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燒腦”電影如何叫座

“燒腦”電影如何叫座

  • 溫斯坦影業對《雪國列車》採用了影院小規模上映加視頻點播的發行模式

  • “雖然影片不錯,但它的票房不會太好”

科幻片《雪國列車》(Snowpiercer)日前在美國上映,電影界給出了兩極化的評論,要麼贊其為革命性鉅作,要麼批其為拙劣的模仿。這部反烏托邦題材的影片由韓國導演奉俊昊(Bong Joonho)執導,“美國隊長”克里斯·埃文斯(Chris Evans)主演,講述了地球發生極寒災難後,在一列載著人類最後倖存者永恆行駛的列車上發生的故事。在影評網站“爛番茄”(Rotten Tomatoes)上,《雪國列車》的好評率高達94%,儼然成為影評界的寵兒。6月底這部影片在美國上映,首週末僅憑8塊銀幕就斬獲了171187美元的票房,在紐約和洛杉磯更是一票難求。

在《雪國列車》上映的第三個週末,影片分銷商Radius-TWC沒有像其他許多電影公司那樣選擇讓自己的小成本電影登上全美數千塊銀幕,而是走了一條截然不同的道路。在院線放映規模增加到356塊銀幕的同時,《雪國列車》進入了8500萬戶家庭的視頻點播(VOD)系統,成為有史以來影院與VOD同步放映規模最大的一部影片,而平均每塊銀幕收入也直線降到了1785美元。但同一周,在VOD和iTunes上的點播收入達到了約200萬美元——創下Radius及其母公司溫斯坦影業(Weinstein Co.)發行影片之最。登陸iTunes首周,《雪國列車》就打敗了《里約大冒險2》(Rio2)《情敵復仇戰》(The Other Woman)等熱門影片,大部分時間雄踞下載榜榜首。Radius聯席總裁湯姆·奎因(TomQuinn)說:“我們戰勝了那些更強的競爭對手,所花成本只有它們的一小部分。”

《雪國列車》之所以採取如此少見的發行策略,完全是出於經濟方面的考量。奎因說,如果要達到2500塊銀幕的放映規模,營銷成本至少要2500萬美元。雖然他不願透露Radius究竟在這部影片上投入了多少營銷成本,但多項外部估測認為這個數字大概為500萬美元。低成本VOD策略的運用極大地提高了這部影片贏利的概率。

溫斯坦影業的聯合創始人哈維·溫斯坦(Harvey Weinstein)在讀過劇本、看過一些早期鏡頭後拍板買下了《雪國列車》的北美髮行權,他最初的確打算在各大影院的數千塊銀幕放映該片。溫斯坦7月份時對電影網站Indiewire說:“當我看到製作完成的影片,看到其中吸引我們的深刻藝術性時,我想這不是一部適合大眾的電影,而是適合一小部分聰明觀眾的‘燒腦’電影(指那些嚴重考驗觀眾邏輯能力和分析能力的電影)。”於是,他重新就溫斯坦影業旗下的電影分銷子公司Radius在影院小規模放映《雪國列車》的計劃和Radius進行了協商。Radius的掌門人奎因和賈森·傑內各(Jason Janego)十分願意嘗試這種新模式,在推出VOD的同時讓影片在一定數量的影院放映。以往採用VOD加影院同步上線模式的獨立電影通常只會在少數幾家影院放映,而《雪國列車》的影院放映規模顯然要比它們大得多。

通過計算,Indiewire的影評人安妮·湯普森(Anne Thompson)和湯姆·布呂格曼(Tom Brueggemann)比較了《雪國列車》在影院大規模放映和影院加VOD同步放映這兩種模式下分別能實現多少利潤。他們的結論是:通過影院放映模式最終能夠獲利約1800萬美元,這個數字扣除了其他所有成本,並計入了之後通過VOD點播、家庭音像製品銷售以及在Netflix等流媒體上播放所產生的附加收入。而當前的影院有限放映加VOD模式可能將最終實現1300萬美元左右的盈利。

鑑於《雪國列車》得到了評論家的廣泛讚譽,一些業內人士認為溫斯坦可能誤判了該片在影院市場的前景,未能實現盈利最大化。“每隔一段時間,就會有一部聰明的小眾電影問世,它同時擁有巨大的商業潛力。”電影商業網站Movie City News的主編戴維·波倫(David Poland)說,“如果營銷對路,《雪國列車》應該是一部不錯的商業電影。直接推出VOD無異於將它扼殺在了搖籃裡。”

不過奎因“點名”了其他一些叫好不叫座的類型片,比如《人類之子》(Children of Men)和《亡命駕駛》(Drive),這兩部影片的美國票房都只有令人失望的3500萬美元,證明專家好評、動作元素和巨星號召力並不一定能保證影片的成功。他還提到了去年《雪國列車》在法國上映時開局火爆,之後一落千丈的票房表現。雖然首週末斬獲220萬美元,但《雪國列車》在法國市場的總票房只有530萬美元,而這還是一部根據法國流行漫畫改編的電影。這些都說明如果把該片推向大眾市場,很有可能會遇到挑戰。

“雖然這部影片不錯,但它的票房不會太好,”研究公司Box Office Guru的吉特什·潘德亞(Gitesh Pandya)說,“它面臨來自其他暑期檔動作片的激烈競爭。”他還指出,VOD模式使得這部影片可以被人們口口相傳,不受放映銀幕數量逐漸減少的衝擊。“從現在開始人們還會繼續觀看該片兩個月,這在影院是很難做到的。”

許多電影界業內人士並不認可這種純商業的策略,他們更喜歡影院放映模式,因為這能引發討論、吸引媒體、讓影片成為文化交流的一部分,這是VOD基本做不到的。但是在大多數電影虧錢的當下,電影公司對盈虧的關注往往超過藝術。“我們開玩笑說,我們處在一個自認為成功的行業,”奎因說,“但某一天,你必然要靠著真正的成功才能生存下去。”撰文/Bilge Ebiri 編輯/張婭、孫今涇、張田小 翻譯/採風

總之 《雪國列車》需要2500萬美元營銷預算才能在全美院線大規模上映,於是該片最後選擇了影院小規模上映加視頻點播的發行模式。


訂閱商業週刊APP,送名片掃描神器!

限時福利進行中,即刻點擊下載彭博商業週刊APP參與活動。

“燒腦”電影如何叫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