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屆孩子,已經把父母“慣壞”了

這一屆孩子,已經把父母“慣壞”了

這一屆孩子,已經把父母“慣壞”了

前兩天在網上看到了一段孩子給媽媽焐腳的視頻,讓人忍俊不禁。

這一屆孩子,已經把父母“慣壞”了

孩子對這套“業務”非常熟練,被窩裡的媽媽剛把腳伸到兒子身邊,兒子用小手先是握住媽媽的腳,估計是發現確實挺涼,就趕緊撩起了小毛衣,示意媽媽把腳放自己肚皮上,等媽媽放好,他再立馬把毛衣蓋上,用還用小手捂住。

全程特別淡定,動作一氣呵成,就像視頻描述中寫的:

眼神透漏著滄桑,小小的身體,承擔著家庭的責任。

搞笑又溫馨。

這一屆孩子,已經把父母“慣壞”了

帖子下面有網友留言:說起自己家同款懂事的孩子,才兩歲半,看到媽媽躺床上就知道給她蓋被子,然後自己安安靜靜地看電視。

只要一醒,他會說“媽媽你醒了”。老爸要是給他買薯片,就張羅著帶回家給媽媽吃。

都說帶娃不易,但如此看來,帶媽也挺不容易的。

上一次見萌娃帶媽還是在《爸爸去哪兒》,安吉的媽媽來探班,剛到住處老爸沙溢直接吩咐:“帶你媽上去吧。”

這一屆孩子,已經把父母“慣壞”了

於是安吉就像是個小大人,領著媽媽樓上樓下參觀了一番,一路介紹,樓梯比較陡,安吉不忘貼心地照顧媽媽。

不少網友感嘆,媽媽不在的時候,安吉的主要任務就是帶爸爸,沙溢要是偷懶或者不勇敢的時候,基本靠安吉來安撫情緒,送出鼓勵來“主持大局”。

父子倆的互動倒像是孩子帶爸爸來上節目。

總結起來一句話,這屆孩子過分可愛,而爸媽普遍不太好帶。

這一屆孩子,已經把父母“慣壞”了

這一屆孩子,已經把父母“慣壞”了

“爸媽太任性,我也很無奈”

有時候孩子為了哄好爸媽,也是要做出一點犧牲的。

前天,我出門倒垃圾,看見鄰居家小孩揹著書包出來,但是手一直在捋胸口,看著不太舒服。

我趕緊問他,孩子你怎麼啦?

他嘆了口氣說,每天早餐都吃雞蛋和牛奶真的要吐了。我說那跟你媽媽說說,給你換點別的。

孩子卻說:

算了,媽媽常跟別人說,把他養這麼帥就是因為堅持吃牛奶雞蛋。

我不吃,她會不開心,也不想跟她吵架

看到孩子的背影,突然覺得為了哄著爸媽,孩子也挺不容易的。

我同事家的孩子非常喜歡唱歌,但是家人不喜歡她搞藝術,於是她放棄了特長,猛攻數理化。

她的力不從心卻沒人能理解,因為不擅長,成績沒什麼提高就苦惱自責。父母只知道讓她繼續努力,卻沒人關心她的力不從心。

我想起一個斬獲無數大獎的短片《Alike》。

動畫中,有一對父子,清晨爸爸給孩子的書包裡塞滿了書,孩子像小鳥一樣飛向爸爸,但還沒等撲進爸爸的懷抱,就被書包壓倒了。

周圍的世界都是單調地黑白灰,大家麻木地上班,奔波勞碌。

此時畫面出現了一片綠洲,一個身懷夢想的拉琴人,在樹下演奏美妙的音樂,吸引了兒子的目光。

他興奮地衝到拉琴人的面前,模仿者演奏,卻被爸爸拉去了學校。

到了學校兒子把看到的畫了下來,老師卻說他ABC才是他該學的東西,爸爸也不許他不務正業地畫畫。

長此以往,孩子屈服了,每天早上,他仍然像小鷹般張開翅膀,但不再迎接自由和爸爸的懷抱,而是如枷鎖一般沉重的書包……

孩子從來不拒絕,但並不代表他不痛苦。那雙被父母親手剪斷的翅膀是什麼?

不是天賦,不是創造力,也不是什麼通往成功的潛力,而是最簡單的快樂。

這一屆孩子,已經把父母“慣壞”了

這一屆孩子,已經把父母“慣壞”了

孩子的順從,其實是愛你

每次說起慫娃,我都會想到《爸爸去哪兒》裡圈粉無數的Jasper。

有時候,陳小春吼起來,大人都害怕,節目中,軟萌的Jasper也時常被沒什麼耐心的老爸拎過來拽過去,但他從來都沒有哭鬧過。

一次陳小春發火,Jasper沒有被嚇到,也沒有犟嘴,而是拿起喇叭,跟爸爸說了一句奶音十足的“Can you stop angry now?”讓陳小春一秒破功。

因為他愛自己的爸爸媽媽,儘管他們兩個都是“朝天椒”,他卻沒有火上澆油,而是成了家裡的“小甜椒”,暖化脾氣火爆的爸爸媽媽。

孩子為什麼這麼暖,其實想想讓人心疼。

最近,綜藝《超能幼稚園》中,4歲女孩朵朵的一番話,讓很多父母都扎心了。

她最不喜歡上的課就是舞蹈課,但她不敢讓家人知道,她知道家長是為了她好,就默默地學著。

這一屆孩子,已經把父母“慣壞”了

才4歲,就已學會為了爸媽開心,順從爸爸媽媽的意願。在問及她的感受時,朵朵用了一個“乏”字。

這一屆孩子,已經把父母“慣壞”了

父母覺得自己讓孩子上舞蹈課是愛她,可能父母不知道孩子也在默默用順從和聽話愛父母吧,這何嘗不是慣壞了父母?

