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來了,你家做醃菜了嗎

原文:

醃冬菜、黃芽菜]:醃冬菜、黃芽菜,淡則味鮮,鹹則味惡。然欲久放,則非鹽不可。常醃一大壇,三伏時開之,上半截雖臭、爛,而下次半截香美異常,色白如玉。甚矣!相士之不可但觀皮毛也。

淸 袁枚《隨園食單》小菜單

文章原創,頭條首發,部分照片,摘自網絡,

特此鳴謝,若有侵權,敬請告之,馬上刪除。

冬天來了,你家做醃菜了嗎

隨園菜是根據清代文學家袁枚所著《隨園食單》傳承研製而成,該菜以當時的金陵特色風味為主,兼收江、浙、皖各地風味,以選料嚴、烹飪精著名。隨園菜的特點是“一物各獻一性;一碗各成一味”,曾在江浙一帶久負盛名,號稱三大官府菜,那三大呢?是隨園菜、孔府菜、譚家菜,一提官府菜那大家認為那肯定是山珍海錯,水陸八珍,什麼天上飛的,地上跑的,水裡遊的,草棵裡蹦的,應有盡有。其實不然,就拿隨園菜來講,不光都是山珍海味燕窩魚翅,也有清粥小菜,也有醃菜。不過雖是小菜,但選料嚴格按要求。如選用什麼肉好吃,雞用什麼雞,竹筍要什麼樣的,好火腿買誰家的,都有要求,絕不湊合。今咱聊聊隨園的醃冬菜。

冬天來了,你家做醃菜了嗎

天氣轉涼又到要醃菜的季節,提到醃菜,最懷念的還是媽媽和奶奶的手藝:小時候看著廚房一角放著大小不一的醃菜壇,各式各樣的新鮮時蔬匯聚一罈;秋白菜、秋蘿蔔、秋黃瓜、秋茄子,配上香料醃料,經過一個季節的等待,清脆可口的美味讓人愛不釋口。隨園食單有醃冬菜、黃芽菜,首先說明一下,這醃冬菜可不是現市場賣的冬菜,就是通常過冬常醃的菜,即然提到冬菜,那就先從冬菜說起。冬菜,是一種半乾態發酵性醃製食品。多用作湯料或炒食,風味鮮美。有京東菜、津冬菜、川冬菜,還有大足冬菜、潮汕冬菜。

冬天來了,你家做醃菜了嗎

京冬菜,又稱素冬菜。雖叫京冬菜卻不產在北京,原是山東日照著名特產,因曾進京城供皇帝食用故名京冬菜。京冬菜主要原料是大白菜心,切曬晾乾;佐料主要是優質醬油和紹興酒等,適時操作悶制而成。大白菜主要產於兩城、城關、奎山、濤雒、碑廓等地,優質高產,為京冬菜生產提供了重要條件。京冬菜條索細勻,色澤如棕,清香宜人,味美可口,形、色、味均別具一格,並能常年貯存。它不僅是進餐之佳餚,而且是烹飪菜餚的上等調料。

冬天來了,你家做醃菜了嗎

津冬菜,因加有蒜泥,故又稱“葷冬菜”。暢銷北京、天津及河北等地。始於清代乾隆年間,發源於天津市靜海縣南部,京杭運河兩側一帶,被譽為我國四大咸菜之一。相傳在清乾隆年間,河北省滄州“藝豐園”醬園,用白菜加鹽,拌以糖蒜,做成“什錦小菜”出售,首創“素冬菜”。後來,天津大直沽“廣茂居”醬園又改制“五香冬菜”,專銷臺灣和香港地區。此後大直沽的東泉居、東露居醬園和大直沽酒店等也生產冬菜。1920年,大直沽義聚永酒店在靜海縣紀莊子就地採購白菜,設場切菜,把天津製作冬菜的技術傳到靜海縣。紀莊子“廣昌德”醬園於1923年也開辦了冬菜作坊,名“山泉湧”,所制冬菜還制定了“人馬牌”商標,標籤註明“山泉湧常萬三製造”字樣。至今天津冬菜為河北滄州和天津兩地特色土特產品。天津冬菜用天津南運河畔盛產的“青麻葉大核桃紋”大白菜為原料,以本地紅皮大蒜和高溫加工的精製海鹽為輔料,經發酵製作而成。每年秋天10月至12月上旬,當天津大白菜收成時,揀選棵大肥嫩的大白菜去其外青黃瓣,採取嫩白菜芯,切成細絲精工醃製,並加蒜白、香料等調配,經醃曬六個月後,其味濃香,甘鹹適度,是為中國調味食品佳品之一。

