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五出漠北,三犁虜庭”一場作秀而已

朱棣的五次征戰,被明朝形容“五出漠北,三犁虜庭"我們從字面理解著這意思很好理解,像犁地一樣把蒙古人的地盤連根翻了個底朝天。單看這些形容詞,我們會以為朱棣給予了敵人具有毀滅性的打擊,但實事證明他並沒有達到目的,不然怎麼會在二十年後土木堡之變中,給自己的孫子明英宗 朱祁鎮,留下那麼大禍害,連皇帝都被抓了。

朱棣“五出漠北,三犁虜庭”一場作秀而已

我們來看看這五次北征,據金幼孜《北征錄》(金幼孜先後參加了永樂八年和十二年的北征,其間記錄山川、起草諭旨,頗受朱棣的信任,後來升至文淵閣大學士兼翰林學士)記載第一次北征發生在永樂八年二月十日,在路上行了整整三個月,未遇蒙古部落一兵一卒,直到五月八日,才有人報第一次軍情:某胡騎都指揮使“獲虜一人至”。第二天,五月九日,再獲“胡寇數人及羊馬輜重”。之後,敵又無蹤影。直到六月九日,總算見到一小股比較整齊的敵人“列陣以待”,“上麾宿衛即催敗之,虜勢披靡,追奔不十餘里”。七月十七日,朱棣率大軍回到北京,第一次北征結束。這就是歷時長達五月有餘、用兵五十萬,第一次出漠北的戰績,只是抓了幾個俘虜而已。

朱棣“五出漠北,三犁虜庭”一場作秀而已

永樂十二年第二次北征,這次有了成果,遇到了三萬人,於是五十萬明軍一擁而上,殺敵數百,只要學過數學都知道,以這麼懸殊的兵力,殺敵數百,這應該算不上豐功偉績吧。

永樂二十年的第三次北征,三十萬大軍尚未至,韃靼首領阿魯臺就率部望風而逃,朱棣完全撲空。即便一貫極盡粉飾之能事的《太宗實錄》,在添油加醋編造“殺首賊數十人,斬馘其餘黨無算”之餘,也還是閃爍其詞地透露了實情:“醜虜阿魯臺聞風震懾,棄其輜重牛羊馬駝逃命遠遁。”既然稱“遠遁”,當然連影子都見不著了,何來“首賊”可殺,且至“數十人”?彼此矛盾,其說不攻自破。

永樂二十一年,朱棣第四次北征,與前一次如出一轍,阿魯臺又使用“敵進我退”這一手,朱棣則再次撲空,再次“如入無人之境”。他正懊喪之際—— 《明史》的說法是“帝方恥無功”——另一蒙古部落首領前來歸附,朱棣總算可以搪塞一把,“凱旋而歸”。

永樂二十二年最後的一次北征,朱棣索性空手而回,連可以冒充的“戰果”也沒有。整個過程從頭到尾,“彌望荒塵野草,虜隻影不見,車輒馬跡皆漫滅,疑其遁已人”。“英國公張輔等分索山谷,週迴三百餘里,無一人一騎之跡”。無奈之下,朱棣只好“班師”,行至榆木川(今內蒙多倫)一命西歸。

朱棣“五出漠北,三犁虜庭”一場作秀而已

這五次出征耗資巨大,但其功績,屈指可數,朱棣是個聰明人,很明顯這是個賠本兒買賣,但他為什麼這麼做?

究其原因還是要解開自己的政治死結,洪武年間朱元璋為了防範蒙古人,在邊境依次排開五個王,朱允炆即位後,覺得,他的這幾個叔叔,擁兵自重,所以決定削藩,結果激起燕王朱棣造反,四年靖難後朱棣登基,當上皇上之後,朱棣想的肯定是,改變洪武時代以幾大“塞王”負責北部邊防的佈局,將他們遷往內地,然後自己來填補塞王內遷所造成的邊防空虛,此係旨在釋塞王兵權、消除權力隱患,實際只讓靖難不再具有複製性,就像趙匡胤是從殿前都點檢當上皇帝,一上臺立馬廢掉這個職位一樣,其實朱棣也直接證明了,當時建文削藩是對的選擇。而為了顯示塞王內遷不會對國家安全構成損傷,他必須大張旗鼓地一次又一次搞“御駕親征”,宣傳其“戰果”,以證明其決策的正確。從結果看華而不實的”五出漠北,三犁虜庭“完全沒有必要,只是為了削藩做的一場表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