閨蜜家的“混世魔王”曾一度讓她頭疼,特別淘氣,而且從小脾氣不好,管也不聽,就連哭聲都比別人家孩子大。

可自從她生了二胎,孩子一夜之間長大了。

起初,大家都擔心老大會作翻天,以示對有人來“爭寵”的不滿,誰想四口之家的開始,真的成了兒子的變形計。

孩子第一個變化就是開始聽話了,東西不再亂扔,吃飯不再挑食,就連睡覺的難題也解決了。

而且為了好好表現,還能力所能及地照顧妹妹,一次小孩生病,又趕上爸爸出差,媽媽十分崩潰,最後沒忍住因為一點小事對兒子發了脾氣。

可孩子不僅不回嘴,還反過來道歉,讓她別生氣。

閨蜜冷靜下來以後反思了很久,為什麼自己總是在孩子面前控制不住脾氣。

這還用問?

都是孩子慣壞的。

孩子的不吵不鬧,是對她的體諒。因為看見了媽媽的不容易,所以願意放下自己的需要。

可是,這原本就不是他這個年紀需要考慮的事,或許是為人父母,我們做得不夠好。

這一屆孩子,已經把父母“慣壞”了

這一屆孩子,已經把父母“慣壞”了

如何養出一個好孩子?慣著,慣著,慣著

生活裡,很多父母擔心給孩子太多愛,他們就會被寵壞,其實,孩子從來不是慣壞的,恰恰相反,是中國父母三觀都太正了。

兩代人生活時代的背景差異,有代溝再正常不過,但是不同不是一定要分出對錯。所謂慣著孩子,其實是多理解他們,即便理解不了,至少尊重他們和自己不一樣。

不少父母聽說孩子追星就覺得是不務正業,如臨大敵。但是天后王菲前一陣親自帶著李嫣去追星了。

在綜藝《幻樂之城》中,有一期王菲母女三人同框,其中李嫣特別喜歡當期的嘉賓婁藝瀟。於是王菲趁這次機會,節目一結束,就帶著小女兒去合照了。

這一屆孩子,已經把父母“慣壞”了

只要女兒喜歡,她就全力支持。

李嫣9歲開直播做美妝博主,公開了天后的化妝臺。

這一屆孩子,已經把父母“慣壞”了

12歲已經兩度登臺巴黎秀場,氣場全開。

這一屆孩子,已經把父母“慣壞”了

只因為喜歡,父母就不遠萬里,陪她去,一起見證一段美好的旅程:

沒有濃妝,不穿高跟鞋,沒有誇張的時裝,女孩們光腳走在花瓣雨裡,被掌聲和愛包圍,讓人感動。

為什麼十幾歲的小姑娘能絲毫不怯場,不緊張,颱風大氣?因為父母的呵護和寵愛給了她自信和安全感,可以肆意地表達自己。

當然,王菲對大女兒的寵我們也都看在眼裡。以前王菲工作也把竇靖童帶在身邊,媽媽後臺化妝,她就在一邊玩。

都說整個音樂圈都在盼著竇靖童長大,但即便被給予如此厚望,王菲也從未要求她一定去做什麼,順其自讓,默默支持她的選擇。

也許還是父母的基因太強大,最終童童還是輟學去組了樂隊,玩音樂,寫歌,媽媽就實力打call。

前一段竇靖童在《幻樂之城》交了一份靈氣十足的作品,讓王菲激動到語無倫次。

不少人都擔心童童這種家庭環境下成長的孩子會特別叛逆,但並沒有,相反她跟每個人都相處得來。

她自信灑脫,情商特別高,不僅實力寵媽寵妹,還跟娛樂圈各個年齡段的人都關係很好。

所以,只有孩子和父母能彼此寵愛的時候這份愛才是平衡的。

而且,如果一個小小的孩子都懂得特別慣著你,聽你的話。那麼,我們為人父母更要多呵護他,多一些理解和支持,而不是一味讓他遷就自己。

好的父母是鼓勵孩子勇敢去飛,然後做他翅膀下的風,助他飛翔,也護他周全。

這一屆孩子,已經把父母“慣壞”了

作者簡介:Jenny喬,爸媽精讀主筆,冷眼看熱鬧,深度談人生,你笨算我輸。 本文首發爸媽精讀(ID:bmnfrc),真正的教育就是拼爹拼媽,富書2018重磅推出新書《好好生活》,版權歸富書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侵權必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