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M奇葩說」線下活動乾貨筆記(上)

11月26號,我們在北京組織了一場線下活動「BIM奇葩說」。

這個活動我們沒有請嘉賓逐個講PPT,而是幾個人坐在一起,和到來的粉絲一起對話,一起探討。

我們在請嘉賓的時候特地選擇了幾位經歷截然不同的人:

美國入行,從事過設計和施工,又進入優比諮詢的趙欣;香港做開發商起家,創建香港互聯立方的李剛;以及在內地入行,站在軟件開發商和項目標準制定的視角看行業的呂振。

「BIM奇葩說」線下活動乾貨筆記(上)

對話從幾位嘉賓不同的經歷聊起,從國內外BIM的差異,逐漸深入到行業的困惑與未來。

我們在現場設了屏幕留言互動和投票,到場粉絲也能時刻參與到討論中,發表自己的觀點,提出很多好問題。

「BIM奇葩說」線下活動乾貨筆記(上)

BOX在這場持續了四個半小時的對話中,挑選出最好的問題和最棒的回答,為你做了一個精華整理,小小彌補一下你沒能到場的遺憾。

話題一:國外BIM經驗值得我們參考嗎?

@趙欣

我2009年去美國讀研究生,在學校我們都要學一門叫電腦輔助製圖的課程,主要內容是各類製圖和分析軟件,比如Revit、Rhino、Navisworks、Ecotect,從那時候開始知道了BIM這個概念。

2011年畢業後我去了一家英國的總包單位Balfour Beatty,進入美國公司的BIM部門,它所屬的大部門叫pre-construction,包含設計、成本、進度三個業務邏輯,對應的也就是我們常說的3D、4D、和5D。

在2013年的時候,我們的部門名字從BIM改成了VDC(Vitual Design and Construction),現在很多美國的公司都是這樣叫。這主要是因為大家發現工作並沒有達到BIM所要求的信息化邏輯,而主要是可視化工作的延伸。

回國之後我加入了中建三局,一直在中國尊項目,2016年回到總公司參與BIM中心運營。2018年我正式加入了優比諮詢,以一個第三方的角度看待市場。

這個過程我看到,國內施工企業的BIM中心和國外有很大的不同,前者更多是從技術的層面為項目服務,BIM和傳統業務相對分離;後者則是具體項目的執行者和參與者,VDC與pre-construction融合。

「BIM奇葩說」線下活動乾貨筆記(上)

和很多人想象的不同,美國建築行業不像我們這麼愛搞「黑科技」,而喜歡把一個點挖深。

美國正相反,他們喜歡針對一個應用點做深做透。例如深化設計和碰撞檢測,美國一直在探索怎麼管理深化設計間的接口、優化協調的過程、積累深化設計的數據、怎麼通過數據的積累慢慢實現Generative Design,往信息化的方向走。

在美國有個說法叫「Hollywood BIM」和「Real BIM」,前者說的就是比較高大上的東西,這些東西也是有價值的,用來支撐企業的門面,可以花一些時間來做,但內部的人都知道不應該入戲太深。

而「RealBIM」則是那些看上去不太起眼、很無聊的工作,但卻是信息化的本質。

在標準方面,英國標準的體系很成熟,完全是自上而下使用同一套國家標準(BS-1192和PAS-1192系列)。

美國的標準比較多,各個標準互為參考,國標不強制實施,企業喜歡從現有標準裡摘取自己需要的部分,組成自己的標準。

美國大部分的大型業主單位都有自己詳細的BIM標準,業主很清楚需要BIM來實現什麼,需要什麼標準,施工方主要滿足業主要求為主。

國內目前還處於探索階段,很多業主直接提出要用BIM,但是自身的需求並不明確。而施工單位的BIM實施有點迎頭而上的感覺,前期策劃較少。

同時,國內大家似乎陷入了“黑科技”的怪圈,很多人都在尋找讓人眼前一亮的應用點,儘管還不能產生明顯的效益,比如VR、AR、MR、智慧工地、人工智能等等,但很少在一些基礎應用點深入挖掘。而這些基礎應用點往往才是產生價值、突破BIM應用瓶頸的關鍵。

@李剛

我畢業之後先到了香港建委,後來去了開發商。

香港的開發都是交鑰匙管理,設計管理、工程管理、驗收管理都集中在我身上。在這種環境下我就開始思考,有沒有什麼好工具,讓這麼複雜的管理更順暢呢?

