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天花170万元——巨额住院治疗费告诉人们什么?

一张住院单在微信朋友圈中“暴走”——住院61天花了104万元,而且这只是部分费用,实际费用已超过170万元。

先看看关键词:武汉某医院,重症及多种并发症,大量先进设备、顶级专家会诊、治疗费、西药费、手术费……

61天花170万元——巨额住院治疗费告诉人们什么?

病人家属介绍,把104万元的那张住院收据发到微信朋友圈,本意是希望提醒身边朋友珍惜健康,但是没有想到会被转发到网上引发这么大关注,更没有想到会被恶意解读。院方表示,治疗过程中产生的所有费用都是按照物价部门核定的价格,并不存在违规,因为其病情严重花费较大,医院还想方设法为其尽量节省费用。

网友称,一张发票,能击倒中国95%的家庭!

除了此类感慨,巨额住院治疗费告诉人们什么呢?

首先:存钱未雨绸缪,储蓄得到“力挺”。存钱防大病,传统储蓄意识具有牢固的现实基础。象不敢生、生不起等生育问题一样,不敢病、病不起等问题依然是一些普通家庭的重要压力。病来如山倒,一场大病、重病既考验身体,更考验存款。没有一定的存款“保底”,一到事头,临时抱佛脚,东拼西凑,左挪右借……会严重考验人们的家庭应急管理。

其次,保险未雨绸缪,参保成为选项。保险在中国历史不长,中国人传统的保险意识比较淡薄,而近些年却逐步强化,特别是在大中城市,医疗保险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简单来说是基本医保做主体,大病

保险相衔接。重疾险之所以获得更为广泛的社会关注,其根本原因正如网上保险推销所说:平时花几百,和大病花百万,到底哪个贵?

61天花170万元——巨额住院治疗费告诉人们什么?

第三、制度未雨绸缪,政策需要完善。国家也在完善基本医疗保险、大病救助等政策,如推行城乡统一医保政策,又如多部门联合印发《健康扶贫工程“三个一批”行动计划》,提出大病集中救治一批、慢病签约服务管理一批、重病兜底保障一批的行动措施。但目前大病重病救助方式覆盖率比较低,大病重病医疗保障体系覆盖面比较窄,政策需要进一步加大力度,增强普惠性。

第四,技术未雨绸缪,设备力求不贵。科学技术包括医疗技术的提高,会不断造福社会,包括使用效果的提高,以及使用成本的降低。国家、医疗设备企业应强化民生医疗的概念,加大科技投入,降低科技转化、应用成本,推广适用性医疗技术和设备,让高精尖的技术更接地气,让使用费用不会太高,使用效果惠而不贵。同时,医院更要加强管理,防止医疗设备、技术的滥用,杜绝随意增加患者项目。要让老百姓用得好,用得起,用得恰当。

61天花170万元——巨额住院治疗费告诉人们什么?

五,身心未雨绸缪,健康重在管理。如今大中医院人满为患,除了药物依赖,人们似乎形成了医院依赖,动不动就往医院跑。有些人小病当做大病看,甚至没什么毛病还往医院跑。“大医治未病”。人们应习惯和健康为伴,而不是习惯与医院为伴,不要习惯往医院跑,习惯往大医院跑。要象爱护孩子一样,爱护自己的身心。珍惜健康,珍惜“未病”的状态。要从“未病”开始,尊重自然规律和生活规律,远离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树立良好的生活习惯,注重身心锻炼,葆有身心活力,保持身心健康态,保持身心“年轻”态,要让身心每天24小时“记住”健康和快乐——人人健康,天下健康!健康管理,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

最后的总是压轴的——您觉得呢?


先行者总部——

生命本悟,快乐本心。

天人本一,智慧本光。

——经行天下光未央欢迎交流,

欢迎订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