冬天來了,你家做醃菜了嗎

川冬菜,主產於四川的南充、資中。其製法是:將芥菜類的箭桿、青菜的菜薹(高17~20釐米時)採回切成數片,晾軟。每100公斤幹到20公斤,割下嫩尖,每100公斤先用鹽11公斤醃。次日起每天揉一次,共揉5~6次,待發油光後,放圍屯內,並加香料翻幾次。半月左右裝入壇壓緊,用老葉和泥土封口,倒置讓其曝曬6~7個月或一年,待泥頭上潤溼了,菜就成熟了。每年農曆八月清理轉一次壇。經二三年充分成熟後出售。每100公斤冬菜用的香料為半碎花椒200~300克,八角250克,小茴100克,陳皮100克,松香50克。川冬菜中南充冬菜譽滿全國、四川四大名菜之一。南充冬菜生產加工歷史悠久,距今已有225年。《南充縣誌》中有這樣的記載:“清嘉慶年間(1796至1820),順慶就有冬菜出售。”“道光年間(1821至1850),縣人張德興在縣城經營德興老號醬園鋪,製作冬菜,頗有名氣。”1981年南充冬菜在四川省“四菜”評比會上,以光澤油潤、清香脆嫩、風味濃郁取勝,評為全省第一名。南充冬菜與涪陵榨菜、宜賓芽菜、內江大頭菜並稱為四川“四大名醃菜”。


冬天來了,你家做醃菜了嗎

大足冬菜,已有近千年的生產製作歷史,是西南地區民眾喜愛的美食。其做法和川冬菜相似,但是大多都是三年釀製開壇,在進行深加工,製作而成。冬菜是川渝特產,被列為“中國傳統名醃菜之一”。大足人從古到今,有好種冬菜習俗,追溯歷史始創於1180年。每顆冬菜“白露播種”,“立春收穫”,歷經播種、收穫、晾曬、醃製、裝壇、開壇六道工序。冬菜裝壇蘊藏,密封發酵,吸山水之靈氣,採日月之精華,三年釀製方可開壇。此法制作的冬菜油潤嫩脆、香味濃郁,享有“菜味精”的美譽。冬菜既是烹製川菜的重要輔料,也是重要的調味品。


冬天來了,你家做醃菜了嗎

說完冬菜咱說醃菜,醃菜是在氣候寒冷的北部地區常吃的冬季儲藏食品。每當到了醃菜季節,就會使我想起當年家裡那些大大小小的醃菜缸。當年住平房小院的時候,我家人口多,每年都要醃一些鹹菜,以度過大白菜看家的冬天。那時我家裡有大大小小的好幾個醃菜缸,大蒜下來的時候,醃糖蒜,秋冬季芥菜疙瘩、雪裡蕻、白蘿蔔、鬼子姜、甘露、秋豆角等下來之後都要醃一些。醃好之後,除自家吃還可以送親戚朋友品嚐。開春後把醃好的芥菜疙瘩晾曬,就是老鹹菜,醃菜的鹹菜湯也不扔,加點大料桂皮熬了就是老鹹湯,用新花椒熗鍋,放老鹹湯做氽的老鹹湯拌麵,那味別具一格。後來母親老了,孩子們都上樓了,也就吃不到這口了,不過去年退休後,有了空閒時間,也弄了兩個小罈子,今年醃了雪裡蕻和鬼子姜,實際也吃不了多少,主要是醃的過癮玩,而且老伴也管著,不讓吃太鹹了。


冬天來了,你家做醃菜了嗎

醃,是一種加工方法,該方法可以防止有害微生物的生長,延長食物貯存期。醃菜最初的意義不是醃菜,而是貯藏。那時候不像現在這樣科技發達,交通發達,很多蔬菜可以跨越季節和地區障礙,成為桌上的菜餚。夏天,勤勞的農民種下的蔬菜太多,吃不完,爛在了田地裡。而冬天菜卻不夠吃。要是能讓蔬菜跨越季節,貯存起來,留到冬天吃,該多好呀。於是把過剩的蔬菜放進罈子裡儲藏起來。這樣一傳十,十傳百,醃菜就流行開來,成為農家抵禦寒冬的必備之物。醃製蔬菜可以使用多種原料,常用的有白蘿蔔、胡蘿蔔、黃瓜、萵筍、蒜薹、蓮花白、辣椒等。我國各地傳統的蔬菜醃製品有上海雪裡蕻、四川涪陵的榨菜、廣東酸筍、雲南大頭菜、常州香甜蘿蔔乾等。蔬菜在食鹽的高滲透壓作用、微生物的發酵作用和蛋白質的水解作用,以及其它一系列的生物化學變化,使醃製品得以保存,並具有獨特的色、香、味。


