”中,雖然劉備大敗,但也不是說孫權那邊一點損失都沒有,他那邊傷亡也不小。如果這時候,孫權乘機去吞併蜀漢,而曹魏大軍趁機插上一手,有可能孫劉兩家都得完蛋,畢竟曹魏的實力最強!


第一節歷史課


建安二十三年( 公元218年),劉備接受法正的建議,親自率軍北攻漢中。經一系列激戰,劉備擊退曹軍,全取漢中。接著,他又派劉封、孟達等人攻佔了房陵(今湖北房縣)、上庸(今湖北竹山)等地。彼時劉備的人生與事業均達於巔峰。那段時期,是其所佔地盤最大、勢力最烜赫的興旺時期。

幾乎同時,劉備派驍將關羽自荊州出兵攻打被曹魏佔據的襄樊地區,並一舉擊敗曹魏大將曹仁, 於水戰中逼降於禁,斬殺龐德,於是關羽威震華夏,唬的曹操都欲遷都以避其鋒芒。不久,正當關羽率大軍全力圍攻樊城時,已和曹魏暗通曲款的孫權見有機可乘,趁機派大將呂蒙率奇兵渡江偷襲荊州,關羽腹背受敵,猝不及防,大敗虧輸,後在南郡臨沮縣彰鄉被吳將潘璋、馬忠設伏擒殺。

220年正月,雄才大略的曹操病逝於洛陽,時年66歲。子曹丕繼為丞相,稱魏王。之後,劉備聽說曹丕(魏文帝)篡漢自立,建立魏國,還將漢獻帝貶為山陽公,也趁機於次年在成都稱帝,國號“漢”,建元“章武”,史稱蜀漢。劉備稱帝建國後,倚重諸葛亮、法正,著力整飭內政,推行法治,使兵戈擾攘不斷的西蜀初步穩定。

221年,劉備為重奪荊州和報關羽被殺之仇,不顧諸葛亮、趙雲等大臣的反對與勸阻,拒絕孫權求和,一意孤行,親率四萬大軍( 加上隨徵的武陵蠻王沙摩柯率領的一萬少數民族軍隊,共五萬餘人)順江東下,自巫峽建平至彝陵(今湖北宜昌)界立營40餘座 ,樹柵連營700餘里,蓄時以待,討伐東吳。

東吳都督陸遜見蜀軍兵鋒甚銳,咄咄逼人,知道硬拼會吃大虧,於是力排眾議,主動收縮防線,將兵力佈防於夷道、猇亭一帶,據險堅守,與大舉進攻的劉備軍形成對峙之勢。

吳、蜀兩軍相持6個月之後,陸遜抓住有利戰機,採用火攻之策,大破連營700裡的劉備軍於猇亭(今四川奉節以東)。這一仗史稱“彝陵之戰”。這場戰役,蜀軍除少數人馬僥倖逃脫外,基本全軍覆沒。

是役開始後,陸遜見蜀軍大營已陷入一片火海中,遂令吳軍發起全線反攻。大將朱然奉命率5000兵馬擊破蜀軍先鋒,接著向劉備側後迂迴,準備一舉切斷蜀軍的退路。

劉備見四下裡火勢洶洶,且火借風勢,吞噬一切,忙下令退軍,吳將韓當等率兵緊追不捨。蜀軍敗退時,吳軍不依不饒,大舉追殺,蜀將張南、馮習、傅彤、程畿、蠻王沙摩柯等相繼戰死,杜路、劉寧等人進退無路,被迫投降。

劉備收拾殘軍往北潰逃至馬鞍山,部署兵力據險固守,準備組織力量發起反攻。陸遜絲毫不給劉備喘息之機,他督促吳軍從四面發起猛攻。蜀軍連戰連敗,士氣低落 ,面對吳軍的大舉圍攻,很快土崩瓦解,數萬兵馬基本損失殆盡。劉備乘夜色組織突圍,僥倖逃出後沿三峽拼命往後撤。陸遜命吳將孫桓、李異、劉阿率軍銜枚追擊。

劉備好不容易逃到秭歸,他在此收集殘兵敗將,準備利用這裡已有的防禦工事反擊吳軍、站穩腳跟。但吳將孫桓等人窮追不捨,很快就大舉襲來,根本不給劉備立足的機會 。秭歸一戰,蜀軍再遭重創。

