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黄车们还值不值得增持?

如果要问:共享经济发展是不是获得了不断的“增持”?

毫无疑问,答案是肯定的。

作为经济发展的新动力、新引擎,共享经济获得了长足发展,激发了创业创新的活力,引领着时代的潮流。据《中国共享经济发展报告》统计数据,2017年作为我国共享经济用户人数就已经超过了7亿,参与提供服务者人数约为7000万,独角兽企业数量达到31家,全年市场交易额达4.9万亿元。

共享经济在生产制造共享、知识技能共享、劳务共享、科研资源共享等领域不断拓展,其代表性项目主要包括:以在线短租为主的住房共享,以精准定位、预约接送为服务方式的网约车,以直播、短视频为主的知识共享等等,当然,还有2018年从拉风风口中跌落凡尘的共享单车……

小黄车们还值不值得增持?

想想就在一年前,各路资金纷纷加持ofo,一轮轮全部是跑步进场。而ofo则是以百米冲刺速度进行布局,全国各地甚至国外到处开花。

“烧钱大战”、两败俱伤之后,却似乎是曲终人散,“原地抛锚”,凉凉地,甚至是冷冷的,处在等待奇迹、等待拯救、甚至是跪着求生的状态。

似乎没有童话,也没有神话,也没有英雄救美人,或美人救英雄。

一个资本泡沫,一个烂尾工程。不要说“增持”,各路资金象无数押金主人一样,如何拿回本钱,才是唯一的念想了。

小黄车们还值不值得增持?

小黄车们还有没有价值?值不值得增持?

一方面,大多数人感到深深的惋惜,一副绝好的牌,王牌多多,怎么都被市场“炸”掉了呢?

另一方面,大多数人还是非常认可共享单车,象认可网约车一样。共享、便利、健康、环保,交通无缝衔接的重要一环……多美,多好,多美好,象一拨朝气蓬勃的年轻人及其理想。

回头去看,共享单车跑起来的时候值得加持,飞起来的时候值得增持,而高高摔下来的时候仍值得增持、仍需要增持。

为什么呢?

其一,共享单车的理念、功用、技术支撑、市场需求等都在,并没有发生改变,共享单车甚至属于公共交通范畴,其社会价值需要增持。

其二,共享单车的管理需要增持。这牵涉到很多方面,包括公共管理、城市管理、社区管理、公物管理、科技手段管理(如监控技术手段)等等,当然,还包括企业本身的科学管理,如硬件管理、精细管理、成本控制、服务水平、盈利模式优化等等。

其三,更为重要的是人的道德素质需要增持。与网约车相比,共享单车没有司机,也就没有监督。没有监督和约束,一些社会个体更容易显示出劣根性或道德低下的一面,小黄车们因此成为社会道德、文明素质的试金石:共享单车被乱丢乱放,被偷被盗,被扛回家中,被各种糟蹋、各种破坏,人们看到的是社会道德的严重退化和滑坡。这需要全社会进行反思,切切实实加强社会道德教育,提升社会文明素质。

小黄车们还值不值得增持?

如今,ofo是否可以寻求上市等途径解困呢?上市的盈利及其模式门槛比较高,可能性并不大。今年,有的地方政府也进行过直接注资企业、为企业放水解困的尝试,但效果可以想见。

不能自救?不能他救?ofo前景确实堪忧。

但是共享单车未死。

试错过,还有机会试“对”吗?

不管怎么说,不论对于政府,还是对于资金和企业,共享单车——应该“增持”,值得“增持”!

先行者总部——

生命本悟,快乐本心。

天人本一,智慧本光。

——经行天下光未央欢迎交流,

欢迎订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