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動力投巨資“軍轉民” 瞄準600億元規模燃氣動力市場

■本報記者 矯 月

2018年12月27日晚間,中國動力披露重組預案稱,公司擬發行普通股、可轉債及支付現金,購買廣瀚動力、長海電推、中國船柴、武漢船機、河柴重工、陝柴重工、重齒公司、江蘇永瀚的少數股權;另擬非公開發行可轉債募資不超過15億元,預計不超重組交易價格的100%。

創新融資定向債轉股

擴張軍轉民業務規模

據瞭解,重組前,中國動力擬引入特定投資者通過增資及/或受讓股權的方式成為子公司廣瀚動力、長海電推、中國船柴、武漢船機、河柴重工的少數股權股東。同時,中船重工集團擬以資產對中國船柴、武漢船機、河柴重工增資並取得少數股權,中國重工擬以資產對中國船柴、武漢船機增資並取得少數股權。

中國動力董秘王善君向《證券日報》記者介紹:“這次重組,公司將向交易對方發行證券及/或支付現金收購資產。交易後,子公司能夠降低槓桿,解決‘軍轉民’面臨的資金缺口。”

據瞭解,中國動力緊跟國家軍民融合改革的步伐,根據“以軍為本、軍民融合、海陸並進”的戰略方向,推進內部資源優化整合,加大外部市場拓展力度,以研發提升軍品裝備實力,以軍品技術民用化促進產業發展,以軍工業務為基礎,深耕民品非船業務。

2017年,公司軍品收入佔比為20.05%,非船用民品業務收入佔比為50.16%,船用民品業務板塊收入佔比為29.8%,民品業務已成為公司未來業績快速增長的有力支撐。

中國動力稱,公司以軍民融合為方向,通過軍用技術民用化等方式,將高端公司動力業務的高端技術加以轉換,逐步應用於非船用民品市場,實現了軍民的相互促進、雙向共贏,達到了軍與民的可持續發展。

王善君表示,公司此次融資將再次實現創新,以前可轉債都是公開發行,而此次發行,公司將向10個以內的投資者非公開發行可轉債。此外,公司配套募集資金也是通過非公開發行可轉債募集資金。對於市場融資來說,這次發行是一個突破。

投資燃氣動力擴產

搶佔600億元市場

據悉,中國動力以燃氣動力、全電動力、海洋核動力為代表,形成公司軍民融合業務發展的三大支柱。

“燃氣輪機被譽為裝備製造業皇冠上的明珠,是一個國家工業水平和科技能力的標誌,在工業領域,燃氣輪機主要應用於發電、管道增壓、機車動力等領域。”王善君表示,公司燃氣動力的工業市場已經全面鋪開,產業化批量訂單也已正式落地,清晰可見的市場空間超過600億元。

據瞭解,公司此次擬注入的江蘇永瀚是專業從事工業燃氣輪機、航空發動機中的渦輪葉片及高溫熱部件等精密鑄件的研發、生產和銷售,現有技術達到國際水平、國內領先,高溫熱部件精密鑄件方面國內第一,是國內率先掌握該領域先進工藝並可穩定供貨的尖端單晶葉片精密鑄造企業。

王善君向《證券日報》記者介紹:“燃氣輪機最主要的零件是輪機葉片,目前國際上輪機葉片的技術能夠實現在1200度到1600度高溫高壓的情況下運轉沒有損傷。以前,我國沒有廠家能夠生產這種輪機葉片,都是靠進口國外產品。但現在,公司擬注入的江蘇永瀚已經研發出這種產品,並向國內外燃氣輪機廠商供貨,達到國際市場供貨水準。”

中國動力認為,此次注入,將在新機制造及產品更新換代方面都能保證中國動力燃氣動力核心件的可靠供應渠道,逐步解決對進口的依賴。在燃氣輪機的後期維護上,也可提供備品備件的產品供應和技術支撐,為中國動力在艦船及工業用燃氣輪機業務的進一步拓展提供基礎,完善公司燃氣動力產業鏈佈局,鞏固燃氣動力業務競爭優勢,提高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和核心競爭力。

數據顯示,2015年,全球燃氣輪機和航空發動機市場規模為188.6億美元,其中45%為燃氣輪機,即85億美元,並且預計未來亞太地區的需求將保持4.8%的年均複合增長。

除注入江蘇永瀚外,中國動力還將對子公司廣瀚動力投資擴產。

資料顯示,廣瀚動力成立之初是中船重工703所全資子公司,承接703所核心動力業務,在燃氣輪機、蒸汽輪機產業鏈處於總裝系統集成地位,一直承擔著艦船蒸汽動力設備、燃氣輪機和動力傳動設備的供貨任務,在國內中小型工業燃氣輪機市場處於絕對領先地位。

軍品方面,廣瀚動力是海軍大中型艦船燃氣動力裝置的主要供貨單位;民品方面,廣瀚動力國產化30MW燃氣輪機為國內唯一自主知識產權並得到工程化應用的燃氣輪機,已獲得天然氣管道輸送市場的批量訂貨。

2018年5月30日,公司依託703所研製的首臺國產海上平臺用25MW級燃氣輪機發電機組正式完成出廠交驗。除此之外,公司產品還在油氣開採發電機、分佈式能源、壓裂車等領域全面鋪開。

自“十二五”以來,公司在國內市場獲得天然氣長輸管線市場合同額為8.2億元,分佈式能源市場合同額為1.4億元,油氣田發電獲得收益1.3億元;在國際市場獲得電站設計、燃驅壓縮機組成套合同額為16億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