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推拿——小兒腦性癱瘓

小兒腦性癱瘓是出生前後因各種原因造成的非進行性腦損害綜合徵,臨床分為

痙攣型、運動障礙型、共濟失調型及混合型。中醫歸之為“五遲”“五軟”、“五硬”的範疇。

【臨床表現】

1、圍產期各種原因引起缺氧史,或有難產、產傷、頭顱外傷等引起的顱內出血史,胎內及出生後中樞神經系統感染史等。

2、患兒多哭,易激惹、嗜睡、驚掣、吸吮及吞嚥困難,抬頭和坐立困難,運動發育遲緩,步態不穩,動作笨拙,四肢運動不協調,或手足徐動,有舞蹈樣動作。

3、肢體強直,四肢抽搐,肢體癱瘓。2~3歲後痙攣性癱瘓的姿勢更明顯,伴智力低下,學習困難,聽力障礙.反應遲鈍,行為障礙。

1、推腎經:患兒仰臥位,術者站在患兒的側方,一手扶住患兒的前臂,另一手以拇指羅紋面從患兒小指指尖向其指根方向直推,稱為“推腎經”,反覆換後作300次。

小兒推拿——小兒腦性癱瘓

2、補脾經:患兒仰臥位,術者站在患兒的側方,一手扶住患兒的前臂,另一手以拇指羅紋面在患兒拇指末節羅紋面上做順時針方向的旋轉推動;也可以將患兒拇指屈曲,術者以拇指羅紋面循患兒拇指橈側邊緣向掌根方向直推,統稱“補脾經”,反覆操作100次。

小兒推拿——小兒腦性癱瘓

3、掐合谷:患兒坐位或仰臥位,術者站在患兒的側方,手扶住患兒的前臂,另一手以拇指指甲掐揉患兒合谷穴(在手背第1、2掌骨間,第2 掌骨橈側中點處)至甦醒為度。

小兒推拿——小兒腦性癱瘓

4、摩腹:患兒仰臥位,術者站在患兒的側方,將手掌輕放於患兒腹部,沉肩垂時,以前臂帶動腕,按照左上腹、右上腹、右下腹、左下腹的順序做環形而有節律的撫摩約5分鐘。用力宜輕不宜重,速度宜緩不宜急;在摩腹之前可以在患兒腹部塗上適量滑石粉,以免摩腹過程中損傷患兒皮膚。

小兒推拿——小兒腦性癱瘓

5、按揉大椎:患兒正坐位或俯臥位, 術者站在患兒的側方,以一手拇指置於患兒大椎(第7頸椎棘突下緣)穴上,1,向下按壓同時環旋揉動穴位2分鐘,注意拇指需吸定於穴位,力度以患兒能耐受為宜。

小兒推拿——小兒腦性癱瘓

6、 捏脊:患兒俯臥位,術者雙手示指抵於背脊之上,再以兩手拇指伸向示指前方,合力挾住肌肉,捏起,採用示指向前拇指後退之翻卷動作,二手交替向前移動。自長強六(尾骨端下,尾骨端與肛門連線中點處)起一直捏到大椎穴(後正中線上,第7頸椎棘突下凹陷)為1次,如此反覆操作5一6次。注意要直線捏,所捏皮膚的厚、薄、松、緊應適宜,捏拿速度要適中,動作輕快柔和,避免肌膚從手指尖滑脫,

小兒推拿——小兒腦性癱瘓

7、 揉足三里:患兒仰臥位,術者站在患兒的側方,以一手拇指置於患兒足三里穴,施以點揉法5分鐘。施術時以拇指指端吸定於足三里穴上,以肢體的近端遠端作帶動深層組織小幅度環旋揉動。

小兒推拿——小兒腦性癱瘓

8、揉三陰交:患兒正坐位,術者站在患者的前方,一 手托住患兒小腿,另一手拇指點按於患兒內踝上三寸處,即三陰交穴,施以點揉法3分鐘。術者以拇指指端吸定於三陰交穴上,以肢體的近端帶動遠端作深層組織小幅度的環旋揉動,壓力要均勻,動作要協調有節律。

小兒推拿——小兒腦性癱瘓

9、揉湧泉:患兒仰臥位,術者站在患兒的側方,一手托住患兒足跟,另一手以拇指羅紋面揉患兒湧泉穴,反覆50~100次。

小兒推拿——小兒腦性癱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