冬天來了,你家做醃菜了嗎

在生活水平相對落後的年代,醃製蔬菜主要為家庭式自制自食,其目的是為了延長蔬菜的貯藏及食用期來彌補糧食的不足。隨著現代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的生活結構發生了極大的變化,現代人食用醃菜已不再是為了解決溫飽,而是為了調節口味,特別是醃菜具有的助消化、消油膩、調節脾胃等作用,被都市人們所青睞。醃菜大致分為鹽醃菜、暴醃菜(把蔬菜加點鹽醃幾天,入了味有了脆口就吃的醃菜)、醬菜、泡菜、酸菜和韓式泡菜等幾種。


冬天來了,你家做醃菜了嗎

醃菜,基本手法是一樣的,早上把蔬菜清洗乾淨,放在太陽下曬一天,晚上收回來,一般多用缸,也有用壇的,菜裝進罈子裡,一邊裝,一邊撒一層鹽。罈子裝滿後,蓋上壇蓋。壇蓋與壇腹接合處,有一罈沿,簷角一樣突出在外。在蔬菜醃製過程中,要保證壇沿常年貯水不斷。壇沿處的水,使壇內的蔬菜與外界隔絕,避免氧化,所以要經常給壇沿注水。醃菜種類很多,辣椒、茄子、蒜頭、蕎頭、蘿蔔、豆角、豆豉、黃瓜、生薑幾乎地裡長的,都可入壇成為醃菜。醃菜一般要半個月才能開啟,醃黃瓜和生蘿蔔不能太久。黃瓜和生蘿蔔醃久了就酸了,其他的都是越久越好,有的甚至放上數年。放得越久,醃菜越是透明,就像陳年老釀。

冬天來了,你家做醃菜了嗎

“好看不過素打扮,好吃不過鹹菜飯”。醃菜確是一種開胃、大眾食品,它給人們最終的實惠是增進身體健康,這是人人都希望的。吃起來能增進食慾,吃了覺得舒服,意味著腸胃願意受納,納而化之,使食物順利進入人體正常新陳代謝軌道,其結果是“清氣上升,濁氣下降,渣進大腸,水歸膀胱”,帶來精力充沛,體魄健壯的最佳效益。對於大病初癒或患小病而胃口不佳,醃菜給我們能增進食慾、易於消化,這是一方面,而醃菜或多或少都會產生微量亞硝酸鹽,只是量有多有少,所以不要常吃就行。醃製時注意要別沾生水;別用熱水,一定放涼了用;別沾油;要環境溫度低點,比如20℃以下,否則要多放鹽;而且挑選醃菜要新鮮、無損傷;最後菜缸要洗淨;用鹽要充分。


冬天來了,你家做醃菜了嗎

好了,我們瞭解了醃菜,下面咱們一起製做隨園菜醃黃芽菜、袁枚在《隨園食單》醃冬菜、黃芽菜講到醃冬菜、黃芽菜,這兩種方怯一樣,醃冬菜是醃各邦種菜,醃黃芽菜就指醃白菜,黃芽菜是大白菜的一個類群,是北方大棚、南方露地秋種冬收的珍稀名貴菜種。黃芽菜著名品種有“六十日”、“菊花心”、“瓦蓋頭”、“大包頭”、“小包頭”等。它們的共同特點是:白皮包心,頂葉對抱,包心堅實,黃化程度高。煮則湯若奶汁,炒則嫩脆鮮美,且耐貯藏,為冬令常備蔬菜,袁講醃菜淡則味鮮,鹹則味惡。所以醃菜不能放太多鹽,但鹽少了又容易壞,所以袁枚又講“然欲久放,則非鹽不可”,這就是醃菜的技巧,只有放鹽正好菜才好吃。隨園廚房常醃一大壇黃芽菜,冬春不吃,到三伏時開之,只見上半截雖然臭、爛了,而下次半截卻香美異常,色白如玉。袁枚不盡感嘆:“甚矣!相士之不可但觀皮毛也。”什麼意思呢,就是鑑別食物也像鑑別人才一樣,不能只看外表,用句古人王冕的話講就是,不要人誇顏色好,只留清氣滿乾坤。


冬天來了,你家做醃菜了嗎

文章原創,頭條首發,部分照片,摘自網絡,

特此鳴謝,若有侵權,敬請告之,馬上刪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