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士頓諮詢發佈互聯網報告

9月13日下午消息,波士頓諮詢公司(BCG)今日與阿里研究院、百度發展研究中心、滴滴政策研究院共同發佈中國互聯網經濟白皮書《解讀中國互聯網特色》。報告從市場、用戶、競爭格局等各方面將中美兩國互聯網行業特徵進行對比,並認為中國互聯網存在向技術驅動型創新轉變的趨勢。

互聯網經濟“中國特色”

報告指出,中國互聯網已經成為全球互聯網市場的雙極之一,影響力顯著。但與美國相比,存在顯著差異。

報告顯示,至2016年,中國已擁有7.1億網民,目前已經成為全球最大的互聯網市場之一。而中國互聯網消費以9670億美元規模僅次於美國成為全球第二,是第三名德國近三倍。同時,中國互聯網GDP在總體GDP中的佔比達到了6.9%,高出美國的5.4%,處於世界領先。

中國互聯網上市公司與獨角獸企業在市值方面也正在形成影響力。其中,截至2017年6月30日,全球前十互聯網上市公司中,中美兩國分佔五席。阿里巴巴與騰訊排名緊跟谷歌、亞馬遜和Facebook之後。而在獨角獸企業方面,中國獨角獸企業數量在2017年佔全球29%,市值佔全球獨角獸企業的41%。

報告同時指出,中國互聯網經濟存在明顯的中國特色。相比美國,中國互聯網各板塊中,電子商務和互聯網金融規模佔比分別為44%與12%,明顯高於美國的27%和5%。而公共服務、本地生活服務和在線旅遊領域,佔比明顯低於美國。

用戶方面中美兩國也存在明顯差異。2016年中國網民平均年齡約為28歲,其中20-29歲、30-39歲人群互聯網滲透率最高,分別為91%和88%。相比之下,同期美國網民平均約為42歲,比中國高出14歲,而25歲-54歲人群互聯網滲透率均達到90%以上。

此外,移動互聯網滲透率也是中國網民的顯著特性,其中還存在大量手機原生網民。報告顯示,中國網民通過手機接入互聯網的滲透率達到90%,高出美國12個百分點。而僅使用手機上網的網民佔中國網民總數的四分之一,該人群在美國網民中僅佔比11%。

報告顯示,中國互聯網用戶更樂於安裝App,但拋棄應用速度也較快。2015年,中國三線以下手機用戶人均App安裝量達38個,超過美國、日本等國家。二線以上城市的人均安裝量均已超過目前世界最高平均數只國家。

但數據同時顯示,在全生命週期內,2015年中國有43%的App僅被用戶使用一次,使用十次以上的App僅有15%,同美國數據相比,中國用戶更加“喜新厭舊”。

報告指出,中國互聯網經濟增長迅速是另一項中國互聯網經濟的顯著特色。過去15年,中國網民數量複合增長率達到25%,居於全球第一。過去五年中國互聯網消費的複合增長率也達到32%,領先世界主要國家。

報告認為,中國互聯網在未來仍有巨大的增長潛力。至2016年7月,中國互聯網用戶普及率為52.2%,在G20國家中僅排名15。

但相比之下,電商、移動支付、即時通訊、移動出行、視頻等新興應用在中國的滲透速度都遠超美國,其中中國的移動支付規模已經達到美國的70倍。

最後,報告認為,中國互聯網經濟活躍度高,波動較大,行業競爭激烈程度上升,並逐漸形成了生態體系。

與美國相比,中國互聯網行業的風口現象更佳明顯,企業平均壽命也更短。報告分別選取了團購、P2P網貸和網絡直播行業的企業數量作為例證。以2008年至2014年團購創業風潮為例,數據顯示,“千團大戰”最高峰時,行業內企業數量打動近5000家,但至2014年,業內企業數量迅速跌落至三位數一下。相比之下,美國同行業中平均每年存在的企業數量不超過650家。

在市場波動性較高的環境下,中國互聯網企業也容易獲得快速成長。報告分別統計了1997年-2017年期間中美兩國10億美元估值以上企業的成長時間。結果顯示,在所有獨角獸企業中,中國有46%的公司在2年以內估值達到10億美元以上。同期內估值規模超過10億美元的公司僅佔美國獨角獸企業的9%。

波士顿咨询发布互联网报告

偏重應用性創新

報告作者之一,BCG全球合夥人兼董事總經理李舒表示,中國互聯網經濟能在如此龐大體量上取得快速發展,主要由三方面因素共同驅動,從而形成跳躍式成長,併成為關鍵。

首先是中國的整體經濟環境福利,其中包括人口紅利、人才紅利、資本紅利以及基礎設施紅利。中國擁有大量年輕的互聯網用戶,而且具有充足和低成本的年輕人才。此外,中國寬鬆的貨幣供應和高活躍度的風險投資行業與政府主導推動的大量基礎設施建設結合,幾乎影響到了中國的所有行業。