秭歸慘敗後,蜀軍所剩無幾,基本沒有還手之力了,劉備只得率殘軍放棄該地繼續西逃,為了阻撓追兵,劉備命軍士在大路上焚燒車杖鎧甲。就在這危急時刻,又傳來吳將孫桓走小路欲搶先佔據夔道的消息。劉備大驚,知道如果被孫桓佔了夔道,自己的退路就被徹底堵住,於是他急忙率殘部翻山越嶺,披荊斬棘,搶先抵達夔道,這才僥倖逃出生天,倖免罹難。

就在這時,翊軍將軍趙雲率軍抵達白帝(今四川奉節境內),巴西(今四川閬中)太守閻芝也派小將馬忠率5000人馬前來接應。趙雲、馬忠擊退吳軍追兵,劉備這才得以進入白帝城。

彝陵之戰,劉備的大部分兵馬被陸遜殲滅,舟船、器械、輜重、糧草損失殆盡。劉備率數百殘軍狼狽退回白帝城後,羞愧難當,追悔莫及,憂心如焚,加上年老多病與勞累過度,終於在白帝城永安宮一病不起了。

劉備起於蓬蒿,能禮賢下士,有識人之明,更有用人之能。然而在處理與盟友東吳的關係上,他卻欠缺戰略家的眼光與政治家的氣度。下決心與東吳為敵,甚至撕破臉大打出手 ,是劉備一生中最大的失策。

此外,劉備的軍事才能似乎不咋地,他在彝陵之戰時犯了兵家大忌——戰線拉得過長。曹丕評價道:“劉備不知兵法,豈有連營700裡與敵對峙作戰的道理呢”? 他一語道出了劉備大敗於猇亭的原因所在。

223年4月,劉備病死於白帝城永安宮。他臨終前將兒子劉禪託孤於諸葛亮、李嚴,又叮囑趙雲盡心輔佐嗣君。劉備歿年63歲,在位3年。諡號昭烈帝。

劉備死時,因他之前舉兵空國遠征,慘遭失敗,給蜀漢帶來了深重災難,無論是政治、軍事還是經濟上都蒙受了巨大的損失,而此時的蜀漢人才也是迅速凋零,有些後繼乏人了。

隨著關羽、張飛、馬超、許靖、劉巴等文武大才相繼死去,蜀漢陷入了人才匱乏的窘境。彼時,外有虎視眈眈的曹魏與得勝後氣勢逼人的東吳,諸葛亮面對劉備留下的這一副爛攤子,深感責任重大,壓力也是巨大的。

劉備死後,諸葛亮非常擔心孫權“恐有異計”。他深知彝陵慘敗後,孫權之所以沒有繼續派兵攻伐巴蜀,是因為畏懼北邊強大的曹魏,是為了全力應對曹丕當時派兵攻打江南所施加的壓力,這才繼續與蜀漢通好的。之後,孫權擊退了魏軍的進攻,取得了小勝,為免事態擴大, 他繼續向曹丕表示臣服,劉備病死後,吳蜀之間的聯繫告一段落。諸葛亮一方面派李嚴率重兵駐守白帝,以嚴密防備東吳,待劉禪即位、朝中大事基本安排妥當後,他就開始考慮和東吳重修舊好的最緊要之事情了。

諸葛亮認為,以統治區域以及各項綜合指標而論,蜀漢最小,實力最弱,如果總是以暴易暴同時去對抗兩個強敵,絕對是不明智甚至乃自取滅亡的昏招。從基本立場來看,和實力雄厚、野心勃勃的曹魏是不可能握手言和的,而自己當初制定的“聯吳抗曹”的基本國策,在客觀上仍然十分必要。

