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推迟国六是为了保护老车主吗?不好意思,你想多了

2018下半年被吵得沸沸扬扬的国六排放标准,如今全面推迟了。其中率先实施柴油车的““国六””政策的深圳,近日将轻型汽车符合“国六”标准的时间从2018年12月31日推迟至2019年7月1日。而北京、天津等地区将正式实施““国六””的时间将延缓到由2019年7月1日或2020年1月1日起实施,其他地区更是表态不会提前实施“国六”。

全面推迟国六是为了保护老车主吗?不好意思,你想多了

那么为何全国大面积推迟“国六”标准呢?

国六标准推迟是对老车主的保护吗?

人们之所以对国六如此关注,其实就是怕新标准上台以后,既有的老标准车型无法上路。这并非没有先例,例如在12月20日最新公布的石家庄市公安局交通管理局关于市区道路通行管理的通告中,再次重申了国Ⅰ、国Ⅱ排放标准车辆,工作日(法定节假日及周六、周日除外)禁止在市区三环路(含三环路、古城路)以内区域道路通行的规定。目前国五标准下,国Ⅰ、国Ⅱ已经受限,那么当国六一旦正式实施,势必大概率会影响老标准车型的上路。

全面推迟国六是为了保护老车主吗?不好意思,你想多了

也正是因为如此,对国六的推迟实施,很多人欢呼雀跃,认为是对老车主的一种保护。可是,真的是这样吗?最起码各地政策制定的时候,考虑的最多的恐怕不是老车主,而是另一方的利益——那就是车企。

截至2018年11月底,备案符合““国六””标准的车型只有554个,仅相当于“国五”车型的12%左右,而能保证稳定供货的““国六””车型更是少之又少。对于加速到来的国六标准,各大车企缺乏应对措施,没有相应车型成为了一种销售的尴尬。

但是相比符合新标准车型过少的问题,国六提前实施对车企的另一个危害才更加严重——那就是挤压的库存。

2018年底 车企的库存太高了

其实对于车企而言,国六标准本身并不可怕。毕竟对比国五标准,新标准下增加的成本不过是区区1000元钱左右,这对于动辄数万元甚至数十万元的新车而言,不过是“小意思”。但是由于国六标准推进过快,很多消费者在持币等待国六车的到来,国五车大量积压库存,无法销售,才是真正让车企害怕。

目前滞销的库存车,几乎全部都是国五车。而中国汽车流通协会近日发布的最新一期“中国汽车经销商库存预警指数调查”显示,汽车经销商库存预警指数连续第11个月超过警戒线。

全面推迟国六是为了保护老车主吗?不好意思,你想多了

在汽车市场,当库存系数大于1.5以上,即为警戒状态,库存系数>2.5,反映库存过高,经营压力和风险都非常大。而在11月公布的“中国汽车经销商库存预警指数调查”之中,目前共有21个品牌库存指数超过2以上。其中东风标致库存深度最高,指数达到了惊人的3.8,此外还有东风标致/奇瑞、雷诺、长安、福特等多个品牌的库存指数同样都超过了3.0,库存压力惊人。

而高库存对市场带来的直接影响,就是销量的不断下滑。据中汽协统计数据显示,今年11月我国乘用车产销同比分别大幅度下滑20.5%和16.1%。据中汽协预估,2018年中国汽车消费市场将呈现负增长态势,预计全年销量或达2800万辆,同比增速为-3%左右。

显然,国六提前到来对销量的危害已经显现,推迟国六迫在眉睫,这也是政策变化的民意基础。

结语:其实对于已经拥有既有标准车的老车主,国六提前与否并不直接影响自身利益,未来是否会禁止低标准车上路才是关键。而对于国六标准提前或推迟最为敏感的,其实还是车企。如果国六提前,将意味着大批的车积压无法销售。对于车企而言,等待国五标准新车销售完毕,政府再推出国六无疑是更好的。而政府无疑也听到了这种呼声,这才是各地推迟国六标准的主要原因。

你说对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