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群”战术引领下的潜艇战,无数盟军将士喋血大西洋

众所周知,在二战的大西洋战场上,德国潜艇占据了主导地位,其凶恶的 U 型潜艇和著名的"狼群"战术,使它的潜艇作战成就远远超过其他国家,在世界潜艇战争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狼群”战术引领下的潜艇战,无数盟军将士喋血大西洋

潜艇最早出现于18世纪70年代,经过近两个世纪的发展与研究,其在海战中的作用终于被世界各国海军所承认、其中尤其以德国最为重视。1906年,德国日耳曼尼亚造船厂为德国海军建造的第一艘潜艇''U -1"号成为大西洋上最令人恐惧武器。

“狼群”战术引领下的潜艇战,无数盟军将士喋血大西洋

一战结束之后,潜艇战专家邓尼茨回到德国并重新加入了海军。1935年,希特勒磨刀霍霍准备战争,在公然撕毁《凡尔赛和约》之后三个月,德国战后制造的第一艘"U-1"号潜艇便下水了。

“狼群”战术引领下的潜艇战,无数盟军将士喋血大西洋

9月,德国潜艇部队重新组建,邓尼茨担任了这支以一战时著名的潜艇英雄"威丁根"命名的潜艇支队长。这时,他把筹划多年的潜艇"狼群战术"投入到训练之中,其战术核心是,当一艘潜艇发现目标后,立即把敌人速度、航向、数量等情况通知潜艇指挥部,自己则一边保持距离一边后撤,由潜艇指挥部命令目标周围的潜艇群前去围击,将潜艇部队组成一个宽阔的凹面,让敌方的船队进入,阵内各艇从敌方船队的侧翼和后面像收口袋一样向敌船靠近,待夜幕降临之前,集中起来的潜艇会像"狼群"一样向目标发起攻击,尤其可使敌护航兵力顾此失彼,从而给运输船队以毁灭性打击,这样可以大大的提高攻击成功率,最大的杀伤敌人(潜艇多,携带的鱼雷、火炮就多),减少己方的危险性。1939年9月战争爆发时,"狼群战术"已十分完善。要知道,在一战中德国潜艇一艘便已十分厉害。

“狼群”战术引领下的潜艇战,无数盟军将士喋血大西洋

德国制造的U型潜艇水下操纵性良好,可载533毫米高爆鱼雷12枚至14枚,其潜艇速度为16节/小时,可在20秒之内迅速潜入水中,续航力为11500千米,改进后可达到16100千米。在1935年年底,德国潜艇部队已经拥有了24艘潜艇,其中10艘是U型潜艇,邓尼茨为指挥长。二战爆发前,德国已经将17艘潜艇部署在大西洋上。

“狼群”战术引领下的潜艇战,无数盟军将士喋血大西洋

开战之后,时任德国海军潜艇总司令的邓尼茨指挥这些潜艇投入战斗,在战争初期由于潜艇不多,仍是各艇单独战斗,但就是这样,也取得了巨大战果。U-29、U-47号先后击沉了英国海军的"勇敢"号航空母舰和"皇家橡树"号战列舰,轰动一时。到1939年年底,在短短数月中,德国潜艇已经击沉盟国和中立国船只114艘,总吨位达42万吨。1940年6月,法国战败,进入大西洋的大门豁然敞开。从比斯开湾到挪威沿海的诸多港口都成为德国的潜艇基地。从1940年9月起,邓尼茨不失时机地放出了他的"饿狼"们,实施"狼群战术"袭击盟军护航舰队,大西洋上开始了一场血腥浩劫。

“狼群”战术引领下的潜艇战,无数盟军将士喋血大西洋

4月28日至5月1日的ONS-5 护航战标志着纳粹德国海军的覆灭,U艇基本被消灭殆尽,大西洋从此再无纳粹海军的立足之地,正义永远都会战胜邪恶。

“狼群”战术引领下的潜艇战,无数盟军将士喋血大西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