而先主為了爭奪荊州要地,使吳、蜀劍拔弩張,最終不得不大動刀兵。因此,在當前蜀軍新敗、局勢危殆的局勢下,必須急速和東吳和解,這才是當前最緊要之事。

於是諸葛亮決心與吳國重新建立盟友關係,爭取與江東孫吳政權和睦相處,不僅能攜手對付共同的敵人——咄咄逼人的曹魏,還能贏得一個相對和平的環境以求得自己的生存與發展。

諸葛亮主動放棄了對荊州索討,在戰略方針上進行了合乎實際的修訂,蜀國主動示好的誠意得到了孫權的充分理解與積極回應,兩國間信使往來不斷,關係日益密切。

諸葛亮派鄧芝、費褘等人頻繁出使東吳,與孫權重修盟好,不僅減少了蜀國的邊防壓力,還解除了他率軍鎮壓南中叛亂的外部威脅,而且為他後來揮師北伐曹魏創造了有利條件。

諸葛亮非常重視與東吳的關係,畢生維繫並保持著兩國的盟友狀態,在他死後,乃至於蜀國滅亡前兩國間再也沒有發生過重大爭端,從而可以充分證明“聯吳抗曹”政策的重要性與正確性。而且由於雙方關係親密,唇齒相依,曹魏不敢輕易集中力量進攻任何一方,而且兩國間“驛使往來,冠蓋相望”,民間的商業貿易交往也日漸頻繁,這對於吳、蜀兩國的經濟發展自然是十分有利的。多虧了諸葛亮力挽狂瀾,重新與東吳盟好,否則劉備彝陵慘敗後,若孫權繼續發兵窮追猛打,蜀國恐怕很快就要遭受滅頂之災了。

【插圖源於網絡】

【寫作不易 嚴禁剽竊】



鐵馬冰河wu


夷陵之戰最終以劉備大敗而告終,陸遜火燒連營八百里,劉備敗走白帝城,最終也是在白帝城鬱鬱而終。話說劉備大敗,孫吳為何不接著對蜀漢用兵,將其吞併呢?

其實仔細想想,孫權最終還是沒有對蜀漢用兵,反而將夷陵之戰的俘虜盡數歸還,和蜀漢重修舊好,這之中離不了幾個人的從中牽線搭橋,他們也是對於夷陵之戰之後的局勢看的最清楚的人。孫吳這邊首推陸遜和諸葛瑾,蜀漢這邊則是諸葛亮,諸葛亮自然不必多說,劉備三顧茅廬諸葛亮就定下了自己的方略,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先取荊州,再取益州和漢中,以成鼎足之勢,同時又有東聯孫吳,北拒曹魏的方針.


東吳的陸遜和諸葛瑾也明白,雖然夷陵之戰以東吳勝利而告終,但是此次戰役對於東吳也是損耗不小,勞民傷財,而北方的曹魏依然佔據著華夏最大的土地和人口,綜合實力而言曹魏肯定是強於吳蜀的,如果盲目對蜀漢用兵,勢必給曹魏以可乘之機,況且西川地勢險要,易守難攻,一旦僵持不下,東吳的壓力可想而知。而且眾所周知,孫權用人方面強於其父兄,但是征戰和開疆拓土方面則遜色的多,比如後來的逍遙津之戰,大敗於張遼,而且東吳水軍在三國裡面最強,但是陸戰這塊可能是最弱的,所以前後斟酌,還是放棄了對蜀漢用兵的想法,而且兩者聯合抗曹,對於彼此其實是有益無害,屬於唇亡齒寒的關係


追光少年ing


夷陵之戰,又稱彝陵之戰、猇亭(xiāo tíng)之戰,是三國“三大戰役”的最後一場,以蜀漢劉備的慘敗告終,是蜀漢繼關羽失荊州後又一次實力大損。

劉備發動夷陵之戰,最為著名的原因是為關羽報仇,這也是劉備自己說的,但劉備作為老謀深算的政治家,真的會這麼情緒化嗎?

從時間上來說,關羽之死是在219年年底,之後曹操去世,曹丕篡漢,劉備以漢獻帝已死(他說的,其實漢獻帝還活著)為由稱帝,以繼漢祀。等到伐吳,是在221年七月,距離關羽去世已經一年半了,這時候說報仇,顯然有點牽強,因為之前提都沒提。

劉備的計劃遭到了一眾大臣的反對與勸阻,趙雲勸劉備國賊是曹操,應該打關中,一旦北伐成功,孫權也就歸附了。

趙雲的勸諫透露出蜀漢的一個問題,就是這個剛剛在戰火中建立起的政權,還沒能完成由軍事集團到國家政權的轉變,戰爭仍然是這個集團運轉的主要形式,要麼打關中、要麼打荊州,總之是一定要打的。

撇開誰是國賊這是扯大旗的事,顯然荊州要比關中好打的多,畢竟蜀地居於長江上游,有地勢之利,而且橫跨荊益本來就是既定策略,能奪就要奪。

蜀漢的優勢反過來就是孫吳的劣勢,逆地利而戰,並不是常有的事,即便從今天的資料來看,從蜀地打進江南的事例遠比從江南打進蜀地要多。也就是說,即便在夷陵之戰大勝後,孫吳想要反攻蜀漢也不是輕而易舉的。

