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凿壁偷光”的匡衡后来怎么样了? 颠覆了三观啊

“凿壁借光”的匡衡一直以来都作为古代励志的知识分子激励我们学习,他“凿壁偷光”的事迹被记载在课本上让我们学习,这种勤奋致学的精神也一直被国人传扬。“凿壁偷光”更是成为一个成语激励着很多人。后来匡衡也确实通过读书改变了自己的命运,但随后他做的事却让我们有些毁三观。

“凿壁偷光”的匡衡后来怎么样了? 颠覆了三观啊

匡衡,字稚圭,东海郡承县人。匡衡小时候的生活条件十分困苦,当时的书本也是十分昂贵的,于是匡衡只能在白天去给有钱人家做苦工赚钱,晚上回来才能腾出来一点时间学习。但这大晚上的怎么看书?匡衡当时的家庭条件连蜡烛都点不起,于是被迫只能凿穿墙壁用富人家透过来的烛光看书。根据汉朝规定,博士弟子掌握“六经”中的一经,即可通过考试获得官职,考试得甲科者,可为郎中,得乙科者为太子舍人,得丙科者只能补文学掌故。匡衡九次考试,才中了丙科,被补为太原郡的文学卒史。

“凿壁偷光”的匡衡后来怎么样了? 颠覆了三观啊

虽说考的不是特别理想,但匡衡对儒家文化有着很深的见解,尤其对《诗经》研究颇深。而当时的汉元帝恰巧也很喜欢儒术,在多次听了匡衡的讲解后对他有着很大的好感。汉元帝即位后,任用匡衡为郎中,迁为博士,给事中。而在朝中匡衡也在做人做事方面十分得当,所以一步步直接爬到了丞相的位置,到最后还被封了侯,可谓风光一时,也让读书人们更加坚定了自己的意志。

在成帝继位后,匡衡将当时将结党营私、互相勾结并压迫剥削人们的石显等人上报给朝廷,并将其有关的人一并举报,为朝廷和人民做了一件大事。在不断的发展和学习中,匡衡不仅被封侯还获赏了一定的封地,这对于贫苦出身的他来说简直太没有抵抗力了,在随后的日子里,匡衡滥用职权渐渐将自己的土地扩大到近3000公顷。

“凿壁偷光”的匡衡后来怎么样了? 颠覆了三观啊

但在后来有人举报匡衡私占土地,汉成帝听后勃然大怒,将其财产没收并贬为平民,在返回故里的几年后患病去世。作为一代名相,整个人的人生轨迹确实很励志,但却因为小节而沦落到这般下场不免让人感到唏嘘。想想现在入狱的大老虎有哪个年轻的时候不好学,不知识渊博,到最后还不是会犯错。归咎结底还不是因为年轻时缺失的东西太多想在富贵权力的时候弥补回来,人之的欲望也在这种反反复复中轮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