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质量提升:无公害药材基地建设是根本

中药质量提升:无公害药材基地建设是根本

转自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网站

近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公开发布了《中药饮片质量集中整治工作方案》。该方案中指出,在近年来加大监察和抽检力度的情况下,中药饮片总体质量有所好转,但存在的问题仍不容乐观。为进一步加强中药饮片监督管理,提高中药饮片质量,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决定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为期一年的中药饮片质量集中整治工作。

回顾2017年至今,中药材及饮片产品屡屡在各级药品监管部门的抽查工作中被通报不合格,且在各类药品中占比较高,许多涉事药企更是面临被收回GMP证书的尴尬。除去部分不法企业掺伪制假,不法经营之外,更多引入深思的是中药产品竟被频频贴上农药残留、重金属及有害元素、二氧化硫、黄曲霉素超标的标签。究其原因,粗放散乱,尚不规范化、标准化的中药材人工栽培模式难辞其咎。

客观上,生态环境的恶化与不适宜,加之主观上片面追求产量,在药材栽培过程中不当使用农药、化肥,硫磺熏蒸过度等不规范操作,导致药材品质低劣,农残、重金属、二氧化硫、黄曲霉素等有害物质增加,严重危害消费者生命安全和健康,也影响了中药材产业及中医药行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药材安全可溯 

规范种植引领“无公害”时代

建立规范化、标准化的无公害中药材生产体系,是促进中药产业健康发展的必然方向。在此背景下,由中国中医科学院发起,联合盛实百草药业等中药生产企业和科研机构,历经多年对无公害中药材栽培技术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实践,经过十余年的田间技术推广、生产经验总结和不断完善,形成了“中药材无公害生产标准操作规程”,具有广泛的示范意义,为我国无公害中药材生产和中药产业发展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撑和经验参考,可指导150种常用中药材的无公害种植生产活动。

同时,由中国中药协会发起的《无公害人参药材及饮片的农药残留与重金属及有害元素限量》团体标准正式通过专家组验收,并向全社会发布。无公害人参团体标准规定了168农药残留和5种重金属及有害元素的限量标准,其中31项农残检测要求已和国际标准接轨,这也对人参生产全产业链的安全和可追溯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参与该团体标准制订的盛实百草及其下属企业,根植无公害人参基地建设和规范种植生产近30年,在我国吉林省、黑龙江省等人参传统道地产区及生态适宜区建立了全国规模最大的GACP规范化人参种植基地。运用荣获国家科学技术二等奖的“中药材DNA条形码物种鉴定”技术,准确认定人参品种的基原。通过建设“人参种质研究与育种中心”,深入开展人参种质资源保护和良种培育工作,同时对无公害人参的农田栽培、连作等问题进行科研实践。严格按照国际卫生组织颁布的GACP体系对人参的种植采集工作进行管理,严格杜绝农药和化肥的滥用,实施统一管理。

无公害中药材种植技术的推广与运用,为盛实百草中药材及中药饮片的安全性及品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近几年来,盛实百草的业务不断扩展,业绩逐年上升,中药产品也得到了越来越多业内专家、国内外客户及消费者的认可与欢迎。盛实百草2016~2017连续两年获得全国中药材和饮片出口第1名,人参出口连续多年位居全国第1名。

中药质量提升:无公害药材基地建设是根本

盛实百草无公害人参种植基地

回应热点话题 

推进道地药材基地共建共享

为中药产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优质的中药材资源,中药材基地共建共享联盟做了一系列的工作,以引导推进现代中药农业企业发展和规范化、规模化的无公害中药材种植基地建设,取得了诸多成绩。

11月3日-5日,第六届联盟交流大会于广州隆重举行,大会以“共建、共享、规范、规模”为指导思想,围绕中药材新版GAP、规范化基地建设、精准扶贫、中药饮片质量提升等热点问题展开十余场会议交流。同时,大会设置了展位,数百种中药材、中药饮片等中药产品参加展示,其中不乏盛实百草、中药材天地网等现代中药农业领军企业及行业权威服务平台。

中药质量提升:无公害药材基地建设是根本

第六届中药材基地共建共享交流大会开幕式现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