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康復」懸吊運動訓練對小兒痙攣型腦癱的康復效果

「儿童康复」悬吊运动训练对小儿痉挛型脑瘫的康复效果

小兒痙攣型腦癱是小兒腦癱中很常見的一種類型,它佔小兒腦癱全體的34%,此類患兒主要表現為:患側肌肉張力增高,肌力較差,患側肌肉容易發生廢用性萎縮,具有明顯的姿勢與運動的非對稱性,行走時呈偏癱步態或(和)患側軀幹的假性縮短。

治療痙攣型腦癱患兒手段主要有傳統的運動訓練、作業療法、針灸、水療、燻蒸、物理電治療等方法。採用懸吊設備進行核心穩定功能訓練並配合運動訓練的方法治療痙攣型偏癱患兒取得了較好效果。

一、小兒痙攣型偏癱的特點

「儿童康复」悬吊运动训练对小儿痉挛型脑瘫的康复效果

小兒痙攣型偏癱患兒早期表現為健側肢體可在身體正中位自由活動,而患側肢體則不能;翻身時,健側可以向患側翻身,而患側不能向健側翻身;行走時呈偏癱步態或(和)患側軀幹的假性縮短。

由於患側肌肉張力增高,常使頭部和軀幹產生向患側側屈的活動,這種軀幹的痙攣性屈曲活動將患側的肩胛帶向下方牽拉,同時將骨盆向上方牽拉,因此出現了患側的假性短縮。長期下去,將造成脊柱側彎等畸形。

「儿童康复」悬吊运动训练对小儿痉挛型脑瘫的康复效果

有學者對189例痙攣型腦癱兒童腰椎發育的特點及穩定性分析,發現痙攣型腦癱兒童本身存在著腰椎不穩的病理因素,很容易出現脊柱的前凸、後凸、側彎等畸形。

我們對患兒進行的弱鏈測試也同樣發現這些患兒腰部穩定肌群的力量較差,同時,我們還發現這些痙攣型偏癱患兒大多都有骨盆的傾斜,其中最常見的就是骨盆上提。

「儿童康复」悬吊运动训练对小儿痉挛型脑瘫的康复效果

引起患兒骨盆上提的原因可能與以下幾點有關:

①兩側髖關節外展肌群的肌力不平衡。由於患側髖關節外展肌群(臀中肌)肌力較差,行走時的步態稱為Trendelenburg徵,即行走時健側骨盆下降,軀幹向患側彎曲。

②軀幹兩側側屈肌群的肌張力不平衡。主要是由於患側側屈肌(腰方肌)的肌張力較高,行走時軀幹向患側側屈,同時將患側骨盆向上方牽拉。

③還可能跟脊柱的側彎和髖關節的脫位有一定關係。

「儿童康复」悬吊运动训练对小儿痉挛型脑瘫的康复效果

二、核心區域及核心穩定的重要性

核心區域的範圍是從胸的中部到大腿中部,包括正面、兩側和後面能夠調控人體重心到達維持軀幹的平衡穩定的肌肉,分為兩大群:

第一群為深層核心肌群,又稱為局部穩定肌群,包括腹橫肌、多裂肌、腹內斜肌及腰方肌;

第二群為表淺核心肌群,又稱整體穩定性肌群,包括腹直肌、腹內斜肌、腹外斜肌、豎脊肌、腰方肌及臀部肌群等。

「儿童康复」悬吊运动训练对小儿痉挛型脑瘫的康复效果

越來越多的研究表明,核心功能的穩定性對人體的運動和腦癱的康復具有重要影響。人體在完成動作過程中,將參與完成動作的肢體連成一個“鏈”,參與動作完成的身體的每一個部分則是鏈上的一個環節,動作的完成是依靠各個環節間肌群的協同作用實現的。

人體的重心位於身體的核心區域,核心肌群通過維持骨盆和脊柱的穩定性保證了人體重心的平穩;其次“核心”位於運動鏈的中心,在上下肢體的力量傳遞過程中起承上啟下的樞紐作用。

