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的六大非物質文化遺產中,「木版年畫」風格獨特,你了解嗎?

我國民間有非常多的文化遺產,有的因為“申遺”成功得到了較好的保護,但有的也逐漸的瀕臨消亡。在佛山,非物質文化遺產也很豐富,代表著佛山文化,下面我們來了解幾個佛山非物質文化遺產。

佛山木版年畫

佛山的六大非物質文化遺產中,“木版年畫”風格獨特,你瞭解嗎?

如今佛山市政府和禪城區已把木版年畫列入首批重點項目。2006年5月20日,該遺產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佛山木版年畫以清乾隆年間至抗日戰爭前為全盛時期,產量最高時每年達800萬幅,不但成為珠江三角洲家家戶戶的年節必備之物。佛山木版年畫吸收了佛山剪紙,銅鑿金花,金漆木雕等傳統工藝的精髓,以紅、綠、黃、黑四色木板套印,用筆繪彩,勾金粉等技法表現,使畫面富麗堂皇,熠熠生輝,其形象精細飽滿,線條粗獷,剛勁有力。但由於歷史的原因及木版年畫本身複雜手工工藝,曾經風摩一時佛山年畫,如今僅剩馮氏世家木版年畫仍苦苦支撐著這門獨特的傳統藝術。經馮錦強第四代馮氏木版年畫傳人介紹,“本版年畫的工序繁瑣、複雜,會做的人不多。如簡簡單單一個模從本板選材到雕刻,都非常講究,要學習很久才能出師。

獅舞

佛山的六大非物質文化遺產中,“木版年畫”風格獨特,你瞭解嗎?

舞獅是我國重要的民俗活動,可以是一種表演活動,也可以是一種競技項目。舞獅有南北之分,南獅最為有名的當屬廣東了。在佛山,舞獅文化非常濃厚,人們喜歡在節慶的時候舞獅,表演者活靈活現的演繹獅子的形態動作,實在精彩。舞獅已成為佛山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佛山傳承龍獅文化傳播於2008年成立,成立至今龍獅表演範圍覆蓋全國各地,主要活動於珠三角港澳等地區,更多次代表佛山市到國外進行交流。經過多年的發展和業務出場表演經驗,以嶄新的演出道具,資深的表演,及多套龍獅表演方案提供給各單位團體參考選擇。特色演出項目包含有,群獅報喜,金鼓齊鳴賀昇平,大頭佛,雙龍出海,步步高昇,節節高,雄獅飛躍梅花樁,夜光龍獅演出,傳統飛鴻獅藝(雄獅鬥蜈蚣,引蛇出洞,高杆青,凳青,盆滿缽滿。

粵劇

佛山的六大非物質文化遺產中,“木版年畫”風格獨特,你瞭解嗎?

清初,佛山戲劇活動相當興盛,因不斷吸收廣東音樂、民謠曲律,改用粵語演唱,融入南派武術,使用大鑼、大鼓、大笛、喉管,形成了生動傳神、語言通俗、聲腔獨特、武打新奇的風格,是群眾喜聞樂見,雅俗共賞的一大地方劇種。粵劇戲班以紅船作交通工具巡迴演出,故粵劇藝人又被稱為“紅船子弟”。據記載,當時佛山鎮方圓十數里之地已有大小戲臺30餘個。清代有這樣一首竹枝詞:“梨園歌舞賽繁華,一帶紅船泊晚沙,但到年年天貺節,萬人圍住看瓊花。”可見當時粵劇活動之盛。清朝咸豐四年,鳳凰儀粵劇戲班名藝人李文茂,與廣東天地會首領陳開合舉義旗,將數千紅船健兒編為三軍,皆衣冠戲服,頭扎紅巾,稱“紅巾軍”,在廣州起義。義軍運用粵劇跟斗跳躍之技,攻城掠地。粵劇經過數百年兼收幷蓄,不但流行於粵、桂、港、澳、臺地區,並隨著粵籍僑民散居各地,

龍舟說唱

佛山的六大非物質文化遺產中,“木版年畫”風格獨特,你瞭解嗎?

南海龍舟說唱被列入佛山市第二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龍舟,或稱龍舟歌,也是用廣州方言演唱的說唱形式。它比木魚稍晚問世,其產生有二種說法,一說是清乾隆年間,由一個順德縣的破落大戶子弟首創,說是由端午賽龍舟祀龍王唱的頌詞演變而來。原盛行於珠江三角洲。流傳方式以市井傳唱為主,多在水上渡船中,演唱者多為男性,是失明藝人賣唱的腔調。它行腔,用音低沉而稍帶曲折,以鑼,小鼓作間歇伴奏,聲腔短促,詼諧有趣,富有宣洩性效果。另一說以此民謠賣唱沿門乞討者,都手持頂部有木製小龍舟的拄杖以為標誌,故稱“龍舟”。佛山市順德區杏壇鎮於2006年9月掛牌成立了“民族民間文化保護工程培訓基地”,地點設在杏壇文化站。利用龍舟說唱底蘊深厚的基礎和優勢,開辦了首期培訓班,約有30名學員,年紀從10歲到70歲。創作了21首全新唱詞,結集成冊。

石灣陶塑技藝

佛山的六大非物質文化遺產中,“木版年畫”風格獨特,你瞭解嗎?

廣東佛山石灣陶塑技藝是在日用陶器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從石灣東漢墓出土的陶塑可見其藝術雛形。石灣陶塑技藝的發展大致可分為四個時期,唐至明以前為形成發展期,明清時期為鼎盛期,民國時期為低谷期,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尤其是改革開放後為全盛創新期。石灣陶塑技藝具有豐富的嶺南民俗文化內涵,在創作上具有釉色斑斕多變,人物造型生動、表情誇張詼諧的藝術特點。按實物形態可分為人物陶塑、動物陶塑,器皿,微塑,瓦脊陶塑5大類。其製作工藝包括構思創作,泥料煉製,成型,裝飾,上釉,龍窯煅燒6個環節,其中煅燒的火候全憑師傅的心得體會,只有技藝嫻熟的工匠才能把握。2006年,“石灣陶塑技藝”入選《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佛山剪紙

佛山的六大非物質文化遺產中,“木版年畫”風格獨特,你瞭解嗎?

廣東佛山的民間剪紙,宋代已有流傳,盛於明清兩代。其風格既有北方剪紙蒼勁雄渾的特色,又有南方剪紙剔透秀麗,明靜清雅,嚴謹工整的長處。主要有四大類,即純色剪紙,襯料剪紙,寫料剪紙,銅鑿剪紙。近年發展的“銅襯料”剪紙成為佛山剪紙的主要門類,這類剪紙具有金碧輝煌的特殊藝術效果,很受現代人的歡迎,並且,其產品能夠遠銷海內外,不少類似剪紙形式的藝術作品己進入現代化的廳堂裝飾。隨著佛山手工業的不斷髮展,銅襯料剪紙在明代已經漸趨成熟,形式多樣,造型生動,色彩明豔金輝閃爍,富有裝飾性,顯示了佛山民間剪紙的濃郁地方特色。

佛山的六大非物質文化遺產中,“木版年畫”風格獨特,你瞭解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