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治區首批阿里“興農扶貧”項目落地察右前旗

12月7日,自治區商務廳、阿里巴巴集團在烏蘭察布市召開了電商興農扶貧,暨“尋味內蒙古”雙十二農產品網購節啟動會。自治區商務廳副廳長尚志強、李俊,自治區商務廳市場建設處副處長牛克宇出席會議。來自自治區商務廳、扶貧辦、電子商務促進會、阿里巴巴、各盟市及相關企業100餘人參加了會議。經過前期溝通、阿里集團產業及產品評估,察右前旗等10個國家級貧困縣在自治區商務廳的見證下成為自治區首批阿里“興農扶貧”項目落地旗縣。

自治區首批阿里“興農扶貧”項目落地察右前旗

彙報

會議開始時,國家級貧困縣察右前旗就本地特色電商扶貧產品進行了展示,自治區商務廳副廳長尚志強一行聽取了察右前旗電商扶貧及燕麥、牛肉產業發展情況的彙報。

自治區首批阿里“興農扶貧”項目落地察右前旗

座談會

下午,阿里巴巴集團、貧困縣、電商服務機構針對扶貧項目舉行了貧困旗縣與阿里巴巴集團及專業服務機構座談會。

自治區首批阿里“興農扶貧”項目落地察右前旗

阿里興農扶貧項目落地察右前旗

“興農扶貧”項目由農村淘寶與地方政府共建,地方政府推薦縣域優質農產品,對符合條件的農產品,農村淘寶開放入選興農扶貧頻道、開通興農扶貧政府官方服務站,利用阿里生態資源,幫助地域農產品打造品牌、提升品質,推動農產品上行。同時,阿里巴巴集團還將在地域農產品標準化、品牌化、物流、金融等方面提供支持,從而促進農民增收,助力脫貧攻堅。

藉助阿里興農扶貧計劃,推薦察右前旗農特產品、初加工企業、合作社等與阿里巴巴興農扶貧頻道對接,從而帶動脫貧。開展電商幫學幫扶活動,對幫扶對象和精準扶貧對象量身打造培訓重點,幫助貧困戶掌握電商知識,通過培訓提升對電子商務的認識掌握專業技能,激發全民發展電子商務的熱情,電商帶動就業、創業,為當地的發展培養更多電商專業技術之才。

自治區首批阿里“興農扶貧”項目落地察右前旗

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範項目效果顯著

察右前旗在2016年被國家商務部正式確定為第三批國家級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範縣,自項目運營以來效果顯著。建設完成了“察右前旗電子商務公共服務平臺”並具備了電商培訓、創業孵化、大宗交易、農技服務、電商扶貧等重點服務功能;對全旗120個行政村完成64家村級服務站點建設改造工作,覆蓋率達53.3%,初步實現農產品代銷代售、快遞代收發、網貨訂購、日常繳費等綜合性功能;面對物流配送的困難工作,通過與郵政集團進行合作,整合旗內快遞資源,結合村級服務站點,規劃了多條物流線路,解決了快遞配送最後一公里問題;搭建創業平臺,為申請入駐孵化基地企業提供免費的辦公場地,並免除水、電、暖、網等費用,由電商中心無償提供包裝設計、品牌策劃、網店開設、電商培育等一系列配套服務,目前已入駐企業23家,有效幫助旗內創業者降低創業風險和門檻。

自治區首批阿里“興農扶貧”項目落地察右前旗

自項目運營以來,先後對64個村級服務站中的43個重點及深度貧困村開展電商扶貧活動,惠及貧困戶2000多人次,為貧困戶節省生產生活成本達12000多元。電商服務中心通過整合我旗商貿流通體系,由各村級服務站站長負責實際操作,為我旗貧困群體提供每人每月300元零利潤購物額度。通過整合我旗快遞資源,解決了物流配送最後一公里問題,截至目前,累計配送鄉村物流快遞包裹5萬餘件,幫助我旗村民節省取件成本近百萬元。幫助我旗龍頭企業開通網上銷售渠道,搭建網絡銷售平臺,截至目前,共計我旗龍頭企業10家入駐及開通第三方銷售平臺,累計線上交易額達300萬元。在幫助我旗龍頭企業的同時,電商服務中心也在加大力度幫扶我旗村集體經濟及合作社產業發展,如:為玫瑰營鎮紅旗村集體經濟設計註冊商標“馬營山”,現已可以正常使用;為平地泉鎮南村蔬菜大棚園區設計註冊商標“冷涼王”,現已可以正常使用;為平地泉鎮南店雜糧設計註冊商標“北店糧”,現已可以正常使用;為三岔口鄉喬氏種養殖專業合作社(喬海兵)設計註冊商標“喬氏富農”,現已可以正常使用;為烏拉哈鄉手工藝品協會設計註冊商標“吉日格勒”,現已可以正常使用。同時,對集體經濟及合作社產品包裝的設計、製作也在同步進行中,預計年底可以完成並進行上線銷售。

自治區首批阿里“興農扶貧”項目落地察右前旗

自治區首批阿里“興農扶貧”項目落地察右前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