2002年,香港爆發非典,我手頭開發項目都停了,正好有機會去學一下新東西。那時候學的是Revit 4.1版本,解決的還是碰撞和安裝的問題。

做完之後效果很好,我就和老闆說能不能單獨開一個公司來做這個事。

2003年,我就在新開的公司做小股東。因為這個技術能解決安裝問題,所以能接到不少設計訂單。

2009年的時候,我們接了一個香港政府的大單,接到才發現當時團隊的技術和人力都支撐不起整個項目來,連碰撞都調不完整,各種問題都出現了。

2010年,我離開了以前的公司,又單獨開了一家公司叫互聯立方(isBIM),結合我做開發商時候的經歷和思考,新公司的方向也逐漸確定:用BIM來做管理。

「BIM奇葩說」線下活動乾貨筆記(上)

我認為國內和國外的建築行業有個很大的區別。

國外的設計和施工是比較一體化的,像趙欣所說,建造前的工作被pre-construction部門統一管理,所以才能叫Vitual Design and Construction部門。

而國內的設計、施工和分包都是獨立的。人是分開的,數據更是零散的。那麼對這些零散的設計數據、成本數據、施工數據的集中管理,在國內就是有特殊價值的一件事。

這個理念提出來後受到了很多開發商的歡迎。

人們以前並沒有覺得信息有什麼價值。但這幾年,在淘寶、滴滴大行其道的時候,人們才真正看到,原來數據這麼值錢。

我們這個行業必須、也是遲早要數字化的。

BIM數字化的手段,我們也只是剛剛邁進一扇門,整個行業的改變才剛剛開始。

如果某個企業的工作不可數字化,就和下一個時代無緣。

未來我的目標是能把isBIM做到主板上市,我希望能借此證明一點:BIM是一個行業,做BIM也是可以做成大企業的,我們的從業人員可以是專業的,而不僅僅是助攻。

@呂振

我是銷售出身,後來參與了幾個大項目的管理平臺建設,參編了一部分省的定額,這些經歷能讓我抽離出來,換一個角度看待行業。

我比較同意李剛的說法,國內像阿里、騰訊的崛起,都是從一開始的學習,到顛覆了國外的經驗,開闢了新的道路。

國內很多行業的發展都比國外要快,原因恰恰來自於我們的「落後」。怎麼講呢?

比如我們移動支付的發展是讓世界震驚的。在國外,因為人們對數據隱私非常重視,不願意把個人支付隱私交給某個企業,所以由民意而生的一些法案就會嚴格限制這些公司的業務發展。

再比如,我們在工業時代輸給了英美,因為工業化最大的要求就是標準化、各司其職。而從工業文明到智能文明,社會對個體的約束會越來越小,我們大量的個體基數就會成為優勢。

「BIM奇葩說」線下活動乾貨筆記(上)

