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丰皇帝死因:酷爱临幸小脚寡妇 纵欲过度吐血而亡

咸丰帝对汉族女子产生极大的兴趣,似乎还属正常,但对缠足的汉族女子,特别是缠足寡妇产生极大的兴趣,简直近乎性心理变态了。《清朝野史大观》记载说,一位山西籍的曹姓寡妇“色颇姝丽”,其脚尤其纤小,“仅及三寸”,真是名副其实的三寸金莲。她的鞋“以菜玉为底,衬以香屑”,更显得与众不同,“咸丰帝尤眷之”。

上有所好,下必有投其所好者。

有奸侫之臣察知咸丰帝如此热衷于汉族女子后,于是不惜重金从江苏、浙江一带购买数十名妙龄美女,献与咸丰帝。更有大臣曲意献媚说:现在天下多乱,而圆明园又地处郊外,应加强警戒,可令这些女子每三个人为一拨,每晚在皇帝的寝宫周围打更巡逻。咸丰帝自然懂得其中的奥妙,得此方便条件,可以随时将这些“值勤警戒”的美女召入殿内,随意召幸。

咸丰皇帝死因:酷爱临幸小脚寡妇 纵欲过度吐血而亡

后来,咸丰帝干脆“金屋藏娇”,将其中四位特别美丽漂亮的女子加以位号,被称为“四春”,即牡丹春、杏花春、武陵春、海棠春。这四春佳丽分别居住于圆明园内的“镂月开云”、“杏花春馆”、“武陵春色”和“绮吟堂”。

懿贵妃对于咸丰帝贪恋沉迷于其他女色,特别是圆明园四春及汉族的小脚女人,醋意大发,但又不敢直接规劝咸丰帝,曾多次向皇后报告相关情况。但是,此时的皇后也已对咸丰帝失去了规劝的信心,只能无可奈何地劝那拉氏接受这一现实。

咸丰帝面对如此众多的娇媚女子,性生活无所节制,“旦旦戕伐,身体久虚”,头昏眼花、腰疼腿软、浑身无力,开始步入了风流鬼的危险之途。每逢天坛、地坛、社稷坛或太庙大祭之时,咸丰帝常常因担心腿脚无力,于升降宝辇,或上下台阶时跌倒而失仪,不敢亲临,只能派恭亲王代劳。后来,内忧外患交相而至,身体愈坏,患上了吐血之症。

咸丰皇帝死因:酷爱临幸小脚寡妇 纵欲过度吐血而亡

英法联军的枪炮之声,惊醒了咸丰帝温柔乡中的一场“春梦”。此时的咸丰既没有号召军民抵抗,也没有制订应对策略,而是带着老婆、孩子和唱戏的戏班逃到热河,美其名曰“巡狩”。

到达热河以后,他终日闷闷不乐,无聊之极,心烦至极,遂亲笔御书“且乐道人”条幅,命人悬挂殿中。其中或许是出于无所作为的自我解嘲,但也由此可见其精神之颓废颓丧。皇后钮祜禄氏认为这将大大有损于皇帝盛德,一面对其进行规劝,一面亲自督促从人把条幅去掉。 咸丰十一年三月,咸丰帝更是咳嗽不止,红痰屡见,身体一天不如一天。咸丰帝虽然仍在不时地传戏,直到其崩逝的前两天还在传命“如意洲花唱照旧”,但是,显然他已经在考虑自己百年的后事安排了。

咸丰皇帝死因:酷爱临幸小脚寡妇 纵欲过度吐血而亡

咸丰十一年(1861年)六月初八日,咸丰帝的“暖寿”庆贺赐宴开始了,忙活了一天。第二天,是咸丰帝的正寿之日。咸丰帝早早起来后,先去祭拜了列祖列宗的御像,然后身穿朝服到澹泊敬诚殿(这里是避暑山庄中的正殿,面阔七间,进深三间,全部用珍贵的楠木制成,虽不施彩绘,但却更显古朴肃穆。殿内正中悬有康熙帝御笔亲书“澹泊敬诚”匾额。乾隆帝有诗云:“标言澹以泊,继曰敬兮诚。”)接受文武百官的朝贺。接着是赐宴、演戏等等,又是整整一天的时间。这一切都是按照清廷的旧例成式进行的。然而,大概正是此次的庆寿活动要了咸丰帝的命,至少是加快了他病亡的步伐。

咸丰皇帝死因:酷爱临幸小脚寡妇 纵欲过度吐血而亡

避暑山庄的确要比北京凉爽宜人,但咸丰帝的寿诞之日却恰逢盛夏三伏。万寿庆典期间,清廷的文武官员个个朝服补褂、冠帽顶戴,皇后嫔妃等也要盛着大妆,说是庆贺皇帝万寿,实则喜庆之中的苦差。“寿星”咸丰帝本来身体就已十分虚弱,但因礼制所关,亦不得不衣着朝服朝冠,参加一切相关活动。这样一天应付下来,即使不中暑虚脱,也会搞得疲惫不堪。

正寿这一天的中午时分,咸丰帝即感到身体非常不适。但为了讨个吉利喜庆,咸丰帝极力坚持着,支撑着。到了晚上演大戏时,咸丰帝实在支持不住了,极不情愿但又万般无奈地病倒下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