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5個時間段,心臟最脆弱!家有老人的一定要知道!

凌晨或清晨這段時間,是高血壓等心血管疾病最危險的時候,嚴重時會奪人性命。

實際上,心臟還有5個「魔鬼時刻」,但是一般都能避免,快來看看有哪些:

1.狼吞虎嚥後

吃飯的時候,心跳會加快8%~10%,致使心臟射出的血量增加,舒張壓(低壓)降低,這個過程大約持續30~120分鐘。

而且,食量越大,對心臟的影響也就越大,如果有冠心病等基礎心臟病的人,可能會有心慌、不適等感覺,甚至可能出現心絞痛等症狀。

護心攻略:

①吃飯時多嚼一會兒再下嚥,先喝湯再吃飯,7分飽足矣,千萬不要吃到撐,飲食過量傷胃傷心。

②如果因為吃的太快導致了心慌等症狀,不妨停止進食,休息一下,通常一會兒就能好轉。如果症狀持續不變,保險起見,應該去醫院看看。

2.用力大便時

用力大便時,心率會加快,心血量增加,無疑給心臟增加負擔。

特別是對於腦卒中後和有心臟病的病人,因便秘屏氣用力排便會誘發心腦血管病突然發作,像坐在馬桶上心腦疾病突然發作致死的案例屢見不鮮。

護心攻略:

①早起先喝一杯溫白開,順時針方向按摩小腹部,刺激腸蠕動。

②多吃富含膳食纖維的食物,減少便秘的可能。

③心腦血管病患者一定不要跟排便“較勁”,排不出來不要勉強。在上廁所之前,有心腦血管疾病史的老年人,應該帶上硝酸甘油,以備不時之需。上廁所時不要插門,一旦出現問題家屬可及時發現。

3.情緒起落時

曾經有人統計研究過,在喪偶後的最初幾周內,人們心絞痛、心肌梗死等心血管病發作的風險會上升。有人對正在暴怒者的心臟進行過測試,發現這時心跳急劇加快,有的還變得不規律。

護心攻略

①不良情緒產生時,為了自己的健康,一定要穩住。有委屈和鬱悶時,千萬不要憋在心裡,學會適當的發洩和表達。

②適當的鍛鍊對心腦血管很好,學著培養一些興趣,如旅遊、看書、養花、跳舞、畫畫等,對分散注意力、舒緩身心都有極大幫助。

4.劇烈運動後

劇烈運動的猝死往往發生在沒有明確心臟病史的人身上,而且猝不及防。

這是因為劇烈運動導致交感神經極度興奮,心率加快,血壓升高。這有可能導致心臟生理活動的紊亂,從而容易出現心室顫動等致命性心律失常。

護心攻略

①運動時學會控制自己的適宜強度,學會自己監測脈搏,用手指按住手腕處的動脈,每分鐘適宜脈搏為(170-年齡)次以下。

②若在跑步過程中突然覺得胸悶心痛、憋氣嚴重,就要警惕了!一定先把跑步速度降下來,看看是否有所改善;如果還是沒有好轉,及時就醫,避免悲劇的發生。

5.早晨6~9點

在一天中,上午6至9時為心臟病發作的「高峰期」,心絞痛和猝死往往會在上午9時左右發生。這個現象被又被稱為心血管事件的「晨峰現象」。

護心攻略

在早晨起床時要掌握好“ 3個半”,這樣至少可使1/2的心腦血管病人免於發生意外或猝死:

①睜開眼睛後,繼續平臥半分鐘;

②再在床上坐半分鐘;

③雙腿下垂床沿坐半分鐘,最後再下地活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