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乘中欧班列快车的文创舞者


搭乘中欧班列快车的文创舞者

石蕤锋(中)正在介绍法国荷兰商品文化馆里的展品

走进位于成都国际铁路港的法国荷兰商品文化馆,欧洲风情立即呈现在眼前:法国埃菲尔铁塔、荷兰郁金香、欧洲艺术走廊、咖啡休闲区……里面并没有摆放着琳琅满目的商品,文化艺术作品、共享创作空间才是这里的“主角”。

“中欧班列的开通,不仅促进了货物商品贸易,更加深了彼此文化的密集交流,我们希望搭建起交流平台,让这里成为商品展示、文化交流、路演发布、项目孵化的集散中心。”四川蓉欧智联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石蕤锋说。

11月30日,面积为2600余平方米的法国荷兰商品文化馆正式开业。这是继意大利、以色列等国家馆之后,四川自贸区青白江铁路港片区建成投运的第五家国别馆。开馆不到一个月,这里已先后迎接了奥地利、保加利亚等多地考察团。轻松而惬意的文创氛围,给考察团留下了深刻印象。

从法国留学归来,毕业于波尔多葡萄酒商学院并获得MBA学位的石蕤锋,十分看好成都中欧班列的国际物流通道优势,决定在成都创办企业打造专业的葡萄酒跨境电商平台,想通过中欧班列把法国酒庄“搬”到成都。按理说,此次打造的法国荷兰商品文化馆,葡萄酒应该是馆里的主角。然而,石蕤锋却说商品展销只是该国家馆的三大功能之一,更重要的是实现文化艺术交流和人才项目孵化。

在石蕤锋看来,一瓶葡萄酒承载的不仅仅是酒的商品属性,还蕴藏着深厚而丰富的文化属性,消费时更是一种情感交流、地域文化体验。“法国有很多品质优越、历史悠久的中小型葡萄酒酒庄,他们很想进入中国市场,如果只是提供一个纯商业销售平台,不把文化艺术带进来,很难让消费者真正体会到其中的内涵和魅力,打开市场不仅面临障碍而且也不持久。”石蕤锋说,通过搭建这样的共享平台,希望能引进更多的酒庄和文化。

法国荷兰国家商品文化馆由来自荷兰和成都的两名设计师共同设计。“荷兰著名设计师Pieter Verbraak是荷兰蒂尔堡人,经常来成都,对中国文化较为了解,成都中欧班列也已开通至蒂尔堡了。成都设计师王重旅居法国近十年,成都不少景区景点都有他的作品,四川自贸区青白江铁路港片区入口设计就出自他的创作。之所以选择两名设计师共同设计,就是希望实现中西文化交流碰撞和有效融合。”

目前,蓉欧智联已与川大锦城学院、成都理工大学、四川农业大学等多家高校展开合作,将文化艺术转化成为创业项目,打造文创项目的孵化中心,实现商品、文化、产业彼此有机交融。“希望吸引更多的人才到这里来,用他们的智慧转化成项目,实现他们的创业梦想。”石蕤锋指着现场已建成的共享文创区域说,法国荷兰商品文化馆将打造一个集宣传、展陈、销售、孵化、发布、交流等为一体的集合场所,是集商品展示与文化推广于一体的功能性场馆。

投资打造这样别具一格的国别馆,有两大因素支撑着石蕤锋下定决心。一是成都正在打造世界文创名城,按照目标通过5年努力,成为全国文创产业发展标杆城市、具有强劲竞争力的国际创意城市。另一大因素则是成都的中欧班列,一直不断推动着对外开放交流合作。

目前,成都国际班列已通达波兰罗兹、德国纽伦堡、荷兰蒂尔堡、俄罗斯莫斯科等23个海外城市,国内联通深圳、上海、天津等14个城市,形成国际班列与国内班列紧密衔接、互为支持的网络格局。今年以来,成都国际班列在巩固开行数量领先的同时,推动班列开行从注重数量转向提升效能。截至12月16日,成都国际班列累计开行2423列(其中中欧班列1448列),同比增长153.7%,综合重载率达78.1%。

市口岸物流办相关负责人称,接下来,以“四向拓展、全域开放”为指引,以拓展西向、突出南向、优化东向、深化北向为目标,将进一步扩大成都国际班列覆盖面。通过不断丰富班列开行产品、优化运行线路、深化集拼集运等措施,进一步提升班列运营质量、服务水平、竞争能力和品牌优势,确保在国内开行城市中继续保持领先地位。

搭乘上成都中欧班列的国际快车,加上成都的浓厚“文创”氛围和基地,站在宽阔的舞台中央,石蕤锋的文创梦想已开始在成都国际铁路港生根发芽。本报记者 杨富 摄影 张青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