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皇帝干涉宠臣的家事,提拔这位大臣只因他儿子优秀

1

有一次雍亲王回辽东祭祀祖陵,路过锦州时,因为天降大雨,途中就住在尹泰的家里。

尹泰是满洲镶黄旗人,康熙年间做过国子监祭酒,此时在家养病。他有一个儿子名叫尹继善,当时参加了北京地区的科举考试,中了举人,这次也认识了雍亲王。

不久以后,尹继善去参加北京的会试,原本想在考试之前拜访雍亲王,但雍亲王已经做了皇帝,此后尹继善顺利考中进士,不知道是否有一些特定的原因。

满族一向注重骑射,翰墨文章不是他们的长项,当然也有旗人弟子在科举考试当中胜出,但许多人的官阶不会做到很高。

雍正皇帝干涉宠臣的家事,提拔这位大臣只因他儿子优秀

做为新科进士,尹继善和大家一起拜见皇帝,雍正皇帝称赞尹继善大器。雍正皇帝刚刚登基,当然要任用自己的亲信。那以后,尹泰被召到北京任职,后来做到东阁大学士兼兵部尚书。

尹继善也开始了快速升迁的官宦生涯,先做了几年的翰林编修,雍正六年被派到江苏任职,雍正九年署两江总督,兼理两淮盐政,都是肥缺,此时他才三十岁。雍正十一年,调任云贵广西总督。

2

有一则轶事不知真假。尹继善的生母姓徐,江宁人,是尹泰的小妾。尹泰的家法很严厉,尹继善虽然贵为两江总督,深受雍正皇帝信赖,他的生母徐氏在家中却没有得到应有的尊重,每有正式的宴席,只能做为小妾站在一旁,小心伺候。

尹继善调任云贵总督,行前拜见雍正皇帝,雍正皇帝对他说:“你的身世我清楚,你的嫡母受封,亲生母亲却没有受封,我这就下旨。”

雍正皇帝干涉宠臣的家事,提拔这位大臣只因他儿子优秀

尹泰收到皇帝的旨意,以为尹继善在背后搞小动作,瞒着自己给母亲徐氏请求封诰,想用圣旨压制自己这个当父亲的。所以尹泰气得大骂,举起手杖就打,把尹继善的官帽都打掉了。徐夫人跪地为儿子求情,他才住手。

第二天,一群太监和宫女突然来到尹府,宫女们把徐夫人扶出来,仔细梳妆更衣。许多受过封诰的八旗贵夫人赶到尹府来,围着徐夫人庆贺。随后内阁大学士捧着雍正皇帝的圣旨来到,对着尹泰和徐夫人宣读。

圣旨敕封徐夫人为一品夫人,又很不客气地告诉尹泰:没有徐夫人,他就不会有尹继善这样出色的儿子,也不会被任命为内阁大学士。

然后众人趁热打铁,让徐夫人端坐下来,太监们扶着尹泰给她行礼。徐夫人不敢接受,却被宫女们紧紧按住。大家又为夫妻举行合卺之礼,摆宴唱戏,为徐夫人正名。

3

乾隆皇帝和父亲一样器重尹继善。满族官员以科举进身的人并不多见,乾隆皇帝就曾经说过:“我朝百余年来,满洲科目中惟鄂尔泰与尹继善为真知学者。”

雍正皇帝干涉宠臣的家事,提拔这位大臣只因他儿子优秀

乾隆初期,尹继善做了一段刑部尚书,父亲去世后出任川陕总督,不久母亲又去世。乾隆八年他再署两江总督,协理河务。乾隆十三年,出任川陕总督。乾隆十六年再次调任两江总督,这一次任职的时间最长。

乾隆三十年,乾隆皇帝南巡,此时尹继善已经七十岁,被召回京城,做了上书房总师傅,乾隆三十六年去世。

尹继善有一位姓张的小妾,生下一个女儿,后来嫁给了皇子。如此一来,尹继善和乾隆皇帝成了儿女亲家,张氏也被封为一品夫人。尹继善谢恩,对皇帝提起当年先帝敕封徐夫人的往事,乾隆皇帝第一次听说此事,认为两代人的命运相似,这是尹家的家运好。

尹继善出身于富贵之家,自己位高权重,一生仕途坦荡,过了一辈子锦衣玉食的生活,他在饮食上很挑剔,各方面的要求非常精致。

担任两江总督时,他最喜欢做的一件事就是收集各位官绅家里的菜单,评点其中菜肴的优劣。他有一个好参谋,就是清代美食家袁枚。一般是由袁枚前往各家去品尝,那一段日子里,袁枚每天都是醉饱而归,大饱口福,然后把自己中意的菜肴记录下来,交给尹继善。

雍正皇帝干涉宠臣的家事,提拔这位大臣只因他儿子优秀

然后,尹继善和袁枚一起评点各家菜肴,这让袁枚长了许多见识。后来他在《随园食单》中记录的一些菜单,应该就是在这个过程中的发现。

于左 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