從這些年發佈的BIM相關政策你能看到,我們在走的是規模經濟,而國外是質量經濟。把規模先做起來,我們才有資格去談質量。

在這種選擇下,國內對BIM會非常「縱容」,也就是趙欣所說的「Hollywood BIM」。

這是一個充滿機會和矛盾的時代,我分三個層面看待行業變革。

➤ 第一個層面叫「端」,也就是具體的軟件和業務流程。它主要的作用是帶來數據。

➤ 第二個層面叫「網」,也就是互聯網,它的作用是「端」產生的數據做一個連接。

➤ 第三個層面叫「雲」,它的作用是提供算法。

目前很多應用解決的都是「端」的問題,這個層面我們能生存,才能進一步解決數據的互聯和運算。在這個過程中,我們需要考慮的是收費問題、人與人之間的博弈問題。

這些問題和國外有很大的不同,很難找到前車之鑑,需要我們獨立解決。

但我們擁有世界上最多的人和項目,在速度上一定是比國外快的,甚至會誕生像騰訊這樣從學習到全面超越的企業。

@趙欣

有件事情很有意思:我回國後,經常會請原來的美國同事看看國內的BIM應用,部分同事看了我們BIM彙報後都會由衷發出「Wow」的驚歎,說我們的BIM應用像好萊塢大片。

相比而言,英美在BIM基礎底層上的工作更多些,這些工作不會讓人眼前一亮,但卻是支撐BIM技術繼續發展的要素。

比如英美不管有沒有BIM技術,都在長期的制定和維護自己的編碼體系,它們都有對應的COBie體系,告訴人們建造過程需要收集哪些信息、這些信息的組成結構、未來怎麼用。

雖然這裡很多工作不是應用層企業直接去做的,但是離不開企業在其中的努力。當然這些工作都是英美幾十年的積累所形成的。

數字經濟、智能化這樣的大目標,是需要有人去做些這樣的基礎工作才能實現的。

這種工作所帶來的成果普通人看不到,但就像前一段時間的芯片危機,一旦發生,人們才會注意到基礎研究有多重要。

@李剛

互動屏幕上有個問題很好:信息化的本質是什麼?

「BIM奇葩說」線下活動乾貨筆記(上)

我認為信息化的本質就是提高效率,如果企業搞了半天效率沒有提高,那不如不搞了。

我們要不要學國外?要學,但是得挑著學。

國外的管理和基礎研究值得我們學習,但國外的創新沒我們行。

英國的BIM Level1、Level2,看起來很好,但我覺得有些按部就班,並沒有很大的創新,我們的未來不應該就這麼簡單。

阿里搞了新零售,這是創新。我們的未來應該有「新工程」。這不是說我們把原來的模式換個軟件來管理就完了。

數字化最終要去掉的是一些不必要的流程,即便這些流程在今天看來是天經地義的。

比如,總包一定要存在嗎?現在看來當然要存在,但新零售可以去掉層層代理,工程業就不能去掉大部分的總包嗎?

當然這個過程沒有toC那麼快,但只要它的效率有可能被互聯網秒掉,它就有可能被替代。

馬化騰經常講「產業互聯網的起點」,那麼怎麼通過技術讓我們的工程行業進入產業互聯網,這是我們需要思考的。關鍵是:要敢想。

而從這十年發展來看,中國人真的是很敢想的。

「BIM奇葩說」線下活動乾貨筆記(上)

@呂振

我在工程成本行業做了十年。最開始大家使用的手工的人機料分析表,後來我們覺得可以通過軟件來解決效率問題。

後來發現,軟件解決的只是造價人員的輸入效率,以及投標的速度,但它解決不了施工企業和業主的成本問題。

於是我們開始嘗試從軟件層面跳出來,去參加國家定額的編寫,參編規範。然而發現還是不夠,因為案頭的理論工作和現場的實際工作永遠有脫節。

現在我們開始做施工工藝庫的數據積累。比如一根C30柱子,用多少料,有哪些流程,用哪些人。這樣理論計算的成本就能和實際成本產生聯繫。這個聯繫的載體就是模型。

這些數據積累下來對企業最大的作用,是把理論和實際的脫節,用數字去量化,甚至是達成某種可計算的換算,而不是永遠停留在說「理論與實際不符」。

「BIM奇葩說」線下活動乾貨筆記(上)