其次,互聯網行業資深具備高透明度。行業信息更加公開,開放共享核心理念帶來的大量免費資源,也影響到了IT、移動和互聯網行業的發展,從而使後來者更容易追趕。

最後則是中國進入互聯網時代時,部分成熟度較低的傳統行業留下的大量市場空白。相對於發達國家,中國部分傳統行業存在明顯缺口,在線下零售覆蓋、非現金支付等領域無法滿足市場需求。在起點較低的環境下,互聯網帶來了顛覆式解決原有痛點的機會,並迅速形成主流。

“中國互聯網企業相對偏重應用驅動型創新。”李舒在分析中國互聯網活躍多變的原因時表示。“這決定了中國互聯網企業較為獨特的行為特徵。”

針對企業創造價值來源,報告向40位互聯網專家進行了問卷調查,結果顯示,中國擁有原創技術,或主要通過技術創造價值的獨角獸互聯網企業僅佔10%,而該類企業在美國佔到了39%。相比之下,中國互聯網企業更多傾向於通過提供內容、應用及商業模式的創新,或者應用或優化成熟技術來創造價值,此類企業在結果中佔到了90%。

不過,李舒認為,偏重應用驅動型創新並非是中國互聯網企業的競爭劣勢。他以支付寶為例,為了滿足中國特色市場的需求,支付寶已經形成了眾多的獨特創新,業務規模和範圍已經遠遠超出了美國的Paypal,並通過線上與線下結合,大幅提升了傳統線下難題的解決效率,同時快速獲取了用戶。

波士顿咨询发布互联网报告

向技術驅動型創新轉變

今年8月,中國互聯網信息中心發佈數據顯示,截至2017年6月,中國手機網民規模較2016年年底增長僅4%。而網民人均週上網時間也連續數年保持穩定。網民總數增速明顯放緩。

BCG方面也在報告中指出,未來幾年,驅動中歐互聯網整體快速發展的整體經濟紅利將有所減緩。其中,由於人口老齡化帶來的年輕化優勢減少,人口方面紅利將出現衰退。此外,由於貨幣政策有收縮趨勢,風險投資市場也更加成熟,資本紅利也將不再。

“中國互聯網的爆發性增長不只是人口紅利,否則印度也會出現類似的情況。”阿里巴巴集團副總裁、阿里研究院院長高紅冰表示。他認為,中國今天正在將互聯網變成基礎設施,使其成為中國的生活方式,這回對中國的互聯網經濟帶來長遠的影響。

“互聯網革命和工業革命不同,工業革命由於資本參與,導致了財富懸殊和兩極化。但互聯網帶來普惠的經濟模式,這是過去任何一個時代都沒有的。”高紅冰表示。

實際上,報告認為中國互聯網經濟的整體快速發展趨勢還會繼續,主要原因來自於BAT等領銜互聯網企業為中國互聯網發展構建了基礎。新興企業對其加以利用,並擁有加速成長的可能。

其中部分原因來自於部分領域前期的跳躍式成長會幫助中國互聯網在下一階段引領新的發展模式。報告以新零售模式為例,分析認為新發展模式的核心是線上線下的全面融合。在跳躍式發展過程中,互聯網企業通過新的替代方式解決了傳統產業發展不足的痛點,從而使其獲得的了較多的積累,生態也更加完善。

但李舒表示,市場在繼續活躍的同時,多變程度也會降低,這主要是中國互聯網存在向技術驅動型創新轉變的趨勢。報告指出,在人工智能領域,中國與美日等技術創新強國在人工智能領域已經幾乎站在了同一起跑線上,甚至有超越趨勢。在深度學習領域,中國論文的發表和被引用數量均處於世界第一。不過在突破性科研貢獻的數量和質量,以及科研成果影響力方面,中國和美國還有部分差距。

不過,中國龐大的互聯網用戶基數和應用場景仍然在這方面提供了優勢。高紅冰表示,商業模式創新實際上對技術創新提供了帶動作用。他介紹稱,雙十一帶來的巨大訪問量和數據計算量,促使了阿里巴巴打造出自己的雲技術。

“數據價值在未來會得到極大的體現。”百度總編輯、公共事務部總經理趙承認為,商業應用推動的創新在未來會帶來深遠變化,並推動互聯網行業向更加開放的方向轉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