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视野号飞跃“天涯海角”开启柯伊伯带探险之旅

新视野号飞跃“天涯海角”开启柯伊伯带探险之旅

图说:NASA的“新视野号”宇宙飞船与绰号“天涯海角(Ultima Thule)”的2014 MU69相遇。2014 MU69是柯伊伯带的一个天体,在距冥王星约10亿英里的轨道上运行。

新视野号飞跃“天涯海角”开启柯伊伯带探险之旅

图说:“新视野号”宇宙飞船于1月1日飞跃“天涯海角(Ultima Thule)”。

phys.org网站1月1日报道,美国国家航空和宇宙航行局(NASA)宣布,搭载着人类了解行星形成愿望的“新视野号”宇宙飞船历史性地飞越了人类已探索过的最远、很可能也是最古老的宇宙天体2014 MU69。该天体绰号为“天涯海角(Ultima thua)”,是一颗遥远的小星球。

在1月1日上午10点30分,随着一系列等待已久的“通知到家”信号的到达,表明“新视野号”宇宙飞船已经顺利完成了与2014 MU69的高速相遇。伴随着马里兰州约翰霍普金斯应用物理实验室控制室里爆发出的欢呼声,任务运营经理爱丽斯·鲍曼(Alice Bowman)说:“我们的宇宙飞船完好无损。”

“新视野号”的行程距离冥王星约10亿英里,而冥王星已是之前宇宙飞船近距离造访过的最遥远行星。鲍曼说,更多的图像和数据将于周二晚些时候陆续返回,这将首次为科学家提供近距离观察古老行星的机会。“新视野号”宇宙飞船以时速3.2万英里在太空中疾驰,其与Ultima Thule相遇时的最近距离不足2200英里。皇后乐队吉他手布莱恩·梅(Brian May)说:“这注定是一个难忘之夜!”除去乐队成员身份,梅还拥有天体物理学高级学位,他甚至为“新视野号”宇宙飞船录制了一首独奏曲目表达钦佩之情。“新视野号”宇宙飞船项目的首席行星科学家艾伦·斯特恩(Alan Stern)认为,Ultima Thule是独一无二的——它是早期太阳系的遗迹,可以为行星的起源提供答案。他说:“我们将要学习关于Ultima Thule的一切。不论是行星组成、行星地质学,还是它的卫星和大气层情况等,都将为我们提供太阳系天体的最初形成条件。”

科学家们并不确定Ultima Thule的情况,其表面到底是遍布坑洞、还是光滑的,甚至不知道它是单个天体还是星团。斯特恩开玩笑说,他赌Ultima Thule是一个单一天体,但确切情况需要等到周三才能确定,而最高分辨率的图像预计将在2月份传回。

在哈勃太空望远镜的帮助下,科学家们于2014年发现了Ultima Thule。“新视野号”宇宙飞船于2006年发射升空,并在2015年完成了飞越冥王星的主要任务,传回了关于冥王星最详细的图像。随后,科学家们决定用它继续研究Ultima Thule。斯特恩说,他们的目标是拍摄出冥王星3倍分辨率的Ultima Thule影像资料。此外,另一艘NASA宇宙飞船“奥西里斯-雷克斯(OSIRIS-REx)”在周一也创造了一项新的记录,它进入了小行星本努的轨道。本努是宇宙中最小的天体,直径仅约1600英尺。

1968年12月,美国宇航员乘坐阿波罗8号飞船完成了绕月飞行。人类探索宇宙的历程已经走过了50年。

编译:雷鑫宇 审稿:三水 责编: 唐林芳

原文链接:https://phys.org/news/2019-01-healthy-spacecraft-nasa-historic-flyby.html

中文内容仅供参考,一切内容以英文原版为准。


分享到:


相關文章: