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鄧石如《心經》墨跡,工四體書,尤長於篆書,稱為神品

心經是一本文字簡要,內容豐富的佛教經書,也是理事圓融,知行合一,理論和實踐性很強的妙文,歷來註釋很多,各出手眼,發揮妙義,有以唯識理論解釋的;有以華嚴教旨略疏的;有以天台三觀融會的;也有以般若妙旨立論的。但總的都不離一實相印。

般若波羅密多心經可分為七部分:一、總綱分,二、色空分,三、本體分,四、妙用分,五、果德分,六、證知分,七、秘密分。作此七分,層次清楚,綱舉目張,易於理解。

清代|鄧石如《心經》墨跡,工四體書,尤長於篆書,稱為神品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

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

厄。舍利子,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

清代|鄧石如《心經》墨跡,工四體書,尤長於篆書,稱為神品

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復如

是。舍利子,是諸法空相,不生不

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是故空

中無色,無受想行識,無眼耳鼻

清代|鄧石如《心經》墨跡,工四體書,尤長於篆書,稱為神品

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無眼

界,乃至無意識界,無無明,亦無無明

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無

苦集滅道,無智亦無得。以無所

清代|鄧石如《心經》墨跡,工四體書,尤長於篆書,稱為神品

得故。菩提薩埵,依般若波羅蜜

多故,心無掛礙。無掛礙故,無有

恐怖,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盤。

三世諸佛,依般若波羅蜜多故,

清代|鄧石如《心經》墨跡,工四體書,尤長於篆書,稱為神品

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知

般若波羅蜜多,是大神咒,是大

明咒,是無上咒,是無等等咒,能除

一切苦,真實不虛。故說般若波

清代|鄧石如《心經》墨跡,工四體書,尤長於篆書,稱為神品

羅蜜多咒,即說咒曰:揭諦揭諦,

波羅揭諦,波羅僧揭諦,菩提

薩婆訶。般多心經

嘉慶龍飛九年歲在逢困敦(頓)十

清代|鄧石如《心經》墨跡,工四體書,尤長於篆書,稱為神品

有一月丙戌朔十有八日癸

卯古完鄧石如篆

清代|鄧石如《心經》墨跡,工四體書,尤長於篆書,稱為神品

鄧石如(1743—1805),安徽懷寧人。清代篆刻家、書法家,鄧派篆刻創始人。初名琰,字石如,避嘉慶帝諱,遂以字行,後更字頑伯,因居皖公山下,又號笈遊道人、完白山人、鳳水漁長、龍山樵長,少好篆刻,客居金陵梅鏐家八年,盡摹所藏秦漢以來金石善本。

遂工四體書,尤長於篆書,以秦李斯、唐李陽冰為宗,稍參隸意,稱為神品。性廉介,遍遊名山水,以書刻自給。有《完白山人篆刻偶存》。

石如幼年時家境貧寒,一生社會地位低下,他自已說:“我少時末嘗讀書,艱危困苦,無所不嘗,年十三四,心竊竊喜書,年二十,祖父攜至壽州,便已能訓蒙今垂老矣,江湖遊食,人不以識字人相待。”這樣一位讀書不多的“一介布衣”,成長為偉大的藝術家,全靠艱定不移的信念,頑強的意志和刻苦的鍛鍊。他十七歲後,就開始以書刻自給。三十歲後,通過友人介紹,陸續認識了南京梅繆 三兄弟等友人,遍觀梅家收藏的金石善本,凡名碑名帖總要臨摹百遍以上,為此起早貪黑,朝夕不輟為以後的篆刻藝術打下了紮實的書法基礎。所以,當時人評他的四體書法為清代第一人。

鄧石如時代,正值皖、浙兩派稱霸印壇之時,但他絕不滿足於前人印家所取得的成果,而以自已雄厚和書法為基礎,做到“書從印出,印從書出”,打破了漢印中隸化篆刻的傳統程式,首創在篆刻中採用小篆和碑額的文字,拓寬了篆刻取資範圍,在篆刻上形成了自已剛健婀娜的風格,巍然崛起於當時的印壇,可說與皖、浙兩派形成鼎足之勢。鄧石如的雄風一直影響到同時期的包世臣、吳讓之、趙之謙、吳諮、胡澍徐三庚等人。在篆刻藝術發展史上,鄧石如是一位傑出的大家。可惜他原石流傳極少存世有《完白山人篆刻偶成》、《完白山人印譜》、《鄧石如印存》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