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夜裡,想念一碗餶餷湯的溫暖

在群裡看到有朋友說做餶餷湯,又勾起我舌尖上的一點回憶。

麵疙瘩湯,我們那裡就叫“餶餷”,但是百度的解釋卻是說有餡的麵食,類似於餃子或者餛飩,我也無從考證。現在我們家鄉方言裡,就是疙瘩的意思,形容什麼東西滾成一團,也用“餶餷蛋”來形容。

寒夜裡,想念一碗餶餷湯的溫暖

女兒小時候有一陣子很挑食。碰巧有一次她餓了,家裡沒有饅頭也沒有面條也沒有米,又懶得出去買,就用麵粉倒進點水加了點鹽攪成一個個小麵疙瘩,水開了倒進鍋裡去,順手揪了點菠菜葉子,倒了醬油和香油,熬了一鍋湯給她充飢,她以前從沒吃過這種東西,覺得好吃又新鮮,問這叫什麼?我說我們那裡叫“餶餷”。現在飯店裡有加海鮮做的,叫海鮮疙瘩湯。沒想到,她竟然吃上了癮,隔幾天想起來就要吃一回“餶餷”。


寒夜裡,想念一碗餶餷湯的溫暖


在我們家鄉,這種“餶餷”屬於“懶老婆飯”“拙老婆飯”,現在已經很少有人做了。巧手的媳婦做麵食,會蒸饅頭,花捲,餃子,蒸包,烙菜餅油餅,最不濟也能擀個麵條。而這“餶餷”卻毫無技術含量,溼面加水,用筷子挑著一團團麵疙瘩扔進燒開水的鍋裡去煮熟了就行。


寒夜裡,想念一碗餶餷湯的溫暖


可是,在我們經歷過的那些飢餓寒冷的年代裡,“餶餷”湯帶給我們的溫暖有時是無可替代的。比如大冷的冬天,你出門趕集或辦事回家晚了,沒趕上飯點,家裡人都吃過了,來不及做別的食物,在村裡也不可能出門去買到現成的食物,就只好來點省時省力的。放一點油和蔥姜,滴一點醬油熗鍋。在鍋裡添上水燒著,再從麵缸裡舀出半碗麵,加水,有雞蛋加一個進去更好,有人是用筷子把溼了的面挑成一個個麵疙瘩,還有人嫌那樣費事,就直接用炊帚蘸了溼面往鍋裡甩,這樣甩出來的疙瘩很小,容易進鹽,再加點菜葉就更好吃。煮熟了出鍋,一碗熱騰的“餶餷”湯,連吃帶喝,美得很。

麵疙瘩嚼起來很筋道,有著小麥的香氣,麵湯熱乎乎的,喝下去又解渴,又驅寒暖胃。對一個在寒風中趕路回家又飢腸轆轆的人來說,世界上還有什麼比捧著這碗湯更加幸福的事呢。


寒夜裡,想念一碗餶餷湯的溫暖


現在的人們對吃越來越講究,大家在群裡交流起疙瘩湯的做法,都有好多種可以嘗試。想來當年我們吃的那種“餶餷”,是最樸素的一種做法了。可是,卻又分明,拿山珍海味做出來的“餶餷”,也無法讓我們找回當年吃它的那種溫暖和幸福感了。

寒夜裡,想念一碗餶餷湯的溫暖

寒夜裡,想念一碗餶餷湯的溫暖

那一種溫暖,來自家鄉,來自母親,來自曾經的歲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