此外,那是三國時期,而不是兩國,實力最強大的曹魏還在北方坐著呢,曹丕沒能在蜀漢跟孫吳交戰時發起進攻被認為是大大的失策,但戰後他很快就發動了對孫吳的戰役,即江陵之戰。

江陵之戰雖然以吳國的勝利而告終,但這也昭示了曹魏的存在,讓蜀漢和孫吳找到了一個共識——不能再打了,再打小心被曹魏端了。

在夷陵之戰前,三國中勢力最弱的是孫吳,所以在大打出手前孫權是極力求和的,雖然一場夷陵之戰扭轉了雙方的形勢,但他們還是弱小的兩方,曹魏才是大頭,所以孫權不僅沒進攻蜀漢,還提出議和。

而劉備已經在戰敗的憂鬱中離世,繼位的劉禪年幼,國家大事都是諸葛亮說了算,於是蜀吳議和,重修舊好。

簡單說,孫吳放棄進攻蜀漢是因為蜀漢沒那麼好打,曹魏又在那裡虎視眈眈,不得不講和。


平沙趣說歷史


誠邀,如題,竊以為東吳不敢吞併蜀漢,理由有二。

火燒連營七百里

首先,劉備雖敗,諸葛還在。

劉備不聽諸葛亮勸告,大起傾國之兵東伐孫權,但是劉備真的沒有留後手嗎?荊州是劉備的寶貝,可漢中才是劉備的命根,沒了漢中,西川不保,劉備就徹底沒了根據地。所以劉備出發前將自己的文臣武將一分為二,願意跟著自己伐吳的黃忠,關興等人跟著自己走,反對伐吳的,如諸葛亮,趙雲,馬超等人留守益州,所以劉備雖然夷陵大敗,被陸遜火燒連營七百里,但是還有力量,東吳沒那麼容易吃的下,也不敢吃。

為什麼不敢吃呢?因為有隻大老虎在中原盯著呢!
這就是孫權和劉備重新修好的第二個理由,曹魏還在中原看戲。

曹魏這隻大老虎雄踞中原,領有青,幽,並,冀,涼,徐,豫等中原九州,天下郡縣六成歸魏。事實上孫劉兩家任何一家都不是曹魏的對手,孫權看得很清楚,如果他趁機伐蜀,曹魏肯定不會閒著,不是趁機伐蜀就是趁東吳主力在西川東征伐吳,所以孫權也不敢亂來,估計孫權同學會很憋取,但沒法,誰讓他是政治家呢。

小編覺得這就是為什麼夷陵之戰劉備損失慘重,孫吳仍然與劉備修好的原因。


電視劇裡看歷史


夷陵之戰是三國期間一次重要轉折點的戰役,此戰中,劉備軍隊精銳損失慘重,但是孫吳想一舉吞併掉劉備也不是那麼容易的,首先蜀漢所佔據的四川等地,山川險要,只需要少量兵力據險而守,孫吳很難打進去。



抗日戰爭期間,日本佔據絕對優勢,又有現代化武器,飛機,大炮坦克之類的,都對四川無可奈何,更何況是那麼早的冷兵器時代。當然,四川那塊地資源實在有限,雖然很多佔據四川的政權能夠據天險割據一方,但也只能偏居一隅,想要打出來逐鹿中原,爭霸天下也是非常困難的。再就是曹魏的牽制作用,當時曹丕已經磨刀霍霍,攻打孫吳了,孫權如果執意伐蜀,主力不在江東本土留守,四川不一定打下來,江東老巢恐怕就要丟了。


平安讀史


這個原因很簡單:

一、孫權也知道蜀吳同盟的重要性,唇亡齒寒唄!

吳、蜀同盟,是當年孫權、劉備、魯肅、孔明共同訂下的,大家都是明白人!

二、孫權雖襲佔荊州、勝夷陵,東吳也傷痕累累。

殺敵一千,自損八百。東吳在呂蒙、陸遜主持下,表面看來風生水起,多佔了荊州一塊地,又在夷陵大敗劉備,收繳甚多,但東吳也已成強弩之末。

三、曹魏已大兵南下,想趁勢攻吳。

曹丕已率軍南下,虎視眈眈,正準備坐收漁翁之利。

四、劉備雖死,孔明堪稱幹才,蜀漢實力雖大損,但仍不可小覷,況且蜀漢借地形之利,易守難攻!吳即便吞下蜀,自己也幾乎打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