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酒這麼多,如何排列品嚐順序?

葡萄酒這麼多,如何排列品嚐順序?

一幫喜歡葡萄酒的人經常湊在一起吃飯。按照慣例,每人都會帶一瓶葡萄酒。事先一般不會商量,大家帶的酒各有不同。雖然偶有重複,但是由於大家所喜歡的口味不一樣,每次都能嚐到不同的葡萄酒。在開餐之前,通常都會請一個更有經驗的朋友來排列一下喝酒的順序,以保證這個品嚐會有序地進行。是嗎?喝酒也要排順序?答案是必然的。這個並不是誰的面子大就先喝誰的,或者誰帶來的酒價格最貴就喝誰的。品嚐葡萄酒的順序還真有個標準。這個標準保證大家大家品酒喝得舒服,循序漸進。使大家更好地瞭解各種葡萄酒的不同風格。

葡萄酒這麼多,如何排列品嚐順序?

一個有經驗的愛好者,或者高級餐廳的侍酒師,他們排列葡萄酒的經驗其實就是“後面喝的酒不得比已經喝過的酒遜色”。簡單來說,就是遜色一些的酒先喝,品質高一些的酒後喝,以保證後面喝的總是有驚喜。是的,好的葡萄酒喝完了,再喝那些品質一般的,確實有些高開低走的意思。雖然有這個經驗,但是葡萄酒種類繁多,品種各異,一般會按照什麼樣的方式來進行排列呢。

葡萄酒這麼多,如何排列品嚐順序?

首先先乾白,後乾紅。因為乾紅的味道總是比干白更重。更重的酒體,更高的單寧。乾白一般酒體較輕,香氣清雅,不象大部分乾紅這麼粗獷濃郁。如果先喝乾紅,再喝乾白,很顯得,乾白顯得索然無味。猶如喝杯果汁,回頭喝白開水。

葡萄酒這麼多,如何排列品嚐順序?

先喝清淡的酒,再喝濃郁的酒。如果同樣是乾白或者同樣乾紅,各個品種特性不一,這時候清淡的先喝,能夠突出後面酒的濃郁。舉個例子,夏布利的霞多麗與默爾索的霞多麗,同是霞多麗,但是,夏布利的霞多麗沒有經過橡木桶,帶著非常棒的花香、礦物質味道及溫帶水果、橘子味,所以先喝,而默爾索的霞多麗一般經過橡木桶處理,帶來很好的奶油、堅果、烤麵包味,如果這款酒先喝肯定會蓋住夏布利美妙的果香與礦物味。所以夏布利先喝。

葡萄酒這麼多,如何排列品嚐順序?

先喝年輕的酒,後喝老年份的酒。年輕的酒香氣張揚,果味突出,更多的是葡萄本身所帶來的一類香氣,即水果特質,如果經過橡木桶陳釀的酒,由於沒有陳年,潛力無法發揮。而年份更老的酒,陳年過程中發展出來的各種複雜香氣慢慢出來,容易與年輕的酒形成對比。

先幹型酒,後甜型酒。這個很容易理解。如果你吃飯之前吃一塊糖,那麼這一餐飯一定索然無味,甜型對味蕾的破壞力可謂巨大,如果要做一名出色的品酒師可能很多人不太會去特意去忌諱吃什麼東西,但是糖還是要注意不要嘗試太多。女性朋友很多都喜歡甜酒,但是為了餐的美味,還是忍著點吧。甜的東西一定要放到最後吃。甜的酒也一定要放在最後喝。

先簡單的酒,後複雜的酒。這個與學數學一樣,由簡入繁。先體驗一些相對不那麼複雜的東西才好感受更復雜的東西。

葡萄酒這麼多,如何排列品嚐順序?

對葡萄酒而言,喝酒一定要越喝越好。很多人說,葡萄酒越喝越下不來,這是有道理的,過習慣了好日子,誰希望回去過窮日子呢。常常有拉菲喝誰也不願意喝普通的餐酒。

說到拉菲,如果有土豪朋友帶一瓶拉菲與大家分享,一定要先把拉菲喝完,否則,一堆酒先喝完,人已經醉了,到了最後,輪到喝拉菲什麼味都沒法記起來,枉費人家的一片苦心!畢竟我們不是常常喝拉菲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