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成龍:徵信未覆蓋人群的資金可得性解決實踐

近幾年來,金融科技在金融領域的應用為普惠金融插上了翅膀

。普惠金融的不斷髮展,讓更多的人受益,但是仍存在一些問題,其中徵信問題成為急需解決的難題之一。


袁成龍:徵信未覆蓋人群的資金可得性解決實踐

據融e聚了解,在12月21日網貸之家舉辦的“中國金融科技發展 未來論壇”上,向上金服創始人袁成龍針對徵信問題作出了“徵信未覆蓋人群的資金可得性解決實踐”演講

袁成龍表示,徵信體系目前由監管機構主導、多主體共同參與,雖然企業徵信市場逐步規範,但是個人徵信還是以“央行徵信中心”為主體,對“央行徵信中心”徵信體系存在依賴性。我國的徵信覆蓋人群雖在逐年增加,但是與發達國家仍存在較大差距。相關數據顯示,我國的徵信覆蓋比例為69.2%,而美國的已超出94.3%。

在袁成龍看來,良好的徵信是普惠金融發展的基石,只有機制完善、體系成熟、覆蓋率高,才能造就高度市場化的信用國家。但是,“零徵信”成為我國徵信面臨的難題,也嚴重阻礙了普惠金融的發展。

袁成龍表示,數據與科技正在讓“零徵信”的人離金融服務越來越近。正如《經濟學人》上所說,世界上最有價值的資產如今是數據,數據是數字時代的石油。袁成龍認為,數據是有價值的資產,金融科技的發展讓數據變得有信用價值。以螞蟻金服為例,其依託大數據應用,成功破局“徵信白戶”難題。

在袁成龍看來,金融科技在促進普惠金融發展之時,還需注意以下三點:如何平衡金融科技與防範金融風險、如何平衡信息共享與隱私保護、如何平衡金融與實體商業的共同發展

最後,袁成龍呼籲大家在金融科技迅猛發展的道路上,不要忘記當初為何出發,要堅守普惠初心:讓有信用的人得到相應的信用認可,讓更多的人平等地享受金融服務。

作為金融科技發展的創新者和踐行者,融e聚在發展成長的道路上,也將牢記“讓天下沒有難做的金融服務”使命,讓金融真正地普惠更多的民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