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規劃局:2050年青島要成為國際化大都市

眾所周知,青島一向以國際化大都市為目標進行發展,在類似地鐵等生活配套上也足以看出青島的“野心”。但想要成為國際化的大都市,青島還有很長的路要走,至少在規劃局看來,2050年或許是個轉點。

不久前青島市規劃局為了持續提升青島的城市品質、完善城市功能以及塑造城市特色,深化並完善了《青島市2050遠景發展戰略》,其中便提出了推動青島跨入國際化大都市行列,並且奮力向國際海洋名城邁進的目標。

而會議上所釋放的幾點信息,值得我們深思。

青島規劃局:2050年青島要成為國際化大都市

青島的大局觀

1、聚焦大格局,共謀城市發展、共繪規劃藍圖。

2、推進多規合一,繪製空間規劃“一張藍圖”。

3、優化村鎮規劃佈局,助力實施鄉村振興。

4、緊貼大局調研,發揮規劃編研優勢。

以上幾點是青島為下一步向國際海洋名城目標所將要進行的動作,其中像提高村莊規劃覆蓋率,引導村鎮發展建設可以看出,青島不僅僅只關注於市區發展,在更能體現人居生活質量的周邊區域也想當用心。

青島規劃局:2050年青島要成為國際化大都市

以後青島的未來是這樣的

1、加強老城保護更新,創立“青島模式”。

2、打造城市“文化名片”,推進萬國建築博覽區的規劃建設。

3、推進城市設計試點,讓市民“望得見山、看得見水”。

4、實施“美麗青島”行動,建設時尚魅力青島。圓滿完成建築立面指揮部調度工作。

青島規劃局:2050年青島要成為國際化大都市

青島規劃局:2050年青島要成為國際化大都市

不僅要改“面子”,還要改“裡子”

前段時間,中央廣播電視總檯編撰《中國城市營商環境報告2018》,這是首份由國家級媒體發佈的中國營商環境評價報告。

但尷尬的是,在這份榜單中,青島並未上榜。這也從側面印證了一個事實,青島當下的營商環境並不突出,甚至被吐槽。這也間接影響了青島的人口吸納效率和城市發展軌跡。

而針對於此,規劃中提到:

1、創新推出“規八條”,確保服務提質增效。制定8項規劃創新改革措施。

分析:改革後審批時限將實現全國最短。

青島規劃局:2050年青島要成為國際化大都市

2、營造和諧氛圍,構建“親”“清”政商關係。

分析:面對面服務群眾“零距離”,努力打造全國一流營商和規劃服務環境。

3、創設“項目管家”,提供優質服務。

分析:能使企業民眾普遍受益,充分激發市場活力。

宜居,將是青島最大的特色

青島當下的宜居程度,無論是市內四區還是周邊類似高新區、西海岸等新區,都將宜居放在了發展的首要位置。而在規劃中,青島的宜居性還將再一次放大。

1、提高公服設施精細化水平,惠及市民生活。

分析:提升公共服務標準和水平,優化教育、醫療、文化、養老等公服設施佈局,促進“15分鐘”社區生活圈。

2、推進基礎設施規劃建設,辦好民生實事。完成4項市辦實事、74項市級重點項目規劃服務。

分析:啟動與道路疏解相匹配的停車格局,提高地下空間開發利用的科學化、規範化,真正的把重點放到解決民生上來。

青島規劃局:2050年青島要成為國際化大都市

3、完善道路規劃,疏通城市“筋骨脈絡”。

分析:構建健康城市交通循環系統,提高交通通行效率,提升城市活力。

4、強化大數據應用,精準服務民生。

分析:對市民關注的交通擁堵、停車難、就學難等一系列問題,提出利用和優化建議,更好服務島城市民。

5、強化公眾參與,實現規劃“共謀、共建、共享”。

分析:藉助多平臺引導社會各界廣泛參與、分享規劃,實現城市共治共管。

青島規劃局:2050年青島要成為國際化大都市

這次青島市規劃局推出的遠景發展戰略,從推動城市發展、改善民生等4個方面全方位推進重點工作和創新創優目標的完成。

近幾年的發展更是讓我們看到了青島的無限潛力,相信未來成為國際化大都市的日子指日可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