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市大力推动高质量居家养老

沈阳市大力推动高质量居家养老

【香港商报网讯】见习记者姜堃昱报道:26日,记者从沈阳市政府新闻办获悉,沈阳正着力推动居家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

沈阳市始终对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设施建设高度重视,近年来的建设力度也比较大,目前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已初成体系、初具规模。

沈阳市从1989年进入老龄化社会,比中国国内提前了10年。截至目前,沈阳市老年人口达183.2万人,占沈阳市总人口的24.8%,高出全国7个百分点、高出辽宁省2个百分点。预计到2027年,沈阳市老年人口总数将增至300万人左右。与此同时,高龄化、空巢化、失能化进程进一步加快。

从经济发展水平看,沈阳市人口老龄化超前于工业化、现代化,具有明显的“未富先老”、“未备先老”特征。沈阳市老年人口中产业工人比重较高,收入水平较低,沈阳市人均退休养老金仅2479元。

面对严峻的形势,努力构建“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虽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面临诸多严峻挑战。

《沈阳市居家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实施方案(2018-2020年)》,首次对居家养老服务设施配建要求进行刚性约束:按照新建居住区每百户建筑面积不低于35平方米、已建成居住区每百户建筑面积不低于25平方米的新标准,全面加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设施建设。明年计划新增100个区域性居家养老服务中心、300个社区养老服务站。同时,借鉴北京市、南京市的先进做法,将此次机关和事业单位改革后腾出的房产优先用于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设施建设。

同时,着力构建多层次的居家养老服务体系。在街道层面,大力推进区域性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建设,每个中心服务范围覆盖周边1-2个社区老年人,主要提供生活照料、短期托养、助医、助餐、助浴、助洁、助行、关怀访视、生活陪伴、心理咨询和应急救援等服务;在社区层面,建设社区养老服务站,主要提供文化、体育、娱乐、休闲、养生、老年教育等服务,打造15分钟居家养老服务圈。到今年年底,沈阳市预计投入运营的区域性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已达到60个、社区养老服务站300个。

从2019年起,沈阳市营利性养老机构与非营利性养老机构享受同等补贴政策,只要是市场主体就享受待遇,鼓励更多的社会力量进入养老服务领域。提高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设施的建设补贴标准,新增运营补贴和连锁补贴。

区域性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建设补贴由每个50万元,调整为按装修改造和设备购置费总额的50%-80%予以补助,最高补贴60万-100万元;社区养老服务站建设补贴由每个10万元,调整到每个10-30万元。于此同时,根据星级评定结果,给予区域性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每年5-13万元不等的运营补贴。2018年可支配的彩票公益金用于养老方面占公益金支出的比重达到54.8%,2019年拟进一步提高福彩公益金用于养老服务的比例,预算计划增加3200万元。

2019年沈阳市民政局将进一步加强平台建设,切实在监管上下功夫。对现有的养老服务信息管理系统进行整合和升级,统一使用“12349”全国养老服务热线,启动沈阳市养老服务信息管理平台建设,进一步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