我們發現歐洲的設計交付成熟度非常高,他們的施工主要就是執行生產,當他們看到我們在建造階段的應用時表示很吃驚。

現在我們的中建、中交、中鐵建越來越大,地方單位越來越沒有工程。未來我們會向國外的模式靠近,總包越來越少,優質的分包越來越多。

李剛先生所說的未來會發生,但目前的實際情況還不行。

我們作為軟件商,也思考過做過一款施工圈的「Uber」,但我們發現手裡現有的200萬勞務工人數據,還遠遠不足以撐起一個O2O平臺。

這也是剛才我說的「端」和「雲」的關係,你的數據量級不夠的時候,就很難用互聯網的模式來替代現有模式。

所以我認為在一段時期裡,資源整合和管理的能力還是集中在大的總包單位,而它們在未來爭奪的就是數據的積累,爭奪產業互聯網的起點。

「顛覆」是在「積累」之後才會發生的,我們不太可能直接奔著這個大未來而去,還是會在這個過程中找到各自的定位。

@趙欣

去年在AU大會,我們和KPF建築事務所聊,他們說:現階段好萊塢BIM是必須存在的,讓他們的客戶覺得原來BIM還能做這些事,那才會有人繼續來支持BIM的研發。

如果你拿出來的都是非常枯燥的東西,那可能研發到一半就沒人支持了,也就更談不上什麼未來了。

無論是企業還是個人,你都是可以表演,也需要表演的,這不是什麼壞事。關鍵是不要入戲太深。

你心裡得清楚哪些是表演,哪些是研究,哪些是生產,要清楚自己的金錢和精力該用怎樣的比例去分配。

「BIM奇葩說」線下活動乾貨筆記(上)

現場話題投票結果:55%認為內地BIM能參考國外,30%認為不能,15%不瞭解。

話題二:正向設計靠譜嗎?要不要翻模?

@呂振

我個人非常支持正向設計。

一個項目的優化,設計階段佔了70%,施工階段佔20%,運維階段佔10%。

但這是理想數字,現狀並不是這樣。所以你說要不要正向設計?要的。目前階段正向設計靠譜嗎?我覺得不靠譜。

這是因為正向設計不在設計院的商業邏輯裡。目前設計院不可能靠三維設計多拿到10%的業務,或者10%的設計費。所以你很難逼著人去做一件不賺錢的事。

@李剛

很多人說設計院不會用軟件、做不出正向設計,這是設計院的錯。我覺得這個想法有點荒謬。

人們有什麼權利指責設計師該用什麼軟件呢?你付費買的不是設計師的圖紙嗎?

對設計師來說最痛苦的現狀是,國外的軟件不滿足我們的設計和出圖的要求。

建模的時候大家都很開心,但出圖的時候,一會標註不行,一會大樣圖不行,到底應該是工具適應人還是人適應工具呢?

「正向設計」首先應該是提給軟件公司的,你把東西做好了,自然有人來買。提高效率的事誰不做呢?

「BIM奇葩說」線下活動乾貨筆記(上)

@趙欣

其實英美是沒有「正向設計」這個詞的。

英美的設計師對BIM的態度更多是工具的轉變,已經有很多設計師習慣了直接用Revit設計和出圖。

不過這也是有工具和出圖標準的因素在裡面,英美設計師用的就是本土的軟件,英美的出圖標準和國內也很不一樣。

在國內設計施工分離的情況下,正向設計還存在很多制約。模型不具有法律效力,最終審的還是那張藍圖,等等(這些問題在英美也存在)。

我贊同呂振的觀點,長遠看是趨勢,短期看制約多。

@現場粉絲

我從事室內裝修設計,這個行業特別強調設計和現場的銜接,我是站正向設計這一隊的。

你如果就是翻模,那就沒有虛擬建造的過程。如果不能把虛擬建造前置到設計階段,那BIM對於裝修就沒有意義。

我比較同意李剛先生的說法,在理想面前,我們最缺的其實是能夠實現設計閉環的工具,而不是做這件事找個軟件,做那件事再換個軟件湊合湊合。

@現場粉絲

作為一名普通的建築結構設計師,當我們聊到智慧工地、智慧城市這樣的大未來的時候,也是很激動,但幾位嘉賓聊到的設計院做BIM不賺錢也是很殘酷的現實。

以前用CAD三個小時乾的活,現在用Revit我得花一天,工資沒有漲反而還在降,我希望無論是工具還是平臺都真的能給設計師解決實際的效率問題。

「BIM奇葩說」線下活動乾貨筆記(上)

