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凉山深处,竟然隐藏着这样一座罕见的寺庙……

采凉山深处,竟然隐藏着这样一座罕见的寺庙......

云州文旅

一次游记

地藏寺

采凉山南麓,大同市云州区周士庄镇散岔村东北2公里处,有一著名道观"地藏寺"。民间称之为"地党寺"。

采凉山深处,竟然隐藏着这样一座罕见的寺庙……
采凉山深处,竟然隐藏着这样一座罕见的寺庙……

地藏寺据清代黎中辅先生所篡《大同县志》载:“在城东北四十里采凉山,万历六年重修。乾隆三十年重修。”到底始建何年不知,据专家推测,地藏寺可能建于北魏太延 (公元435~439)年间,其时太武帝拓拔焘定道教为国教,昭示天下,兴土木,建道观,一时间道教香火大盛,祟道者甚多。道观内设有玄门日课,祀典、授录、传戒,民间也在正月初九玉皇大帝诞辰日、二月十五太上老君圣诞日、三月初三王母娘娘蟠桃会、四月初八娘娘庙会、六月二十四关帝庙会举行不同形式庆典。据说,民国初年,地藏寺香火最盛,经年不息。

地藏寺现由玉皇阁、三清庙、关帝庙、奶奶庙、灵官庙等组成。佛道合一。玉皇阁蹲踞三清庙之上,为层楼式结构。关帝庙、奶奶庙则筑于西侧的高地。东南方的灵官庙独居山腰处。每幢建筑依山而筑,错落有致,形成一个建筑群体,形散而神不散。无论大殿还是小庙,均无围墙,使人感到庙宇在无限伸展,山谷即为院。

地藏寺在当地又称地党寺,传说解放前,曾有游击队利用庙宇做根据地,所以又叫地党寺。值得一提的是,地藏寺壁画十分精美。

采凉山深处,竟然隐藏着这样一座罕见的寺庙……
采凉山深处,竟然隐藏着这样一座罕见的寺庙……

地藏寺顾名思义供奉地藏菩萨,地藏菩萨,因其“安忍不动如大地,静虑深密如秘藏”,故名地藏。为佛教四大菩萨之一,深受世人敬仰。寺院现在又更名为“太乙观”。修行者多为道士,学易经太乙神数。

采凉山深处,竟然隐藏着这样一座罕见的寺庙……
采凉山深处,竟然隐藏着这样一座罕见的寺庙……

地藏寺有三景可观:

幽谷小泉,三清庙右下侧的沟涧,有一小泉,四季常流不息。泉水忽而穿石缝,忽而走树丛,时隐时现,最后消失于沙石中。泉涌之处近年建有一池,供道士日常饮用。离池几步远的地方,有一块巨石,泉水从石缝中咕咕淌出,掩隐于沟涧中茂密繁盛的沙棘、垂柳丛中,细若琴弦,听若琴音,令人回味无穷。由此常流不息的小泉,可以联想到满山的松柏为何郁郁葱葱。

采凉山深处,竟然隐藏着这样一座罕见的寺庙……

奇峰翠柳,地藏寺筑于采凉山一峰之脚下,此峰险峻挺拔,直插云霄,海拔2400米。峰顶所植数十株松柏,翠叶婆娑,相互掩映,相互扶持,各抒所长,荣辱与共,齐摄阳光和云霞,共抗风云与雷电,形成一大奇观。登上此峰,整个大同盆地尽收眼底,桑干御河若带,册田水库若池,四万诸山若砺。

天王磐石,地藏寺附近诸山,坡上巨石随处可见,欲落未落之势。据说,当年的托塔天王李靖与曹奶奶争斗时,运用神力,弄得地动山摇,巨石翻滚,现在坡上那些石块便是天王威力之遗证。这些或许不值一提,最引人注目的是地藏寺西南坡梁上的那块磐石,如从地面生出,几立于松柏之中,石面如斧凿刀刻,更令人惊讶的是竟有几棵松树从石缝中生出,生机勃勃,煞是壮观。

采凉山深处,竟然隐藏着这样一座罕见的寺庙……
采凉山深处,竟然隐藏着这样一座罕见的寺庙……

编发:大同市云州区旅游局

采凉山深处,竟然隐藏着这样一座罕见的寺庙……

要么读书,要么旅行

身体和灵魂总有一个在路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