剥下朱棣的遮羞布之一《永乐大典》

说到明朝,不得不提的就是朱棣,他是一个非常幸运的人,他的一生倒行逆施、也足够残暴,但给后世留下的名声,却不是很坏,甚至现在提到朱棣还有几分佩服,他的四大功劳,众所周知,编纂永乐大典、郑和下西洋、五出漠北,三犁虏庭、迁都北京,这四件事让朱棣一举脱下暴君的名号,换上“雄才大略,一代明君的华丽外衣。但事实上仔细考量,这四件事儿,大是大,但也只是朱棣的一块儿遮羞布,今天我们先说说其中一件事,编纂永乐大典。

剥下朱棣的遮羞布之一《永乐大典》

《永乐大典》没有使用价值的“文化昆仑山”

《永乐大典》开始编纂是在1403年,由当时“天下第一才子”之称的解缙负责主编的,同时有约3000多人参与了纂修和抄写,里面收录了古代重要典籍七、八千种,包括绎、史、子、集、释藏、道经、戏剧、评话、工技、农艺等,上至先秦,下到明初,用当时的话说就是“包括宇宙之广大,统会古今之异同。”1405年,书成之日,明成祖朱棣大悦,赐名为《永乐大典》。 自成书后《大典》就一直被深锁宫中,开始与尘土为伴,就连《明史》中关于《永乐大典》记载只有两次一次是在成书之后,还有一次是在一百多年后的嘉靖年间,宫中失火,嘉靖皇帝萌生了将《永乐大典》再抄一部副本另外保存的念头。但郁闷的是,嘉靖皇帝竟没能活着看到抄写工作的完成,等到继任者隆庆皇帝登基后这部恢宏的副本才总算抄完。“永乐大典藏于文楼,嘉靖中火,上亟命救得免,复命儒臣繤抄,隆庆元年始竟。”这是关于《大典》正本的最后一次记载。现存的大典是嘉靖年间的副本,正本已不知去向,《明史》也再也没有记载过。

剥下朱棣的遮羞布之一《永乐大典》

任何书目,作为文化的载体,原本只有被读、被传播,才谈得上有其文明的价值,倘若根本不进入阅读领域,那么它还有什么意义?《永乐大典》的厚重、伟大、辉煌、足以让人叹为观止,但它从编修之前,就明摆着其目的不在于“应该的目的”——供人阅读,传播文明;而是要衬托出其主人——朱棣在靖难造反之后的“雄才伟略”,说白了只是朱棣的一块儿遮羞布,用完了可以放下了。

剥下朱棣的遮羞布之一《永乐大典》

直到1860年,英法联军侵华,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大典》被肆意烧毁抢掠,至今保存下来的不到原书百分之三四。无数人的心血智慧,数千年的文化积累,就这样被践踏的魂飞魄散,彷佛原本就没有这回事一样。可以说,中国人的骄傲和屈辱,在它的身上体现的淋漓尽致。这部凝聚着中国人智慧与文明的“文化昆仑山”,在毁灭之前,还完全没来得及绽放它的精彩。它是一个在中国历史上最没有实用价值的鸿篇巨制,它对文明的发展几乎没有发挥任何的实际影响,白白的耗费了无数人的血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