@呂振

未來整個行業的必然一定是模型化,它能降低人們的認知成本,越是需要決策的人就越需要模型。

對於設計來說,成本提高,收益不提高,就會比較消極的看待這個改變。

這裡確實有工具的問題。但在整個變革的過程中,對於設計師、施工方以及軟件商,都面臨真金白銀的商業選擇,個體的選擇和博弈裡決定著行業整體的走向。

拿軟件商為例,廣聯達是在2003年開始做3D圖形界面,起步很早。但這些年做下來發現,正面和國外的設計軟件競爭是很不明智的,所以選擇了去對接,而不是投入幾十人做十年,搞一個不賺錢的設計軟件出來。

而對於模型,有人有需求,有人不願意做,只要這種關係不發生根本轉變,翻模這件事就會一直存在。要麼是施工方做,要麼是第三方做,即便他做起來沒那麼舒服。

@李剛

市場有需求,軟件還沒那麼好用,這對很多人是壞事,但對另外一些人是好事,我就是這麼起家的嘛。

我的公司翻模的工作量佔了70%以上,但對我們的客戶來說,這不叫翻模,叫數據創建。

為什麼呢?因為委託我翻模的人是開發商。

設計院的模型是幹嘛用的?是出圖用的,而不是為開發商提供數據用的。

設計不願意額外為甲方創建數據,而甲方又有數據需求,我們這樣的第三方就有了賺錢的空間。

所以你說模型值錢不值錢?肯定是值錢的。只不過很多價值不會體現在開發商和設計院的既有合作模式裡,這個模式就是買圖紙,而不是買數據。

未來有可能通過標準的制定,讓設計院提供圖紙的同時也提供數據,但這個過程肯定很漫長,因為它不指向人們的利益訴求。

@呂振

未來第三方的存在價值會很大,因為只有設計院會重視三維化的業務轉變,而施工方和業主方則更傾向把三維成果拿來用,而不是養一個團隊專門做三維。

從投入產出比來說,肯定會有很多施工方和業主方把業務分包出去,就像其他專業的分包一樣,把專業的事交給專業的人。

@趙欣

施工方對模型的需求有個特別的地方,就是在翻模的過程中對圖紙進行審核。這一點往往是第三方考慮不到的。比如防水的做法對不對、是不是符合規範、節點是不是符合施工要求,這些是需要施工方來考慮的。

「BIM奇葩說」線下活動乾貨筆記(上)

對於個人來說,在施工單位做BIM往往存在感比較低,是作為一個助攻,而不是主要創造價值的人。業主單位的人均產值在1000萬,施工方也要到500萬,而通過翻模查漏補缺可能產值就低很多。

這種危機對於第三方也是一樣的,如果你的模型只能提供那種誰都看得出來的碰撞,提供不了其他業務價值,也是一定會被淘汰的。

「BIM奇葩說」線下活動乾貨筆記(上)

現場話題投票結果:73%認為正向設計靠譜,27%認為不靠譜。

今天我們先聊到這兒,下一期我們會繼續給你做活動的乾貨筆記。我們還會聊到四個話題:

➤ 怎麼看待現在這麼多平臺產品?

➤ 施工模擬是雞肋嗎?

➤ 怎麼看待從模型價值到信息價值?

➤ BIM有真金白銀的價值嗎?為什麼有人賺不到錢?

特別感謝香港互聯立方有限公司、廣聯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廣州優比建築諮詢有限公司對本次活動的大力支持!

關於今天的話題,歡迎你留言給我們,聊聊你獨特的見解。

有態度,有深度,BIMBOX,咱們下次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