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凿壁偷光”勤奋苦读也枉然?一个“偷”字害了匡衡一生

在我们很小的时候,父母和老师就用凿壁偷光的故事来激励我们好好学习。

“凿壁偷光”勤奋苦读也枉然?一个“偷”字害了匡衡一生

匡衡“凿壁偷光”的故事在我国家喻户晓,很多人都知道汉代有这么个喜欢读书的人,家里很穷,点不起灯,于是他就偷偷地在墙上凿了个大洞,利用邻居家的灯光来读书。人们在赞叹他勤奋学习的同时,似乎忘掉了凿壁偷光也是“偷”。

如此努力学习的匡衡在科举考试中却连连失利,曾经连着八次科考全部落榜。直到第九次,老天才眷顾他,但是他也只是考中了最末的丙科,当了一个小小的文学卒吏。从这一点,也可以看出匡衡可能并不是非常聪明那种人,但他确实是很勤奋的那种人。幸运的是,匡衡对《诗经》十分有研究,而正好汉元帝也喜爱《诗经》。

匡衡因此受到汉元帝的看好,一路升迁直到当上了大丞相。可能是人在顺境中都会膨胀,小有成就的匡衡也是如此,他开始动摇了,不能坚守自己的初心。

“凿壁偷光”勤奋苦读也枉然?一个“偷”字害了匡衡一生


当时汉元帝已经将他封为安乐侯,并且食封土地31万亩给他,可他的欲望是没有止境的,他还是不满足,竟然侵吞了5万亩土地。被汉元帝发现后,匡衡的职位被废除,他成为了一名庶人,被驳斥回老家了。他因为接受不了这样的落差,后来在家里他就郁愤而死了。

“凿壁偷光”勤奋苦读也枉然?一个“偷”字害了匡衡一生


匡衡从小“偷光”的本事,长大后用在了“偷地”上,成为贪官,死后坟墓还被人破坏多次。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