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人常说“七不葬父,八不葬母”,这里面有什么讲究?

在农村发展的舞台上,总有很多让人难忘的民间传说,这些传说成为了俗语的一部分,其中的思想一直都在警醒着农民,让他们在人生的各种诱惑面前不能偏离轨道,走上更好的生活中。

农村人常说“七不葬父,八不葬母”,这里面有什么讲究?

现在的农村中青年群体多半都来到城市里生活,过去农村常说的俗语已经被遗忘,但回想起来还能够感觉到其中的魅力。今天小编就分享几句俗语,你理解其中的意思吗?

一,“冬不坐石,夏不坐木”

在农村经常能看到一群人围在一起,可能在马路边、可能在家门口、可能在田野里,这些人只要碰上了都会聊聊彼此的感受。在农田里忙碌了一天,此时顾不上干净不干净,看到石头或木头都会坐上去。总有一些老中医出来指正这种行为,并说“冬不坐石,夏不坐木”,不然会对身体健康有影响。

冬季非常的寒冷,石头本身就在外面饱受摧残,就算是太阳出来了还是异常的冰冷。这时候坐上去只会让身体更冷,健康受到影响。夏天的特性就是闷热、多雨,此时的木头也会受到天气的影响变得闷湿,人坐上去将会让湿气更重,身体将会产生多种疾病。

农村人常说“七不葬父,八不葬母”,这里面有什么讲究?

二,“七不葬父,八不葬母”

从今天看来,这句话并没有什么讲究,只是各地多年来传承的文化讲究。如果父母亲离开人世,大家都会选择一个良辰吉日安葬,如果是特殊的日子农民都会避讳一下。

父亲安葬的时候,一定不能选择阴历中尾号带“七”的天数,母亲安葬的时候,一定不能选择阴历中尾号带“八”的天数。虽然大家说不出什么道理,但还是会尊崇这个传统,毕竟父母为我们操劳了一辈子,他们百年之后,我们理应多操心一些。

农村人常说“七不葬父,八不葬母”,这里面有什么讲究?

三,“穷不走亲,富不回乡”

影响亲情的多半都是金钱,穷亲戚和富亲戚之间是不会在一起和睦相处的,穷人不会自讨没趣,显得自己想要巴结亲戚。如今的亲情很现实,有钱的亲戚在一起总有很多话说,反而穷人就会尴尬很多,恨不得能早点结束饭桌。

人富有的时候尽量还是在城市里生活居住吧,回到家乡只会让更多的人对你白眼和不满,问你借钱是小事,最怕的还是对你进行道德绑架,如果帮助一个人,那就会有更多的人要求获得帮助。

农村人常说“七不葬父,八不葬母”,这里面有什么讲究?

农村的俗语总能够带给大家更深远的意义和影响,正是在千百年来的传承中,让民风变得更加淳朴。农民朋友们,你们如何理解这些俗语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