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疑自己買的正山小種是假的?怎麼也泡不出正宗的茶湯!如何泡茶

提起紅茶我們就會想到正山小種,可算是紅茶的代表,據說被稱為是世界上存在時間最長的的紅茶,即使是在歐洲這些西方國家也很受歡迎,是紅茶的先祖,東方最古老神秘的紅色誘惑。正山小種是由松針或者松柴熏製烘乾的,味道上會比普通的紅茶不一樣,散發著微微的桂圓香氣。有著集天地精華靈氣於一體的氣息,自信且沉穩。

懷疑自己買的正山小種是假的?怎麼也泡不出正宗的茶湯!如何泡茶

不少茶友表示買了純正的正山小種,但味道上跟當初在店裡喝的不一樣啊,是不是被掉包了?大部分茶友覺得買回來的茶味道不對,很大原因應該是泡茶的過程中出了差錯。今天我們就來講講如何沖泡正山小種。

懷疑自己買的正山小種是假的?怎麼也泡不出正宗的茶湯!如何泡茶

泡正山小種最好是用白瓷蓋碗,不光能聚香,白色底色配上紅色茶湯,還能看到茶底色,單單是欣賞茶湯便是一番滋味。

懷疑自己買的正山小種是假的?怎麼也泡不出正宗的茶湯!如何泡茶

“正山”一聽名字就知道是一個地名,一個代表,“小種”是特指其茶的品種。我們大家都知道紅茶是全發酵的,所以比起綠茶跟半發酵的茶葉來說,紅茶的特點就是醇厚,並且帶著甜味。有人說是果香,有人說是花香。即使是我們前面說過的經由煙燻過的正山小種,味道上也是帶著甜味的,而且有淡淡的桂圓的香氣。

懷疑自己買的正山小種是假的?怎麼也泡不出正宗的茶湯!如何泡茶

我們也知道泡一壺好茶其中的門道很多,不光要看茶葉,還要看水質泡茶的手法茶葉與水的比例浸泡的時間

我們先來看茶葉,茶葉的問題大多都是保存中出現差錯或者製作茶的過程中出現問題,比如走水沒走好,含水量太高,或者揉捻時力量過重,導致茶湯口味苦澀。

接著我們再來看水質問題,一般我們用自來水沖泡出得來的茶湯有種不對勁的味道,有的是工業味道,有的是口感不好,甚至有的會有酸酸的味道。為了避免這些問題,我們還是用礦泉水來沖泡時最方便的,我們一般在家買那種桶裝的礦泉水就可以。

懷疑自己買的正山小種是假的?怎麼也泡不出正宗的茶湯!如何泡茶

關於沖泡的手法大多人都不太懂,只聽說過低衝高衝,以及不同的投法。個人覺得高衝法更能充分浸泡出正山小種的香味,從高由低的衝擊將正山小種的茶葉沖泡開來。或者是用中投法泡茶,先將正山小種用溫水進行充分的滋潤,再加入熱水二次沖泡,這樣沖泡出來的茶湯清澈,茶葉的嫩芽也不會被熱水損傷。

懷疑自己買的正山小種是假的?怎麼也泡不出正宗的茶湯!如何泡茶

正山小種的茶葉比例都是用130毫升的茶碗配5克的茶葉,雖然看著少,但一旦加入水沖泡起來就不一樣了。所以投茶比例應該在1:22或者1:26之間,我們平常看到市面上出現的袋裝茶葉也都是5克裝。

很多朋友都說自己泡出來的正山小種茶湯苦澀,很大的原因就是泡的時間太長了。一般第一泡只需要沖泡五秒即可,第二泡可以保持八秒鐘,第三泡在十二秒,以此類推。當然具體時間還是得看自己的口味來定,但如果隨喝隨泡,喝三四分鐘才換一次水,茶湯肯定有苦澀啊。

懷疑自己買的正山小種是假的?怎麼也泡不出正宗的茶湯!如何泡茶

正山小種最適合用沸水沖泡,但市場上的茶葉層次不齊,有很多茶不是正山所產。如果感覺到口感不好,可以將沸水放涼到90度左右來沖泡。一般熱水沖泡後,什麼好茶壞茶一看就知道了。

或者大家可以買一下下面的泡茶器,很適合在辦公室、宿舍等場所。只需要把茶放入過濾碗中,倒入沸水,等幾秒鐘將過濾碗取出,出湯。豈不是很簡單~

懷疑自己買的正山小種是假的?怎麼也泡不出正宗的茶湯!如何泡茶

我發現現在不管是年輕人還是老年人都特別喜歡用保溫杯泡茶,其實我是不建議的,特別是像綠茶這種嫩茶葉,很容易會將茶葉燙傷。紅茶的話還好,但茶水比例就不能跟剛剛一樣了,要不少放點茶葉,要不多放點水。因為茶葉一直都浸泡在熱水中,會得到充分的浸泡,茶味肯定也會很濃,不過如何有喜歡喝濃茶的茶友,可以忽略這條小建議。

懷疑自己買的正山小種是假的?怎麼也泡不出正宗的茶湯!如何泡茶

為了防止大家在買正山小種茶的過程中不知道該如何辨別,總結了正山小種的幾個特點:

湯色:湯色橙黃清明,在冬日裡粼光盪漾,像是在用無聲的肢體訴說著它悠遠古老的故事。

幹嗅:幹茶在溫杯裡有一種煙味,混著茶香,迅速打開鼻腔。

湯香:出湯後首先撲面而來的是濃濃的松煙香,香高卻不鬧,直入喉底,打開碗蓋,輕嗅到它的冷香裡是淡雅的花香加著甜甜的果香,含蓄且渾厚。

:品字三個口,三步細啜慢飲,品味到的是渾醇甘爽的味道,桂圓湯味很是突出,喉韻明顯,屏息閉目,幽幽暗香,卻是明媚鮮甜。

懷疑自己買的正山小種是假的?怎麼也泡不出正宗的茶湯!如何泡茶

葉底:葉底張開完整,觸摸柔軟,色澤古銅。如果梗葉粗老,顏色晦暗,證明茶的品質不佳。

:貯存正山小種,需要密閉性極好的茶罐,因為密閉空間更有利於它將最初的煙香轉化成果香。

如果大家還有什麼問題可以在評論下方跟我互動,或者點擊頭像關注我,後續會持續更新關於茶葉的文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