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回購”與“牛市”之間隔了啥?

紅刊財經 許玉琴

市場上展開回購的上市公司增多,會被認為是股市構築底部、牛市將至的主要徵兆之一。譬如美股,相關統計顯示,2009年3月至2018年8月,標普500成分股中回購比例高的100只個股所組成的標普500回購指數漲幅達到459%,遠遠超過同期標普500指數295%的漲幅。這也就意味著,回購比例較高的個股在一定程度上支撐了美股這場10年牛市。

A股“回購”與“牛市”之間隔了啥?


然而,A股市場回購與牛市之間的關係,似乎沒有美股來得明顯。A股歷史上回購金額大幅增加有三次,第一次(2013.05-2014.07)大規模回購產生後不久,便有了2014-2015年的牛市;第二次(2015.08-2016.06)是股災後的修復,牛市效應不明顯;第三次(2017.06至今),結果尚未驗證。且有研究顯示,A股市場進行回購的上市公司股價僅是止跌,中長期表現來看亦無跡象顯示其對牛市有明顯貢獻。原因何在?

或許,下面這組來自證監會9月份的統計數據可以回答這一問題。2014年以來,滬深兩市約有2169家次公司實施股份回購。其中被動回購2021家次(主要為購回離職股權激勵對象持有的激勵股票),佔比高達93%。也就是說,A股上市公司回購,大多數並非公司經營管理層主動想進行市值管理、改善公司資產負債結構,而是被動接受。如此,股票回購既不會預示股價低估,更不會預示“牛市”到來。

究其原因,還在於《公司法》對回購是“原則禁止、例外允許”,僅減少公司註冊資本、與持有本公司股份的其他公司合併、股權獎勵、股東要求回購等情形允許回購,且限制頗多。不過,《公司法》修正案(草案徵求意見稿)在回購情形中增加了員工持股計劃、股權轉換、維護公司信用及股東權益、其他規定情形,且簡化決策程序,增加庫存股制度,提高可回購比例,對回購資金來源亦無明確限制。整體基調已基本是“原則允許、例外禁止”,接近美國等市場。若該《修正案》最終能落地,那麼,“股票回購”可能會成為“牛市”到來的信號之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