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能一個人待著,我沒有這種能力

我不能一個人待著,我沒有這種能力

最近收到一條這樣的留言:

KY,不久前,我開始了一個人的獨居生活,這讓我感到非常不適應。我總是試圖用各種各樣的社交活動填滿自己的空餘時間,我不想一個人待著,因為每每只剩我獨自一人的時候,孤獨感和一種莫名的惶恐就會席捲而來,吞沒我。

我為什麼無法像有些人一樣享受獨處呢?我該如何適應現在的生活?

如何在獨處的時候不感到孤獨?在今天的文章裡,你會找到一些答案。

與自己相處是一種能力

我們先來看一個實驗。

一群被試們先接受了一次電擊,體會那種錐心的疼痛感。

他們紛紛表示自己再也不要被這樣電擊了,為此甚至願意付出高昂的金錢代價。

之後,研究者請這些人在一個空曠的房間裡,獨自待上 15 分鐘。

在此期間,他們只有兩個選擇:「什麼都不做,僅僅與自己的思緒、感受待在一起」或者「選擇主動電擊自己,打發時間」。

結果發現,即便是在那群表示了自己寧願付錢也不願意被電擊的人當中,仍然有四分之一的女性和三分之二的男性在這段獨處的時間裡至少電擊了自己一次。

甚至還有一名被試,在短短的 15 分鐘裡,總共電擊了自己 190 次。

研究人員們也對實驗結果感到震驚:人們是如此討厭「什麼都不做,僅僅是與自己的思緒、感受待在一起」,他們寧願隨便做些什麼逃避與自己的相處,即便是做一些讓自己痛苦的事。

這是為什麼呢?

精神分析學者們認為,與自己相處是一種能力,並不是所有的人都具備。溫尼科特指出獨處的能力指的是「一個人與自己融洽相處的能力」,尤其是在沒有外界他人存在的時候,仍能很好地回應內心的衝動與需求的一種能力。

這種能力尤其指的是,在什麼都不幹的時候,你僅僅是與自己待著。當想獲得陪伴但無法從他人處獲得的時候,擁有獨處能力的人是能夠被自己的內心(思想或感受)所陪伴、安撫和慰藉的,且並不感到無聊或空虛,而是自得其樂。

在溫尼科特看來,擁有獨處的能力,是一個人情感成熟的最重要標誌之一。

值得一提的是,客觀上的獨處狀態,並不等同也不必然帶來獨處的能力。

比如,像留言中提到的,Ta 一直獨自生活,但卻總是感到孤獨和不安,這就並不是一種擁有獨處能力的表現,而且長期生活在這種痛苦的獨處中,也未必會磨鍊出獨處的能力。

我為什麼不會和自己相處?

獨處能力的形成,主要來源於個體在嬰幼兒時期所獲得的「好的獨處體驗」,這指的是,孩子在母親身邊「獨處」,比如,孩子與母親各自忙於手中的事務,期間,母親能夠及時地回應孩子的需求。在成長過程中這種體驗需要被不斷地重複,獨處的能力才隨之形成。

在不斷重複的好的獨處體驗中,人們便能夠藉由母親這個「外在客體」逐漸獲得和自己相處的能力,這是因為我們的內在已經有了一個可以安撫自己的「客體」,即一個好的「內在客體」:

一個好的「內在客體」,是存在於我們心中的「好媽媽」(或者說好的照料者)的形象內化形成的,

此外,要能夠和自己相處,還需要一個好的「與內在客體的關係」,即當外在客體不在場時,我們心中的好的內在客體,也能夠回應我們的(情感)需求。

具體而言,當我們還是個嬰孩的時候,母親(或者主要照顧者)若能回應我們的需求,比如,當我們餓的時候給我們哺乳,我們便會對她心懷感激,認為她是「好媽媽」;當她未能回應我們的需求時,我們便會對她充滿仇恨,認為她是「壞媽媽」。

如果母親能夠反覆及時地回應我們的需求,使得這種好的體驗不斷被重複,漸漸地,在我們的內心裡便會擁有一個「好媽媽」的形象(好的內在客體),並且當母親不在我們的身邊或者當她不能滿足我們需求的時候,我們仍能依靠內心的這個「好媽媽」給予自己所需要的陪伴與安撫(好的與內在客體的關係)。

這讓我們獲得一種「生存的滿足感」—— 當沒有外界環境或他人給予我們陪伴、安撫或肯定的時候,「好的內在客體與好的關係」的存在,可以給予我們自己所需要的陪伴、安撫和肯定。

這會讓我們感覺到自己在精神與情感上是自給自足的,在獨處的時候(缺少外在客體的時候)我們便能怡然自得。

相反,在幼年時期沒有獲得足夠多的好的獨處體驗的人,比如,遭遇了照顧者的情感忽視,需求總是得不到回應,Ta 便會在獨處(缺少外界他人回應)的時候,很容易感到空虛、惶恐、孤獨。

這是因為,一方面,缺乏好的內在客體以及好的與內在客體的關係,會讓他們始終需要依賴別人來滿足自己的需求。

一旦身邊沒有他人,對於他們而言,就很可能意味著自己的需求會得不到滿足,他們無法被自己的內心所安撫、支持與肯定;另一方面,成年之後的獨處,在某種程度上「再現」了他們幼年時不被回應的痛苦經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