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速達成第11家“雙資質”車企!產業投資新政發佈後,資質含金量變了嗎?

河南速达成第11家“双资质”车企!产业投资新政发布后,资质含金量变了吗?

日前,工信部發布第315批《道路機動車輛生產企業及產品公告》,在擬發佈新增汽車生產企業清單一欄,河南速達電動汽車科技有限公司(簡稱“河南速達”)列入其中。此次公告時間截至12月20日,這意味著,河南速達已成為繼北汽新能源、雲度新能源、江鈴新能源、知豆、長江汽車、前途汽車、合眾新能源、奇瑞新能源、金康新能源、國能新能源後,第11家獲得工信部准入的企業。

河南速达成第11家“双资质”车企!产业投资新政发布后,资质含金量变了吗?

公開資料顯示,河南速達成立於2010年9月,註冊資本1.6億元,經過三次追加,註冊資本總量達到10.4億元。不過,在產品方面,河南速達並未公開過車型信息。2017年3月,河南速達或了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以下簡稱“國家發改委”)的純電動乘用車項目建設批覆。

根據國家發改委 “27號令”,拿到生產資質兩年內未能完成工廠建設,不具備生產條件的企業,發改委將撤回已發放的生產資質。

河南速达成第11家“双资质”车企!产业投资新政发布后,资质含金量变了吗?

今年5月,《中國汽車報》在實地探訪過程中瞭解到,河南速達為了保住資質、謀求准入,已在緊密密鼓的加緊工期、建設廠房。(

點擊查看相關鏈接:保資質 求准入 留給河南速達的時間不多了……)而在此次採訪中,河南速達電動汽車科技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宣傳部長徐為民也透露道,河南速達在獲得生產製止前,就曾遭遇過資金危機,項目能夠得以持續推進,並不容易。記者瞭解到,在河南速達項目的各方參與者中,三門峽市政府的意志很堅決,不僅投入了資金,還親自監督工程。

河南速达成第11家“双资质”车企!产业投资新政发布后,资质含金量变了吗?

如今,河南速達順利獲得工信部准入,壓在其心頭的石頭總算落地了。不過,近日,《汽車產業投資管理規定》(以下簡稱“規定”)的正式發佈,卻讓河南速達獲得的“雙准入”牌照的含金量有所降低。

河南速达成第11家“双资质”车企!产业投资新政发布后,资质含金量变了吗?

根據規定顯示:新建中外合資轎車生產企業項目、新建純電動乘用車生產企業(含現有汽車企業跨類生產純電動乘用車)項目及其餘由省級政府核准的汽車投資項目均不再實行核准管理,調整為備案管理。這一重大變化表明了,汽車行業內的開放競爭已經全面推向了深水區。

對此,國家發改委回應稱,我國汽車產業佈局基本完成,已形成數家大型企業集團主導汽車產業發展的格局,骨幹企業自主配置生產要素的能力顯著增強,繼續實施事前核準的必要性明顯降低。同時,汽車產業多頭管理問題突出、事前許可繁多、行政效率低下、企業負擔較重,取消汽車投資項目核准事項,是主動適應新一輪產業變革、為地方和企業創造更好的政策環境。

河南速达成第11家“双资质”车企!产业投资新政发布后,资质含金量变了吗?

有業內人士認為,國家發改委昇華“放管服”讓此前遙不可及的雙資質瞬間變得唾手可得。這令恰在此時獲得工信部核准的河南速達顯得尤為尷尬。與河南速達處於同樣境遇的還有車和家。在《規定》發佈前一日,車和家以6.5億元的價格收購了重慶力帆汽車有限公司100%股權,間接獲得了造車資質。然而一夕之間,伴隨著《規定》的發佈,車和家儼然成為了眾人口中的“冤大頭”。

事實真的如此嗎?

河南速达成第11家“双资质”车企!产业投资新政发布后,资质含金量变了吗?河南速达成第11家“双资质”车企!产业投资新政发布后,资质含金量变了吗?

《規定》中明確顯示,按照誰審批誰監管、誰主管誰監管的原則,各級發展改革部門要建立健全監督責任制和責任追究制,加強汽車投資項目事中事後監管。對不依法履行監管職責或者監督不力的單位,給予約談、通報,責令限期整改;逾期不改正的,在整改到位前暫停備案。對負有責任的領導人員和直接責任人員,依法依規給予問責、處理。

有業內人士認為,這意味著地方政府在負責審批的同時,也在承擔著相應的責任

全國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會秘書長崔東樹認為

投資管理權限下放到地方,但並非簡單的權利下放,而是誰主管誰監管,誰審批誰監管。這是很好的責任和權利統一的模式,這樣有效的制衡了地方政府的投資的衝動,加強監管。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顧問杜芳慈則認為

《規定》體現了審批制向備案制的轉變,但如何管理,怎樣管理,實現“事中事後監督”,仍然是一個新的課題,目前尚無具體的細則和相關案例。

由此可見,雖然從表面上看起來,新創企業進入汽車領域的審批變得更加簡易,但實際上新建獨立純電動汽車企業投資項目所需滿足的條件並不低

河南速达成第11家“双资质”车企!产业投资新政发布后,资质含金量变了吗?

比如:純電動汽車持續研發能力,在已有研發機構基礎上,建立產品信息數據庫,提升產品概念設計、試製試裝、試驗檢測和整車運行狀態監控等能力,研製的產品主要技術指標達到行業領先水平;

建設規模,純電動乘用車不低於 10 萬輛,純電動商用車不低於 5000 輛;

車身成型、塗裝、總裝等整車生產工藝和裝備,以及車用動力電池系統等關鍵部件的生產能力和一致性保證能力;

純電動汽車產品質量保障、市場銷售、售後服務及車用動力電池回收利用管理體系。

這些硬指標對於新造車企業仍然是必不可少的。有業內人士認為,雖然《規定》將權利下放至地方政府,但審核仍然需要一定的時間和步驟,目前河南速達和車和家已經通過不同的方式獲得了資質,對於他們而言,已經大大節約了時間。而對於新造車企業來說,時間成本上的節約也能為其迎來一定的機遇期。

河南速达成第11家“双资质”车企!产业投资新政发布后,资质含金量变了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