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稀老人走上大棚致富路

古稀老人走上大棚致富路

70歲的曹印明老人。 周曉羽/攝

走進德惠市同太鄉葦子村的貧困戶曹印明承包的十棟日光溫室大棚,裡面鬱鬱蔥蔥的辣椒秧足有一人多高,翠綠的辣椒和白色的辣椒花在陽光的照射下格外好看,棚裡的工人正忙著將採摘的辣椒裝箱發往長春。“這批辣椒一共180箱,每箱17.5公斤。現在的市場行情好,一公斤能賣5.4元。”今年已經70歲高齡的曹印明望著長勢喜人的辣椒,臉上掛滿了笑容。

同太鄉葦子村是貧困村,70歲的曹印明是村裡建檔立卡的貧困戶。說起曹印明,葦子村的駐村第一書記代朋亮豎起了大拇指。“這老人家真能幹,貧困戶要都有他的精神頭,何愁不脫貧致富?”

曹印明患有腦血栓,至今還有輕微的後遺症,老伴兒常年受慢性病折磨,倆人居住的是危房,幫扶工作隊來了以後,多次到他家調查走訪,2018年元旦,他和老伴兒搬進了扶貧“週轉房”。解決了住房問題的曹印明又琢磨著自己乾點兒什麼,怎樣能擺脫貧困。“我不能靠著政府救濟吃飯,個人還得乾點啥。”

古稀老人走上大棚致富路

聽說長春市規劃局作為幫扶單位在村裡建起的十棟溫室大棚要承包出去,曹印明主動聯繫代朋亮,表示有意承包大棚。“當初我很猶豫,老人家身體不好能幹得動嗎?但他這種自強不息的勁頭,深深地打動了我,而且他有20多年的種植露天蔬菜經驗,有技術,想致富,我們也就下大力氣去扶植他,十棟大棚一年租金5萬元,可以等賺了錢再補交租金。”代朋亮表示。就這樣,已到古稀之年的曹印明走上自己的大棚致富路。

春天,曹印明在十棟大棚裡種起了香瓜。由於第一次種植香瓜,沒有經驗,第一茬瓜失敗了。經過曹印明夫婦的精心照看,加上是無公害、無化肥、無農藥純天然綠色有機食品,村裡幫忙聯繫銷路,第二茬香瓜賣上了好價錢。6月的香瓜還沒賣完,曹印明就開始培育辣椒苗。“香瓜結束後就種辣椒,避開外地蔬菜上市的時間,這樣能賣上價。”曹印明早早就做好了打算。7月13日栽的寶龍辣椒苗,9月20日第一批辣椒上市,這些日子,70歲的曹大爺記得清清楚楚。

曹印明給我們算了一筆賬:一棟大棚670平方米,每棟保守估計能產4000公斤辣椒,現在市場行情一公斤能賣5.4元,除去每棟的種子農藥化肥1000元左右,以及平時採摘辣椒僱小時工的錢,一棟大棚就能賺兩萬元,總計能有20萬元的收益。賣香瓜的錢就能抵上大棚的租金,種辣椒就都是收益了。

作者 趙猛佳

策劃 孟繁傑 石巍 韓鐵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