「儿童康复」悬吊运动训练对小儿痉挛型脑瘫的康复效果

例如正常人行走時,力量的傳遞過程是從地面的反作用力開始傳遞到膝關節再到骨盆,然後由骨盆傳遞到肩胛帶的過程。因此出現向前邁左腿時,左側骨盆帶和右側肩胛帶向前方迴旋,右側骨盆帶和左側肩胛帶向後方迴旋,呈交叉、對角線的運動模式。

而偏癱患兒行走時,由於患側骨盆帶和肩胛帶不能很好地迴旋,因此出現了姿勢與運動的非對稱性,然而懸吊運動訓練就主要是加強軀幹和骨盆的功能,即所謂的“核心功能”,因此,對痙攣型偏癱患兒進行懸吊運動訓練具有重要意義。

同樣,良好的核心穩定性也有利於小兒四肢運動的發育,根據小兒運動發育的規律,從近端到遠端的發育,即中樞側向末梢側發育,如上肢的功能是首先獲得肩胛帶的穩定性以後,手的精細運動才得以發育,下肢的功能則是在取得髖關節的穩定性以後,足的運動才得以發育。由此可見,核心的穩定性對小兒四肢運動的發育具有重要作用。

三、懸吊運動療法的應用及其優點

「儿童康复」悬吊运动训练对小儿痉挛型脑瘫的康复效果

懸吊運動療法,主要是通過強化軀幹肌肉、強化非主導側肢體運動能力等手段,提高身體在不穩定狀態下的平衡、控制能力,加強力量在運動鏈上的傳導。

經過多年的發展,懸吊運動療法目前已成功用於腦卒中及兒童早期干預、康復訓練及其他神經疾病的臨床治療中。

懸吊運動訓練與傳統運動訓練相比,具有以下優點:

①通過懸吊運動訓練,可以訓練平時運動訓練很少練習到的深層穩定肌群,例如多裂肌、腹橫肌等。

②懸吊運動訓練可以改善肌肉的協調收縮能力。因為懸吊閉鏈運動訓練可以同時激活“主動肌、協同肌和拮抗肌”,從而提高身體的運動協調能力。

③在不穩定的懸吊繩上或使用氣墊進行閉鏈運動訓練,可以刺激感覺運動器官,提高感覺和運動的協調能力。

④懸吊運動訓練可以糾正患兒的骨盆問題和脊柱畸形。例如偏癱患兒由於患側側屈肌張力增高造成的患側骨盆上提,可通過閉鏈運動訓練軀幹痙攣肌對側的側屈肌群的肌力,來糾正患側骨盆上提。

另外,懸吊運動訓練系統具有自己獨特的診斷系統、即“弱鏈測試”。主要是通過在開鏈運動和閉鏈運動模式下不斷增加運動負荷來實現。

「儿童康复」悬吊运动训练对小儿痉挛型脑瘫的康复效果

因此,我們在對痙攣型偏癱患兒進行懸吊訓練之前都要進行“弱鏈測試”,根據測得“薄弱環節”,在懸吊訓練時,主要加強“薄弱環節”的運動協調功能和控制能力。

經過一段時間的康復訓練,患兒的能力有所提高後,我們再進行評估,並制定新的治療方案,根據懸吊“梯度訓練”的原則,從最低難度開始,逐漸增加訓練難度,從而逐步提高痙攣型偏癱兒童的運動的穩定性及協調能力。

總之,痙攣型偏癱兒童通過增加懸吊訓練,可以有效提高患兒核心肌群的力量,增強核心穩定性的功能,提高患兒運動的穩定性及協調能力;同時懸吊運動訓練還可以糾正傳統訓練難以糾正的骨盆前傾、骨盆側傾(骨盆上提或下降)等問題,從而提高痙攣型偏癱兒童的康復效果。

「儿童康复」悬吊运动训练对小儿痉挛型脑瘫的康复效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