猛硐群众探望扫雷英雄杜富国

猛硐群众探望扫雷英雄杜富国

10月27日下午,在开远解放军第59医院的一间病房内,几名身穿少数民族服装的女子,怀抱着鲜花、提着鸡蛋、香蕉走了进来,经过近7个小时的路程,她们风尘仆仆地从猛硐赶到59医院,为的就是看望正在这里医治的扫雷战士杜富国。

猛硐群众探望扫雷英雄杜富国

猛硐乡乡民探望英雄杜富国

她们小心翼翼地走进病房,当看到失去双眼、两只胳膊的杜富国神情憔悴地躺在病床上,几人不由得红了双眼,眼泪止不住地掉了下来。她们叮嘱病床上的杜富国,一定要坚强,好好养病,早日好起来。杜富国虽然还在恢复期,躺在病床上动不了,眼睛也看不见,但他知道是猛硐的老乡来看望他时,他用虚弱的声音对几个老乡说:“谢谢!我一定会更坚强,好好养伤,以后还要回到工作岗位上,把最后一块硬骨头啃下来,给边疆人民一个满意的答卷!”几人流着眼泪,对战士杜富国的父亲连连鞠躬感谢,“您生了一个好儿子!他为我们猛硐做的牺牲太大了,我们猛硐人民会永远记住他,永远感激他的!”

猛硐群众探望扫雷英雄杜富国

探望的乡民流下热泪

猛硐群众探望扫雷英雄杜富国

杜富国搜排出一枚未爆弹

猛硐群众探望扫雷英雄杜富国

杜富国排除了一枚极为罕见的抛撒雷

10月11日下午,南部战区陆军云南扫雷大队四队在麻栗坡县猛硐乡老山西侧进行扫雷作业,作业组长杜富国带战士艾岩在一个爆炸物密集的阵地雷场搜排时,发现少部分露于地表的一个弹体,初步判断是一颗当量大、危险性高的加重手榴弹,且下面可能埋着一个雷窝。杜富国马上向分队长报告,接到“查明有无诡计设置”的指令后,他以命令的口气对同组战友艾岩说:“你退后,让我来!”艾岩转身向后退了几步。正当杜富国按照作业规程,小心翼翼清除弹体周围浮土时,伴随着“轰”的一声巨响,他下意识地倒向艾岩那一侧。飞来的弹片伴随着强烈的冲击波,把杜富国的防护服炸成了棉花状,也把他炸成了一个血人,失去了双手和双眼。正是由于杜富国这舍生忘死的刹那一挡,两三米之外的艾岩仅受了皮外伤。目前,杜富国在开远59医院进行治疗及康复。

猛硐群众探望扫雷英雄杜富国

猛硐乡乡民探望英雄杜富国

战士杜富国扫雷时受伤的消息通过媒体报道让很多人心疼不已,特别是麻栗坡县猛硐乡的群众,他们从微信朋友圈、报纸、电视上看到这个消息后,都觉得心里非常难过,“扫雷队救过我们的命,现在有战士为了我们扫雷受伤了,我们怎么也要去看看。”猛硐乡的群众们都有这样的想法,由于路途太远,路也不好走,经过商量,他们推选了李云孝、钟仙红、钟仙艳、马丽、周裕凤几人作为代表,特意包了一辆车一大早从猛硐赶到开远59医院看望杜富国。当天,她们起了个大早,穿上自己最隆重的民族服装,带上土鸡蛋、猛硐特产香蕉,一路冒着瓢泼大雨和浓雾,颠簸了将近7个小时才赶到医院。“我们猛硐刚刚遭了灾,也拿不出什么好东西,就只能提点自家产的芭蕉、鸡蛋,表示我们的心意。”几人说道。

猛硐群众探望扫雷英雄杜富国

杜富国和战友一起设置扫雷爆破筒

“扫雷官兵是我们的大恩人啊!9.02洪灾那晚,多亏了扫雷队的官兵,及时发现灾情后马上跑到最高的山上向外界发出求援信号,各方的救援才会那么及时地赶到。不然那时候道路、通讯全部中断了,我们简直都不知道怎么办才好,是扫雷队官兵及时出现,救了我们很多人的命,养老院的19个老人,如果不是他们及时起来,老人们就被洪水冲走啦。”在病房外,几人七嘴八舌对记者说起扫雷官兵的好来。她们说,洪灾那晚正好是杜富国值班,发现灾情后他及时汇报,扫雷队组织人员一边向外界联系求援,一边积极组织营救,不少群众因此挽回了性命。

“我们猛硐群众特别感激扫雷官兵,以前这里的老百姓经常会被地雷炸伤炸死,但自从扫雷官兵几次扫雷后,现在基本没发生过这样的事了,现在我们不管是种地还是发展其他产业,都放心多了,我们打心底里感激他们。”钟仙红、钟仙艳姐妹俩说。

“我们是带着全乡人民的希望和嘱托来的,大家都想来看他,但路太远了,只好派我们几个作代表过来,我们希望他能早日康复起来。”几个村民红着眼圈说道。

猛硐群众探望扫雷英雄杜富国

病房外摆满了鲜花

看到专程从猛硐来看望儿子的群众,杜富国的父亲杜俊既感激又欣慰,儿子突遭变故让他倍受打击,但作为一名军人的父亲,他在悲痛中也感到自豪,“难道战争爆发时,作为一个军人因为害怕就不上战场了吗?作为一个男儿,能为祖国作出贡献,哪怕负伤、甚至牺牲生命都是值得的!他是我的好儿子!”父亲杜俊含着泪花,语气坚定地说。

猛硐群众探望扫雷英雄杜富国

摄影:郝 琎、杨 萌

一路走来,感谢有您!

猛硐群众探望扫雷英雄杜富国

监 制:王雁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