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雪巖生意經之——乘勢而為,時勢造英雄

作為一名出色的商人,對時機的選擇和把握是至關重要的,如果你想讓你的意見或決策起到更大更有力的作用和影響,你必須選擇恰當的時機,乘勢而發。否則,說早了沒用,說遲了自誤,說的場合不對,難以生效,更有甚者會帶來副作用,掌握時機的訣竅似乎被胡雪巖牢牢握在手中。胡雪巖認為,一個人要真正能夠把握住機會,讓機會變成實實在在的財富,除了出手迅速,敢想敢幹之外,還有更重要的一點,就是要學會乘勢而行。胡雪巖為了幫助左宗棠籌辦船廠和籌措軍餉,向洋人借款成功,就是乘勢的結果。

胡雪巖生意經之——乘勢而為,時勢造英雄

胡雪巖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以商人身份代表政府向外國引進資本的商人,在他之前,清政府不但沒有過向洋人借款的先例,而且明確規定不能由任何人代表政府向洋人貸款。例如曾經是首輔軍機大臣的恭親王就曾經擬向洋人借銀兩一千萬用於買船,所獲批諭卻是:“其請借銀一千兩之說,中國亦斷無此辦法。”胡雪巖最初向洋人借款的提議,甚至讓一向果敢有決斷的左宗棠對能夠獲准朝廷同意也心存猶豫,還是胡雪巖的一番關於當下時勢的剖析,和做大事要懂得趁勢而行的決斷,才使左宗棠得以堅定。

胡雪巖生意經之——乘勢而為,時勢造英雄

胡雪巖認為,許多看起來難辦的大事,都會因為乘勢順順當當地辦成。同樣是向洋人借款,以前去辦朝廷不會批准,現在要辦朝廷卻很有可能批准,這是時勢使然。一則那時候向洋人借錢買船,受到洋人的多方刁難,朝廷大多數人,包括恭親王都開始打退堂鼓,不會再去開口借錢。而此時洋人看到朝廷決心鎮壓太平天國,收復東南財賦之區,自然願意借款以助朝廷軍務,沒有來自洋人的阻力,朝廷也不會出於顏面的考慮太多難為。

胡雪巖生意經之——乘勢而為,時勢造英雄

二則當時的軍務並不緊急,向洋人借款買船的事情,是可以容得下暫緩的,而如今軍務高於一切,清政府正處於鎮壓太平天國熱情高漲的階段,為軍務所急的事情朝廷一定會認真考慮。三則此時領銜上奏的左宗棠本人手握重兵,因平定太平天國屢屢建功而深受慈禧太后器重,由他來提出向洋人借款的事情,朝廷還要倚重於他,自然不會太強硬的拒絕。藉助這三個條件形成的大勢,胡雪巖料定現在提出向洋人借款,朝廷一定會答應。果然左宗棠將此事上報朝廷之後,事情的發展就如同胡雪巖所料。

胡雪巖生意經之——乘勢而為,時勢造英雄

所謂此一時,彼一時,同樣一件事情,在不恰當的時機去辦,即使花費很大力氣、付出很多心血都不能成功,但是如果外部條件齊全,可能得來全不費功夫。所以從胡雪巖辦事的思考方式來看,非常值得我們借鑑的是,無論是從商還是做任何事情,對於環境的觀察和分析都是十分必要的,一個人的能力是有限的,如果能夠藉助外部的力量促進我們事業上的進展,則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穫。

胡雪巖生意經之——乘勢而為,時勢造英雄

在胡雪巖睿智的分析下,名義上由左宗棠主導的向洋人借款的事情果然取得了圓滿成功,朝廷在這個時候十分急於剿滅太平軍,一來是因為一直被壓著打、連下數城的清軍在此時有了緩和的餘地,幾場小勝利提升了多日以來萎靡不振的士氣,二來是因為太平軍內部出現了矛盾,一些地區的太平軍停止擴張,回到太平天國的立足之地防護自己所屬的勢力,趁這個機會朝廷十分希望把太平軍消滅。於是向來得到慈禧太后信任的左宗棠輕易就得到了朝廷的批准,有了這筆借款,朝廷採辦軍備的實力更加雄厚,官兵的武裝力量更加強大,不久後便迎來了勝利的曙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