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越边境扫雷官兵曾面临什么样的危险?一不留神就粉身碎骨

对越自卫反击战结束后,在中越两国一千多公里的边界线上遗留下了上百万颗地雷,为了保障边境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我国曾进行两次大规模的排雷行动。后来随着边境地区的发展,“雷患”问题又开始日益突出,于是我国于2015年11月开始了第三次排雷行动,因为时间已经过去了很久,这次排雷对于我军官兵来说面临许多困难。

中越边境扫雷官兵曾面临什么样的危险?一不留神就粉身碎骨

首先排雷区域只能限于本国领土,决不可逾越国界,但是中越边境山峦起伏、丛林茂密根本无法设置建筑界墙和铁丝网,所以可能一不小心就会越界,因此在扫雷过程,官兵们也只能边作业边观察,尽量做到地上无明线,心中有界线。这也是他们第一个要克服的困难。

中越边境扫雷官兵曾面临什么样的危险?一不留神就粉身碎骨

其次就是一旦进入雷场,就相当于进入了“死亡地带”,中越边境雷区因其种类多、数量大被外界一致称为世界上最复杂雷场。由于年代久远,有些雷区位置变动较大,还有自然沉降和滑坡塌方导致定位困难,稍有不慎就会触雷。在前两次的排雷行动中,就有官兵因触雷受伤和牺牲。

中越边境扫雷官兵曾面临什么样的危险?一不留神就粉身碎骨

此外,官兵除了面对地雷的威胁,还得时刻警惕丛林中的蛇蚁毒虫。有时候前往雷区经常要经过植被茂密的山沟,行走的时候必须睁大眼睛,并用棍子打草赶蛇。经常就有潜伏在树上或者草丛里的竹叶青,而且数量很多。这就是我们扫雷官兵每天要面临的自然环境,但是他们却不怕危险,时刻都记着“为人民扫雷,为军旗增辉”这样的口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